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香港看《行规》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4 08:47:36人气:0
行规

视频行规状态年代:2000

主演白鹰石坚焦姣钟志强更新时间:2012-09-07 10:53:04

Mike、阿雪、Q仔、阿君这三男一女的四人帮职业械劫集团,五年出动七次,每次都成功得手,全身而退。在一次抢劫印尼黑帮一批珠宝,引起警方注意,成立专案小组缉拿四人帮归案。四人帮打算作完最后一次收手,下手对象为身怀巨钻的黑帮头子,可惜整个行动因Q仔一时意气而失败,四人分别受伤。四人联络人柏伯和Q仔被擒,在逼供下爆出Mike、阿雪、阿君藏身之所,负伤的君甘愿牺牲性命让Mik…

【本文写于2014年12月,电影看于2014年4月。】------------------------对自己表示一下无语,其实是四月份的事情啦。不过我虽然拖延症懒癌到4月看年底写文,但我却是为了看它,生生缩短了我的复活节假期,从新加坡樟宜机场直飞香港之后,提着行李箱就来到了位于西湾河的香港电影资料馆,因为我知道这个机会一旦错过,就冲着《行规》这片名声在外的“神龙见首不见尾”,肯定是过这村就没这店儿了。而且这次放映活动,还请来了导演翁维铨。《行规》,新浪潮扛鼎之作。由于种种原因,音像制品一直未能得见,几乎已成为港片圈里的几大“资源悬案”之一。像许鞍华的《疯劫》、严浩的《似水流年》等都在近几年出现(当然效果跟录像带差不多不能强求),更显得《行》片的每一次放映都弥足珍贵。香港人还是识货的。放映厅坐得满满登登,有很多观众并不是第一次来欣赏本片。未几,灯灭,上正片。粤语,无字幕。还好本人的广东话麻麻。画质么,这个拷贝肯定是未经修复的,后来观众也呼吁过资料馆给予修复并出版音像制品,这就是后话了。剧情就不再赘述,想必诸位都很清楚。就简单谈谈感受,以及回忆一下映后谈的内容吧(过去7个多月了。。。)。导演翁维铨出身摄影师,并拍纪录片起家,《行》片的剧情也取材于他所拍摄的毒品题材纪录片,真实性毋庸置疑。片中为人称道的几场窃听、跟踪戏都非常紧张刺激。最精彩的一段就是白鹰派出的狗仔队分批跟踪贩毒集团分子的戏。毒贩反跟踪意识很强,在小巷中左右穿梭,又不停换乘交通工具。有一个固定镜头,毒贩从佐敦一处地下通道钻入,数分钟后,镜头拉远,又从马路另一侧通道出口钻出,一镜到底,十分过瘾。据说翁维铨在拍摄时也未曾申请封路等措施,而是半偷拍的方式(当然不会似当年麦当雄《省港旗兵》搞那么大阵仗,总体来说,《行规》是文戏居多的)。再说几句题外话,港片由于预算等原因,场面上不如好莱坞大气磅礴,但可以说,本片的窃听及跟踪场面,在其有限的框架内,不能说堪比《对话》和《法国贩毒网》,但已经是做到最好!这也充分体现了香港电影工作者超强的适应能力和水平!另外,由于本片同样涉及跟踪场面,让我不禁回想起去年韩国翻拍的07年银河映像游乃海之《跟踪》。时隔30余年,虽然韩片拍的是有声有色,在电影院看的也很痛快过瘾,但始终却了些自己的东西。什么的自己的东西?当我看到《行规》里充满潮州特色的民俗文化,油尖旺的穷街劣巷,这种符号化的东西虽然看似浅显,但却是属于港片自己的东西!那种当你看电影的时候就置身于该片赋予的大环境中,感受其剧情之外延伸出来的周边环境,乡土文化,是所谓这些年来大红大紫的韩国电影最缺乏的(反之日影和港片则有的极强的文化符号),当然这是由于本人曾经喜欢过一阵韩片,故特此引申出一些感想。电影在“非常突然”中画下句号(似乎游达志的《非常突然》也不过如此?),宿命般的结局,银河最拿手的题材,却早在二十年前就由翁维铨把玩过。又不禁想起胡金铨导演,他于60年代开创的胡式武侠,结合了中国传统戏曲,以灵动的剪辑超越了时代,故张建德在撰写胡金铨导演的纪念文字中说,当大家惊诧于《伯恩》系列的剪辑风格时,殊不知胡早已将其融入他的武侠世界(刚刚搜到张建德的《胡金铨与侠女》已经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发行了中译本,一定要入手,另外要了解胡的创作理念必须要读日本人那本《胡金铨武侠电影作法》)。似乎离题更远了,呵呵。说回电影吧。放映结束,导演在掌声中徐徐入场。当年那个游走金三角,与坤沙等毒枭谈笑风生的一代侠导已经成为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他带来了当年行规的分镜头剧本,并在与观众的互动中分享当年拍摄的往事。我问了他两个问题,一开始用普通话,但后来干脆说广东话了。第一个问题是,《行》片有无在内地上映之可能。其实我在豆瓣上看到过一些人通过几种渠道曾经有幸观摩过,但我的提问还是引起了在场香港观众意味深长的笑声。导演思忖之后回答,本片其实在1980年就在当时的侨办主任廖承志的斡旋下由银都机构的前身买入了拷贝,但当然是尘封至今(或许有过极小规模的放映,而豆瓣所提及的放映的似乎是国外的拷贝)。另外我有提问为何会选择白鹰和石坚主演。其实这种问题导演一般都是说他们适合角色云云,故翁导对于此问题也未能给出什么新鲜的答案。当然,两位演员确实成为了影片的亮点。当有人问起白鹰饰演的角色在大屿山行山,并在山中木屋过夜那段,导演笑言那幢木屋其实是他自己所有,而当时的白鹰,那个于雾气蒙蒙山中踽踽独行的孤胆英雄,其实是导演本人的化身。于是,就地取材,诞生了经典的以红色背囊青色木屋为背景的《行规》海报。有时候,我判断一部作品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就是它放在今天欣赏,是否会过时。显然,《行规》是优秀的。它在那个短暂而辉煌的香港电影新浪潮中甚至不是最灿烂的一颗星,但它作为一部警匪题材的作品,却走了一条“半纪录片”的路,更难得的是,动静皆宜,当然,这根导演翁维铨的创作是分不开的。于是,这部导演自掏腰包拍摄的作品,无愧于当时香港电影评论界给出的评语:“最出色的警察问题片”。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