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纽约提喻法状态:正片年代:2008
主演:菲利普·塞默·霍夫曼凯瑟琳·基纳米歇尔·威廉姆斯萨曼莎·莫顿更新时间:2023-12-22 14:19:46
9月,伴随着秋天到来的,似乎还有戏剧导演凯顿(菲利普·塞默·霍夫曼PhilipSeymourHoffman饰)的孤独,因一次意外的受伤,凯顿陷入了无休止的诊疗,不停拜访各专业医生;另一方面,创作微缩油画的妻子阿黛尔(凯瑟琳·基纳CatherineKeener饰)和他日渐疏远,冷漠尴尬的家庭气氛加深了凯顿的自我怀疑,即便他的剧目获得巨大成功也不能掩盖这一切。凯顿与在剧场工作的女子以及一名女演员保…
原作者:罗杰·伊伯特RogerEbert原文:RogerEbert.com译者:Elegie挽歌http://rogerebert.suntimes.com/apps/pbcs.dll/article?AID=/20081105/REVIEWS/811059995原文发表时间:11月5日,2008 我认为《纽约提喻法》你必须看两次。我看了第一次,知道了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同时知道我没能完全理解它;我看了第二次,因为我需要;我又看了第三次,因为我想要。即使是对于没看懂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也会在他们心中生长下去。现在这个年代,很多人甚至连一次电影都不看。不过生活中也有其他的选择——不一定是电影,但是人们必须能够幻想。如果我们不以任何一种方式“看电影”的话,我们的思想便会腐烂凋零。 这是一部如同伟大小说一般丰满的电影。就像《沙崔》(Suttree),那部我经常提及的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一样,你并不是非得看第二遍才能看明白《纽约提喻法》——但是只有看了第二遍,你才能明白整部电影是多么的精美。影片的表面看起来令人气馁,然而影片的深度引人入胜。当影片作为一个整体串联在一起,揭示出它自己的秘密之后,你便会急切地又一次回来看这部电影,就好像它是一个护身符一样。 喔,这看起来好像是一篇“交口称赞”的文章。不过,如果人们害怕一部有可能会好的电影的话,他们又为什么要去看那些他们觉得会是垃圾的电影呢?《纽约提喻法》的主题在于人们的生活和这种生活是怎样运作的。以一个神经过敏的北纽约州剧场导演作为主人公,影片包含了每一个人的每一种生活,以及这生活的种种妥协与失败。(译者:这正是“提喻法”的所在)稍微想一想,你就会发现,我的上帝,这正是关于你的。无论你是谁。 生活应该是这样运作的:我们从我们自身中破壳而出,并展开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中;我们试图实现自己的欲望;我们又叠回到我们自身中,之后死去。在这个标尺上,《纽约提喻法》追随了一个人从40岁到80岁的人生。CadenCotard(由
菲利普·塞默·霍夫曼饰演)是一位剧场导演。他有着所有人都有的烦恼和自怜自哀,所有人都有的伟大的时刻和抽噎的时刻,所有人都有的傲慢和恐惧。换句话说,他可以是我,他可以是你。职业,名字,种族,性别,环境,这些全部都可以变化,然而其核心的“人”始终是同样的。 生活是这样发生的:如果我们幸运的话,我们会找到自己所想要做的事情;如果我们同大多数人一样的话,我们会找到自己所需要做的事情。之后,我们会用这件事情来获取食物,住所,衣物,伴侣,安慰,第一本莎士比亚,模型飞机,芭比娃娃,一把米饭,性爱,孤独,一次威尼斯之旅,耐克,饮用水,整容手术,儿童保健,狗,药物,教育,车,精神上的慰藉——任何我们觉得需要的东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扮演起这个我们称之为“我”的角色,试图将自己标识为一个有能力得到——同时又应该得到——这些事物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将生活中的人区分开来,划入不同的隔间。同时我们会定义他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满足我们的利益。然而,我们所能定义的,只能是自己头脑中对于这些人的投影,因为我们并不能迫使人们按照自己的欲望行动。人们的行为是会与我们预料相反的,人们是有他们自己的意志的。最终(的情景会是这样的),新的我们的投影会定义新的他们的投影。有的时候,我们自己的不同投影会有分歧,我们会屈服于种种诱惑——(我们会说)哦,神父啊,我除此之外别无选择!我感觉像在地狱一样!我忏悔!(然而很快)我(就会)再次屈服于诱惑。 把这一点记在脑子里,等经历过岁月,挫折,更高的智慧和更多的不确定性之后,再来理解它。最终,你会明白《纽约提喻法》关于CadenCotard的生活和他生活中其他人的生活究竟是想说些什么。查理·考夫曼是少数几个真正重要的编剧之一:他真正地将剧本转化成了他的媒介。大卫·马梅是另外一个这样的作家。不过,他们的伟大与那些伟大作家转行写剧本(比如让·谷克多,哈罗德·品特,和威廉·福克纳)的伟大又是不一样的。考夫曼是在高高在上的地方同英格玛·伯格曼一起写作。这次,他当起了导演。 很明显,他只关心一个主题,即人的头脑;他只写一种情节,即人的头脑是如何与现实,幻想,错觉,欲望,和梦境相交流的。《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改编剧本》,《人性》,《危险思想的自白》。这几部影片除了是关于头脑之外还能是关于什么的?考夫曼以朴素的方式阐述着这主题。在一部电影中,人们可以进入约翰·马尔科维奇的大脑;在另一部电影中,一位作家有着一个能做他所不能做的双胞胎弟弟;在另一部电影中,一个游戏节目主持人是,或者说他认为他是,一个国际间谍。在《人性》中,一个男人在极为严厉的父母的影响下度过了童年。在他成人之后,他试图教小白鼠坐在小桌子前并且学会使用不同的餐具。行为究竟是人学习到的还是被强加在人身上的? 《纽约提喻法》并不是一部关于戏剧的电影——尽管它看起来像。考夫曼认为我们在生活都扮演着这一种角色——我们都像是戏剧导演。那巨大的,一层叠一层的布景,正是我们对于生活这项企业的区域划分;那些演员们则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的其他人的投影。他们中的一些人饰演替身,被分配去做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理论上来说)他们可以自主的表演,可以不顾导演的指挥。(也正因此,)他们试图控制他们自己的投影。与此同时,这一切的源头,我们的主人公,日渐的衰老和疲劳,病态和绝望。这究竟是现实还是梦境?这世界不过是一出舞台剧而已,我们也不过是台上的演员。这全是一出戏。这戏即是现实。 这并不是一篇传统意义上的影评。因为对于这部影片来说,没有必要介绍角色,介绍演员,对他们的表演加上几个形容词。看看卡司表上的名字,你知道我对他们的评价是怎样的。对于他们来说,这部电影肯定没什么可奇怪的——这正是他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尤其是等在一旁让导演做决定的时候。 影片的片名(Synecdoche,NewYork)究竟是什么意思?意思是说这就是片名。别跟自己较真了。 (在我个人看来影片的片名正是点睛之笔。首先它是一个双关语。影片设定在美国纽约州的城市Schenectady,NewYork。而片名中的“提喻”一词Synecdoche与这个城市名谐音。提喻这个词发音很怪,念出来的感觉大概是Si-neck-de-key;而城市的名字念作Si-ke-neck-te-dy。其次,片名也直接点出了影片的主题和野心,即是所谓的“提喻法”——以小喻大。影片所展现的是CadenCotard一个人的生活,却从他一个人的生活中映射出整个人类的生活。其实,人生中最大的谜团,就是人生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