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贞德回归独立的身份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3 13:18:23人气:0
圣女贞德

视频圣女贞德状态:正片年代:1999

主演米拉·乔沃维奇达斯汀·霍夫曼费·唐纳薇约翰·马尔科维奇更新时间:2024-01-01 14:06:29

14世纪爆发的英法持续超过百年,法国节节败退,大部分国土都被英国占领了。就在这个时候,珍妮(米拉•乔沃维奇MillaJovovich饰)出生在法国的穷乡僻壤中。年少起,珍妮就经常看到各种幻想。一次,她看到幻想并根据指示找到了一把剑,当她带着剑回到家时发现家里已遭英军蹂躏。 珍妮知道是上天安排她来捍卫法国。于是她向当时的皇太子查理(约翰•马尔科维奇JohnMalkovich饰)请求…

圣女贞德的故事发生于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我对百年战争的起因和过程颇感兴趣,略作了研究。先补充几个基本知识。欧洲国家的“王朝”和中国古代的朝代是有明显区别的。中国古代谁牛谁称王,一统天下,朝代的更迭也是基于这一点的。而欧洲由于有天主教会的束缚,王位继承十分的“法制”,贵族和平民泾渭分明。即使发生继承纠纷,也是在同有王室血统的贵族家族之间,草芥农夫是永无出头之日的,更别说当国王了。当一个王朝直系后代绝嗣,一般会由它的旁系后代来继承王位,这样产生的新王室和以前的王室的关系不那么密切,于是新的一个“王朝”就诞生了。然而由于欧洲王室之间互相通婚,一国国王往往会有另一国王位的继承权,这就会出现在中国很难想像的一人兼任两国国王的情形。按照详细的继承法,当今英国王位的顺位继承人可以排到4900多号人。而“某某几世”代表的是这个国家历史上第几个名字叫某某的国王。注意是名字,而不是姓。因此伊丽莎白一世和伊丽莎白二世会相差500年。百年战争的导火线是英格兰金雀花王朝的国王爱德华三世想趁法国卡佩王朝绝嗣之机利用自己的近亲关系继承法国王位,却没能得逞,法国王位为腓力六世所得,于是1337年百年战争爆发了。双方经过了近一百年的争夺,其中还经历了横扫欧洲的黑死病。到了1415年,法国国王查理六世突然疯了,丧失了处理事务的能力。法国内部的争权夺利,陷入分裂。英格兰趁机策反法国勃艮第地区独立,成立勃艮第公国共同反法。法军在阿金库尔战役惨败,查理六世和英王亨利五世签订了几乎灭亡法国的特鲁瓦和约。和约规定亨利五世有权在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国王位。但是在1422年两人都死去。英格兰王位的继承人是婴儿亨利六世,法国由英格兰的贝德福公爵摄政。然而查理六世的儿子查理七世不甘于受婴儿统治,决定反击,然而却并不顺利。在法国最后一个重要据点奥尔良被围困的时候,圣女贞德出现了。贞德是来自法国乡间的文盲女孩,她的事迹带有明显的宗教神秘色彩,在她的带领下,法军一举解除奥尔良之围,打得英军节节败退,并攻下了历代法国国王加冕地兰斯,查理七世正式加冕为法国国王。成为国王之后,查理七世便不太器重贞德了,他开始考虑和英格兰与勃艮第和谈。贞德继续进攻巴黎,并遭遇英格兰摄政王贝德福公爵的军队主力,法军未能胜利,并收到国王命令被迫撤退。后来在一次小规模战斗中被勃艮第人俘虏。查理七世并不积极营救贞德,勃艮第人将贞德交给了英格兰。在一场英格兰操纵的宗教审判后,贞德被处以火刑,年仅19岁。此举激起了法国人的斗志,在此后的20多年里,法国人收复了全部被英格兰占领的土地,而英格兰则丧失了所有在欧洲大陆的领土,退回不列颠岛。百年战争就此结束。这场战争让英法两国元气大伤,同时也让法国完成了统一,让英国在丧失大陆领土后走向了海上发展的道路。扯远了,回到电影上来。本片由吕克·贝松执导,而贞德的扮演者是《第五元素》里的那个红发女米拉·乔沃维奇---显然不是美女。老戏骨达斯汀·霍夫曼在影片中出演了一个神秘角色---quot;TheConsciencequot;。查理七世则由我很喜欢的神经兮兮的约翰·马尔科维奇扮演。文森特·卡塞尔在片中演了一个法军将领。本片前半段平淡无奇,看得我相当后悔,就是描述贞德如何感知到上帝的旨意,经历种种神迹,然后奇迹般的带领法国走向胜利的。贞德在本片中完全体现不出任何作战才能和谋略,完全靠近乎歇斯底里的宗教热情和民族热情,身先士卒,靠“上帝的帮助”,或者说靠直觉和鲁莽赢得胜利。这部分完全致力于塑造贞德的神性,确认她就是上帝的使者,其实意图是为后半部分做铺垫。然而我觉得这部分拍的相当烂俗,演员表演除了查理七世以外也都不怎么样。因此有影评说恨不得把吕克·贝松处以火刑。然而剧情进展到贞德被俘之后,尤其是达斯汀·霍夫曼演绎的quot;TheConsciencequot;出现之后,影片有了根本改观。首先是宗教审判,教会和贞德之间关于信仰和异端的争论。贞德坚持自己是上帝的使者,教会想方设法要予以证伪,这时候的贞德显示出了卓越的逻辑能力,当然还有坚强的意志。这些外在优点都是由她内心的坚定信念支撑的----她相信自己真的是上帝的使者,她是正义的,注定要遵照上帝的指引,打败侵略者,光复法国。然而角色名字为quot;TheConsciencequot;(中文直译为“良心”,我觉得这里翻译为“是非之心”可能更接近)的黑衣人的出现,彻底摧毁了贞德的信念和精神支柱。第一,贞德感知到的神迹,其实都可以理解为自然现象或幻觉,或者其他各种解释,然而贞德却执迷的认为一切都是上帝显灵。贞德不信,于是黑衣人幻化做上帝,突然又幻化做撒旦,贞德的信念就垮了---谁知道上帝长什么样,谁知道撒旦长什么样?也许她所感知和行使的都是撒旦的旨意呢?第二,贞德在作战中高喊的都是以她的名义战斗的口号,而不是上帝的名义,从侧面点出了贞德内心最深处的力量实际上是复仇的力量---童年目睹姐姐被英军奸杀而播下的复仇的种子。在战斗中负伤,没能攻克巴黎,虽然都有客观原因,但也都说明了她只是一个意志强大的女战士,而不是上帝的使者。另一方面,教会---至少负责审判的大主教也是坚定地相信自己才是上帝的使者,贞德是异端。这样才有了教会和贞德之间的辩论。然而英格兰贝德福公爵等人方面用军事威力对教会肆无忌惮的胁迫,英格兰只想借教会证明贞德是异端巫女并处以火刑,以摧毁法国人的意志。这也教会的处境很尴尬---是附庸权势,还是认真的审判?俘虏了贞德的勃艮第公爵的一番话说的在理:“从个人方面来讲,我是不信上帝的。当然我需要证明自己,谋取利益,或压迫别人的时候,上帝就是无所不能的了。”贞德在被处以火刑的时候,还原的作为人的本性,历尽艰苦后感悟到命运的飘忽,但她接受命运的安排。这时候,她恢复了她的信仰---接收命运的安排---或者说上帝的安排。本片后半段算是有一定见地,五百年来,贞德的形象被利用的成份居多,此片希望能让她回归独立的身份,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但是前半段还是很难看。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