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架空了社会批判性的现实题材作品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2-30 22:51:13人气:0
年轻的阿迈德

视频年轻的阿迈德状态:正片年代:2019

主演伊迪尔·本·阿迪OlivierBonnaudMyriemAkheddiou更新时间:2023-12-29 13:09:09

阿迈德是一个生活在比利时的移民少年。像许多摸索个人价值的青春期孩子一样,阿迈德对父母和学校定下的规则有疑问。曾经是心中偶像的表哥叛逆地离开了比利时。青春期敏感孤独的少年之心需要叛逆的做派来武装。他于是也模仿起表哥,并和社区补习班年轻的数学女老师发生了冲突……

作为戛纳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几位双金棕榈俱乐部成员,比利时达内兄弟的美学风格一如既往,每次入围戛纳竞赛总不会空手而回。除了《罗赛塔》和《孩子》两座金棕榈奖之外,《单车少年》拿到评审团大奖,《他人之子》获最佳男演员,《罗纳尔的沉默》获最佳剧本奖,而去年的这部新作《年轻的阿迈德》则获最佳导演。不过,我对于戛纳颁的这个最佳导演奖不太苟同。通常来讲,这个奖项专门颁给那些在艺术风格上有创新和突破的导演,比如像是菲律宾导演曼多萨《基纳瑞》、墨西哥导演雷加达斯《柳暗花明》和波兰导演《冷战》等等,这类作品的优劣存在争议,但导演风格却是相当鲜明突出。对于达内兄弟来说,他们的美学风格早已备受认可,两座金棕榈足以说明,无需再用一个“最佳导演奖”来鼓励。而事实上这部新作仍然是一成不变地延续了两兄弟的美学风格,自然也谈不上有什么突破。在我看来,达内兄弟似乎被困在他们赖以成名的现实主义美学风格里停滞不前:现实主义题材、手持摄影、紧贴人物跟拍、零配乐等,这种拍摄手法太过稳当,难以看出太多新意。而这次问题更出在这个敏感争议的题材上,主人公是一个受极端伊斯兰主义影响的少年,他意图行凶杀害老师而被送去农场劳作,由此反省自己犯下的罪行。镜头往往聚焦在主人公的身体动作,却吝啬于捕捉人物的脸部表情和内心戏,除了在农场和小女生谈话时的会心一笑。全程下来,主人公要么别着脸,要么背对观众,完全看不到他与家人、老师对话时的真实反应。导演似乎想用这种布莱松式的人物刻画方式制造出情节悬念感,以及留给观众更多想象空间去构筑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种方式无疑营造出强大的心理张力感与调动叙事节奏,但是在这个极度复杂的极端宗教题材里,这种美学风格令人无法准确捉摸到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自然也就无从分析这个青少年问题的症结所在。究竟是单亲家庭、青春期的反叛心理,还是伊斯兰教义导致他的极端行为,剧本中没做出任何定论而留下观众自行解释的空间。而在农场“改造”期间,心理医生为他做的心理疏导与突如其来的爱情萌动都未能助他纠正激进主义,他反而在最后戏剧化的高潮一幕里幡然悔悟,其中的思想转变过程显得说服力不足。因此,这看起来更像是一部架空了社会批判性,却用上精湛技巧来操控的现实题材作品,达内兄弟这回显然不够深思熟虑。本文版权归作者罗宾汉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