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诙谐的写实电影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2 20:03:21人气:0
![八部半](https://static.sqjxzz.com.cn/Uploads/vod/2012-12/50cecc94ecee2.jpg)
视频:八部半状态:BD超清中字年代:1963
主演:马塞洛·马斯楚安尼克劳迪娅·卡汀娜阿努克·艾梅桑德拉·米洛更新时间:2022-09-28 19:20:10
影片讲述一个名叫基多的导演独自驾车到一个温泉疗养院,一边疗养,一边在为他的新电影剧本进行构思,他准备拍一部表现人类末日的影片。然而在筹拍新片的过程中,不断涌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危机:影片的主要布景已经搭好,但他的构思还是一团朦胧,创作陷入了枯竭;他的个人生活也不如意,与妻子已经无法在感情上进行沟通,情妇的纠缠令他头疼。他的理想非常纯洁,但又梦想后宫三千;他犹…
说《八部半》写实,可能很多人不同意,因为这部电影以它的“11个梦”著名。只看影评,原以为费里尼是个自言自语的梦呓者,看了电影才否定了这种想法,费里尼绝不是那种沉迷在自己想象中的艺术家,他不排斥观众,不拒绝被人理解的,他的叙事非常通顺,即使整部电影是现实与幻想的拉锯战,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也是合乎逻辑按生活常规进行的。比如Guido听教皇讲鸟的叫声,觉得很无聊,四处乱看,这时看到一个粗壮女人从山坡上下来,唤起了他的联想——小Guido是天主教学校的学生,他和一群同学偷跑到海边看高大的女人跳舞。宗教和大女人两个意象都是有根据而来,并非凭空想象。后来他幻想和姑娘们在大房子里一起生活,更是对应现实中和女人们的紧张关系,正是这些合理的幻想,让我们顺理成章的认同了Guido。“诙谐”是另一个让人以为影片不写实的原因。大概很少有电影能一下包含这么多“漫画”式的人物,每个角色都很有趣——胸大无脑的情妇、刻板的妻子、沉浸于忘年恋幻想自己恢复青春的朋友、满口“文化”“哲学”的编剧、貌似黑手党老大的制片人、假装疯魔的文艺女青年……不同国家的观众都能体会到这种幽默,甚至在生活里找到原型,这样Guido的处境才显得真实可信。回到故事本身:才思濒临枯竭的导演Guido和他的制作班底来到一处疗养胜地策划下一部电影,同行的每个人似乎都在努力促成这部电影,但是没人真正了解Guido的意图,他们无形中构成的压力使Guido与原本构想的电影越来越远。Guido想从梦中找寻灵感:他梦见自由地飞翔,却被人拉回到地上(拉回到现实生活)。他一次次梦到父母、妻子、友人,可他们都离他而去,留下他独自哭泣。Guido想从童年找寻灵感:他想念幼年孩子们互相吓唬的咒语,他想念上学后与同学一起看住在海边的女巨人Saraghina跳桑巴舞,她巨大的身躯,她的粗旷,她旺盛的生命力就像活生生的“大地母亲”,可是小天主教徒Guido被迫与大自然的本性隔绝,学校只允许他欣赏修女的干尸(典故见Lourdes修女木乃伊)。Saraghina一段唯美抒情,有着童话故事的色彩。可是Guido的编剧却认为这段故事没有什么社会意义和深度。Guido想从爱情中找寻灵感:他把多年前的情人Claudia视为缪斯女神,每每把她幻想成女主角,可是当Claudia真的来到Guido面前,他又觉得她只是个生活中的爱神,达不到影片的高度。Claudia都不能使他满意,就更别说助理们挑选的演员了(试镜这段太搞笑了,很尖刻)一切美好的幻想都只能让Guido对现实更加失望,只能幻想自己被记者们逼到桌子下面自杀。Guido的痛苦在一切电影人、一切艺术家身上都那么普遍,这种现实对幻想的扼杀永远存在。Guido最终想通了,他的记忆虽然痛苦,他身边的人虽然庸俗、做作、不可理喻,但这都是他思想的源泉,所以他谅解了生活,并在电影的结尾给出了一个现实与梦想融合的场景(所有演员拉起手跳圆圈舞)。在我看来马戏团小丑和影片的结尾是最“超现实”的,因为马戏团小丑是始终游离在故事之外的旁观者,既不属于Guido的幻想,也不受Guido现实生活的限制,他是与导演Fellini同样高度的“世外智者”。故事的结尾之“超现实”,在于我们都知道现实永远不及幻想,Guido的电影可以不拍了,Fellini的《八部半》却要给出个结论,“无从解释的解释”多少会牵强。Guido的扮演者MarcelloMastroianni英俊又带点孩子气,这张永远挂满疲倦、无奈、牵强的脸,让人实在不忍心责怪。整个电影都有点舞台风格,置身其间的摄影机就像迈着狐步的舞者,优雅的从一个舞伴转到另一个舞伴,模拟着导演注意力的角度。演员们的表演典型可爱,故事梳理得很细致,想象力开阔,两个半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确实是部有趣的电影。本文版权归作者隐城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