向《八部半》的视听语言致敬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2 22:09:54人气:0
八部半

视频八部半状态:BD超清中字年代:1963

主演马塞洛·马斯楚安尼克劳迪娅·卡汀娜阿努克·艾梅桑德拉·米洛更新时间:2022-09-28 19:20:10

影片讲述一个名叫基多的导演独自驾车到一个温泉疗养院,一边疗养,一边在为他的新电影剧本进行构思,他准备拍一部表现人类末日的影片。然而在筹拍新片的过程中,不断涌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危机:影片的主要布景已经搭好,但他的构思还是一团朦胧,创作陷入了枯竭;他的个人生活也不如意,与妻子已经无法在感情上进行沟通,情妇的纠缠令他头疼。他的理想非常纯洁,但又梦想后宫三千;他犹…

在通往电影圣堂的荆棘路上有着一道坎,它叫《八部半》。之所以称为“坎儿”,因为迈过它的确要下功夫。晦涩难懂,且不说把它看明白,光是认真的看一遍就不轻松,以至于不少人撑不到半小时便弃了。有朋友告诉我他看此片前的一些准备:1选择一天精力最充沛的两小时,冲好咖啡,看前先喝上一杯;2将手机调成静音置于视野之外,并关闭电脑里各种可能让人分心的聊天工具;3定好闹钟,从影片放映开始算起,每隔半小时响一次。他的描述无非是想告诉我这是一部效果显著的催眠神片,清醒得把它看完不容易。既然看得这么累,那为何还不肯撒手呢?不服呗,文艺青年哪能那么容易就放弃,更别说大群跟着尾巴后面附和的伪文青了。在影史上,《八部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众多电影人奉为经典。既然是经典就有它的存在价值,别人能看出来,你却看不懂,这不好怨作品,只恨自己逼格不够高了。现阶段我把能看到的东西先写下,等若干年后格段上去了,再浪子回头,那就金不换了。导演的三大件:视听语言、剧作和表演。其中,我最看重视听。《八部半》的视听是杰出的:运动摄影、场面调度和配乐都能称得上经典。开篇第三场戏疗养院的外景,第一个镜头的起幅是两个女人(远景)向画左走,摄影机跟着她们移动(镜头运动的速度快于演员的)。当她们快要从画右出画时,画左的前景出现了一位拿扇子的女人。两个视点交替,景别的变化从远景变成近景(景别的大跳跃)。镜头继续左移,划过前景的女人,焦点迅速给到景深处朝画左走的黑衣女人,景别又一次形成了大的跳跃,从近景变回远景。接着画左出现喝水的老头近景(远景-近景),焦点给到他。他喝完水朝画左方向走去,镜头跟。老头走到妻子身前停住,镜头继续左移。后景立即出现了一位疾步行走的神父(近景-远景),他引领着镜头继续向左移动。紧接着画左前景出现了一位撑伞的女士,由她领着镜头,她起身并坐到两位妇人身边(远景-中近),镜头继续左移。这里有个表演上的小瑕疵,仔细观察三人中最后出画的那个女人,因为缺乏信念感,眼神和表情出卖了她内心的不自然。这个镜头的落幅停在指挥家的近景。总结:就这一个镜头包含了摄影机的横向运动、镜头内部的纵深变化(焦点的运动)、众多群演的运动,所有运动结合在一起让画面充满活力。此外,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景别的变化:在一个镜头内部,画面的景别完成了多次大的跳跃:全景-近景-全景-近景。。。景别的改变丰富了画内的视觉元素也增强了画面的冲击力。很多电影都是通过蒙太奇来完成这一变化,特别是大的跳跃(例如从远景变到特写),而用一个镜头就将它们囊括其中,较比蒙太奇,它增强了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连贯性。摄影机的运动是要创造含义的,这一镜里每个演员的出场都引领着镜头的运动,特别是前后景的交替更像是一场接力赛,从前景的演员传递给后景的演员,再传回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创造了一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舞蹈设计理念。再配合着音乐《女武神的骑行》,摄影机和演员如同舞者般翩翩起舞。这个运动镜头拍起来难度很大,需要反复排练演员、摄影机、焦点三者的移动速度,无论是谁稍有偏差,就得重头再来。像这种跟着镜头里的人物来移动摄影机是非常考验导演场面调度的能力,欠点火候就会显得刻意。而这在运动长镜头里表现的更为明显。说到长镜头,我倒有个疑问,这场戏费里尼为什么不尽可能拍成一个长镜头呢。影史上像这样通过一个长镜头来高度概括场景的例子有很多,例如《赎罪》里敦刻尔克海滩的恢弘景观,《鲸鱼马戏团》里暴徒夜袭医院的残冷窒息,《我是古巴》里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好家伙》里七弯八拐的巷子等,不胜枚举。长镜头是最能体现剧组各部门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是导演施展才华的秀场(当年杜琪峰仅凭《大事件》开场的七分钟便拿下金马奖),为什么在这里费里尼不用呢?如果拍出来,那必定是影史长镜头的又一经典案例。接着往下顺,当男主角Guido取完圣水走下阶梯(大全景)镜头跟着他的动势下降,画右前景从下而上出现了影评人巨大的背影(近景)。又是一次在一个镜头内部完成景别的大跳跃,气势恢宏。切镜头,影评人开始批评Guido的电影,画面起幅是他的脸部特写,他边喷边向画右移动,镜头跟。观众听到了Guido的画外音但并不知道他在哪。等影评人再向前走了一段之后,我们看到Guido坐在画面右下角。注意了,这里导演特意给影评人在表演上设计了一个右手扶椅子的姿势,于是在整个构图里Guido处在他身体的包夹之中,表示影评人滔滔不绝的批评将Guido吞噬,含义一目了然。非常规构图表现出人物的内在关系。当影评人掏出笔记递给Guido,画面的起幅是影评人单人近景,镜头跟着他的动势摇至两人中景。随后Guido听烦了他的批评,嘴上说着谦让的话,其实心不在焉。镜头该如何传达这个情绪呢?Guido弯腰,镜头推上前至Guido单人中景,构图将影评人排除在外。紧接着Guido看到远处的朋友,他立刻坐直,但画面并没有回到Guido弯腰前他和影评人同时在画框里的那个构图,而是镜头一直保持着Guido单人中近景。直到Guido离去,影评人也未再在画面里出现过。镜头这样安排表示Guido对他的批评根本没放在心上,等镜头一转,Guido和他朋友同时出现在画内,他的心早已飞到朋友那去了。总结:高明的镜头运动不仅是跟着演员表演走,更要跟着人物内心走。其实这也符合之前提到的:摄影机的运动是要创造含义的。一连串极为讲究的运动镜头显示了费里尼细腻的心思。跳一段,谈谈导演在视听语言上对镜子的运用。有场戏Guido和情人回到房间调情,画面起幅是情人后脑勺的单人近景。此刻她站在窗前,Guido的画外音引得她回头。一次简单的亮相过后,情人朝画右走,镜头跟拍,她走过一条弧线在面镜子前停下。镜子里映出情人的脸,并反射出画外空间里Guido蹲下。镜子通过拓展画外空间增加了画面的信息量,同时它第一次交代了两人的位置关系。接着,Guido要情人补妆,情人转身又走了第二条弧线停在了第二面镜子前。在这面镜子里我们看到Guido正躺在床上,镜子第二次交代了他的位置,是在情人的背后。Guido提出要给情人化妆,于是情人走出了第三条弧线,站在Guido身前,画面落幅是两人的近景。总结:这场戏从演员调度方面来看可以简单的认为是两人的“靠近戏”,“靠近戏”的拍法很多,费里尼不愿把它拍简单了,通过两面镜子让女演员走了大半个圆再和男人相遇。如此“漫长”,用意何在?两面镜子是关键,拍室内戏时画面空间容易受限,有了镜子便能展现出画外的空间,丰富了构图。同时,这一镜Guido的三次出现(前两次是镜像,最后一次是真身)给他俩的相遇增添了趣味,也与两人的互相调情相得益彰。场面调度包含了摄影机的调度和演员的调度,费里尼的场面调度水平很高,以至于之后很多影片相继效仿了这个镜头的创意。这是个能让我看醉的镜头。《八部半》里那些牛逼闪闪的运动镜头和场面调度时至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再翻出来研究依然具有价值,这也是它为什么被奉为影史经典的原因之一。印象深刻的还有一处:影片结尾,Guido参加新闻发布会,一大堆记者追着他提问,手持摄影,镜头模仿Guido的主观视角。画面起幅是一名女记者(近景)对着镜头(Guido)喋喋不休,镜头一甩一名男记者入画继续向Guido提问。与此同时从景深处跑来另一位女记者,她和男记者走了一次交叉错位之后,镜头跟着她向前运动。这三人都是眼睛看着镜头表演,毫无疑问镜头代表了Guido的主观视角。但随着女记者眼神看向画右,镜头顺时针转过九十度,画面景深处出现了Guido和同事们从画右入画,疾步前行。镜头立刻从主观变客观,之前还是主观视角的主角在极短的时间内竟出现在画面的后景,犹如变魔术般的场面调度运用到当代影视作品里都会让人眼前一亮,更别说是在半个世纪前了。说完了“视”再来聊聊“听”。受影片拍摄时代的技术条件所限,声音用的是单声道(影片拍完的两年后杜比公司便推出了立体声,《八部半》没赶上有点遗憾),所以放到现在来听,声音略显呆板和单调。大家都有这样的观影经验:老电影的台词(人声)声音听起来很单薄,而现在电影里的台词声音都比原来的浑厚细腻。这一方面是由于同期录音技术的提升,话筒拾取人声的频段比原来更宽,尤其中低频还原更加真实;另一方面,声音后期技术也在提升,通过工作站就能方便调节声音的各个频段,达到录音师想要的声音效果。《八部半》的台词、声音动效、环境声这三大块儿同期素材用得很少,基本靠后期制作去弥补。这就出现了一个大问题:声音听上去不真实。影片大部分台词缺少了该空间下应有的延时和混响,环境声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基本被音乐“掩埋”(以后有时间可以单独拿出一部电影跟大家聊聊环境声在营造电影场景真实感中的重要性)。以当代电影声音的制作水准来衡量《八部半》,那它的声音远不如画面来得精彩。甚至在有些镜头里,台词和演员的嘴型都没有严丝合缝的对上,这简直是当代电影制作中不敢想象的技术灾难。好在本片的音乐为“听”弥补了缺憾,同样是来自意大利的作曲家尼诺罗塔,写出了精彩的配乐。熟悉费里尼的影迷都了解他从小就对马戏团和小丑情有独钟,尼诺罗塔将这两种元素融入配乐,在表现梦幻的狂欢和荒诞的气氛上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影片中不少配乐是由一条主旋律衍生出来的:有古典版、爵士版、民谣版、舞曲版等。影片尾声的狂欢段落《LaPasserelladx27;Addio》是对全片主旋律的总结,轻柔悠扬的管乐引出五个小丑登场,随着他们绕场一周,音乐渐入佳境,配器加入了军鼓和定音鼓。当大幕徐徐拉开所有演员出场时,军镲、大鼓、圆号等“重型”乐器蜂拥而至,乐曲节奏逐渐加快,将整个狂欢气氛推向高潮。本片除了尼诺罗塔的精彩配乐之外,费里尼还选用了瓦格纳、罗西尼等人的经典作品,这其中也有不少趣事值得一提:1瓦格纳的《女武神的骑行》(影片里竟两次使用足见费里尼对它的喜爱):看的电影多了自然就会发现这首曲子经常会被导演拿来用,最著名的当属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了。有趣的是他的《教父》配乐也是尼诺罗塔,不知道科波拉是不是受了费里尼的影响,至少他们都曾用过同一个作曲家。《女武神的骑行》源自西方的一个神话故事,大致内容有兴趣的可以上网查。不过有一点,故事里的女神被火神围困并预言:第一个唤醒她的男人将娶她为妻。类似的情节在《大话西游》里也曾出现,紫霞被牛魔王围困并预言:第一个拔出我宝剑的男人就是我的如意郎君。试想《大话》那段如果配上《女武神》,星爷身披金甲圣衣,脚踩七彩祥云前来营救紫霞仙子,那就是另一番风味了。其实,东西方的神话故事大致都是这个样子。2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序曲》:这首曲子在影片开头疗养院那场戏Guido的出场时开始出现,等到Guido遇到好友马里奥以及他的女友时,曲子的第二主题响起。这段旋律优美惬意,再加上导演特意让这位姑娘卡着拍子抬起头,顿时美艳十足。三十四年后横空出世的《泰坦尼克号》里,温斯莱特的出场与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3尼诺罗塔的《Gigolettesdaquot;LaDanzaDelle...》:来自影片中那段著名的舞蹈场景,Guido的好友马里奥和情人跳舞,音乐充满六十年代节奏摇滚和爵士Swing的韵律,可以看出费里尼对于爵士乐的喜爱。三十一年后另一部惊世骇俗的影片《低俗小说》里,文森特和蜜儿升级版的舞蹈向费里尼致敬,就连选择的音乐旋律都非常相似。昆汀致敬的同时也让自己成为后人致敬的对象,一年后,在《百变星君》里星爷就来了一次。常听人说这世上唯一扛得住岁月摧残的就是才华。同样,一部电影要称之为经典也要扛住时间的洗礼。影史百余年,时至今日,多少影片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传世佳作犹如大浪淘沙,且看且珍惜。喜欢《八部半》的人不会多,但喜欢的可不一定都是真心的。在各大电影论坛上看过不少关于它的影评,实用的不多,不闷不文青的跟风者倒是常见:复述剧情(这是我最不理解其存在意义的一类影评),粘贴费洛伊德的理论,侃侃而谈婚后夫妻关系维持的方法、牵强附会联想佛教文化,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大言不惭悟懂费里尼的意淫心态,生拉硬拽自己做的黄粱美梦,更有甚者从男主佩戴的镜框扯到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其实这从另一面也验证了《八部半》的价值:一石激起千层浪。最让人郁闷的还是那些自称看懂此片的人,实际上他们也才看了一遍而已。记得小学作文课上,语文老师给那些毫无意义纯凑字数的文章起了个非常生活化的名称,叫“挤牙膏”。现在看来,真心祝福那些跟风者,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可别让自己又退回到小学生的水平。如果实在拦你们不住,劳驾下次挤的时候多走点心。另外,此类人群还有个共同爱好,逢文章结尾必要直抒胸臆仰天长叹:我们离大师还有多远?那么我来告诉答案:有多远,请滚多远。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