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的游戏》——给你一双蓝蓝的眼睛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3 11:48:51人气:0

视频:禁忌的游戏状态:BD高清年代:1952
主演:乔吉斯·伯乔利布丽吉特·佛西阿梅代更新时间:2020-08-06 19:43:15
一个忧伤中听的故事,单质朴质但感人肺腑,获奥斯卡最好外语片与威尼斯影展的金狮奖,被誉为《大幻影》之后最巨大的反战题材法语片。影片用幼儿的反响来展示战争的残忍,并且用成人的冥顽加以反衬。大人们产了战争与灾祸,不经事的小孩们却恍忽地去摹拟。两位小演员的演出传神天然,事后都成了法国影坛的明星。那是一个污蔑兽性、培育提拔灵魂的梦魇般年代,他们是一对冲弱未脱、处女无辜…
一、生命的中心 根据《圣经•旧约•创世纪》记载,诺亚的子孙们在示拿地的平原上妄图建立一座城和一座通天的塔,借此来传扬他们的名,并免于分散在各地。人类高傲的举动惹怒了上帝,他不耐烦地挥一挥手,便“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人们立刻无法协作,散落在各地。自从巴别塔的建立失败后,人类常常陷入误解与争端中,随着矛盾冲突越来越多,战争便在所难免。 1940年6月,二战的炮火蔓延到了法国巴黎,大批的市民逃往南部的乡村。德国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在天空中发出凄厉地尖叫声,向逃亡的法国平民投下一颗颗炸弹。电影“禁忌的游戏”(JeuxInterdits)就在这种枪林弹雨下弥漫着的死亡硝烟中拉开了序幕。面对死亡,求生的欲望让人们变成了极其简单的动物——为了生存什么都可以做。于是他们纷纷把挡路的车推下坡路,恨不得踩着别人的身体长出一对翅膀向前飞奔。没有人再对倒下的尸体大惊小怪,也很难听到人群的哭叫,死亡甚至让人们超越了恐惧,或者说他们已经来不及做过多的争论,来不及恐惧,一切都归于躲避死亡的本能。 在成群结队的水平轰炸机、战斗机的轮番轰炸过后,四处堆积的尸体无人问津,最后顶多被当地人扔进一个大坑里掩埋,就像以前埋葬牲畜一样简单。 石桥上刚刚躲过一番机枪扫射的小女孩波莱特,安静地看着死去的父母,没有哭闹,只是摸了摸母亲仍旧温热的脸颊,不解地叹了口气,仿佛在等待什么。然后抱起了奄奄一息的小狗佐克。以波莱特的年龄还不能理解战争的涵义,在她的世界里,宠物小狗是最重要的,是唯一一个需要她照顾保护的生命。她对小狗的依赖和爱甚至多过父母,这种爱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似乎偏执地让人难以理解。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过:“除非我们把语言减少到七个字,我们将永不会互相了解。”虽然纪伯伦从未公开谈论过那七个字都包括什么,不过我想一定有爱、美和真。人越长大,知识的积累也愈加丰富,也由于这些所谓经验、历练的影响,人们反而看不到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爱的真谛。而在孩子眼中的世界,我们常常能看到什么才是对人类最重要的东西,因为他们总是能无所畏惧,直达生命的中心。 于是,我们看到了《小公主》中萨拉的坚强与无私:富有时她从不骄傲,孤苦无依时她也从不屈服,不卑不亢。任何时候她都是公主,哪怕穿着破旧的衣服,没有尽头地打扫房间,每天忍饥挨饿,她仍旧乐于助人,善解人意,礼貌待人,具备常人没有的忍耐力和想象力。在她想象的王国里,从来不缺乏美,她能看到云朵温柔的幻变,琥珀色的湖泊,麻雀落日般的叫声;我们还会惊叹于《海蒂》中小海蒂的纯朴与天真,平淡穷苦的日子都会在她的眼中变得充满欢声笑语。她有一颗纯洁无瑕的心,岩蔷薇都会为她闪烁金光,她让固执寡言的爷爷喜笑颜开,让体弱多病的克莱拉充满了生命力。她是春天的绿色,夏天的南风,吹拂着每个人的心;如果每个人都像《波莉安娜》一样,世间将充满了天使。不幸的生活并未让她变得满腹惆怅,她总是能“从任何事中找到可以高兴的事”,不幸变成了快乐,惩罚变成了奖励,哪怕在她因为事故差点瘫痪的时刻,她还为着姨妈对她的爱而欣喜不已。她用自己的爱,融化了无数人的铁石心肠,从一个没人要的孤儿变成了牵动所有人心弦的天使,她让人们再次看到生命中那些单纯无私的爱。 也许正如那句话所说:“当你达到生命的中心的时候,你将在万物中甚至于在看不见美的人的眼睛里,也会找到美。”通过孩子的眼睛,我们看到了美。 二、禁忌的游戏,一百年珍藏“当一个男孩的手接触到一个女孩的手,他俩都接触到了永在的心。”——纪伯伦《沙与沫》 “禁忌的游戏”直接描述战争的场面并不多,战争更多的是环境背景,电影的重点放在波莱特和米歇尔之间的感情上。看他们如何在乱世中建造一座爱的天堂。 失去双亲的波莱特伤心地抱着小狗的尸体漫无边际的走着,在河边遇见了追赶牛犊的米歇尔。米歇尔很自然地就把这个小女孩顺手“捡”回了家,仿佛保护她是他的天性。虽然多利先生一家并不富裕,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花,但是大家仍旧欣然接受了波莱特,每个人都用同情、喜爱的眼神看着她,好似家中突然有了一个美妙绝伦的奢侈品,姐姐和妈妈不停赞叹她整洁干净的衣服和香喷喷的头发。 这是乐观的一家人,每个人都有着迥异的性格:严厉的父亲、精打细算的母亲、拥有各自心思的姐姐,乐观的两位哥哥,其中就有被马车撞断了肋骨仍能大笑不止的佐治,他们俩还拿着死后到底用什么样子的棺材说笑。还得说的就是,天空中有德国和法国的大战,地上也有多利先生一家和邻居哥德先生一家的“战争”。谁都说不好是怎么结下粱子的,反正就是互看不顺眼,你打我一拳我踹你一脚的,这个“战争”对他们来说可是更重要得多。也就是这种莫名其妙的世仇成为了米歇尔多次用来骗过父亲的杀手锏。 陌生的环境和深夜里响起的轰炸声都是波莱特害怕的东西,但是有了米歇尔在身边她就什么都不怕了,因为只要大声地叫“米歇尔——米歇尔——”,他就会一溜烟似的出现,给她讲些奇奇怪怪的故事。在波莱特小小的心灵中米歇尔就是很了不起的那种人,不仅懂得祈祷,还认识很多字,会做木匠活。窗外炮火的光亮到了米歇尔的嘴里就是然人兴奋的烟火,他什么都不怕,还能给她介绍很多有趣的东西,比如那只号称有一百岁的猫头鹰“市长”,没人见过它动,总是眯缝着眼睛对人爱搭不理的(大概我们的小米歇尔不知道猫头鹰是夜间活动的)。别管什么时候,只要一提到米歇尔的名字,波莱特紧绷的小脸就会马上绽放出笑容。 米歇尔说过死去的人都会埋在一起,这样就不会寂寞了。于是波莱特打算给自己死去的爱犬建个墓穴,但是又怕它寂寞,就希望有很多其他的动物来陪它,比如老鼠、小鸡、蜥蜴、牛、马、狮子、老虎什么的。她的眼光可挑剔了,一般的十字架基本都看不上,偏偏一眼看中了教堂正中央的那个闪闪发光的十字架。面对波莱特没完没了的“苛刻”要求,米歇尔总是会假装生气地抱怨一句“你可真难伺候”,然后乖乖的想尽办法去给她十字架,偷邻居的鸡,满足她每一个愿望。 一开始,明明很怕挨父亲揍的米歇尔到后来反而和父亲玩起了智力对抗游戏,他甚至不会去想为什么可以为了波莱特铤而走险,被神父一顿臭揍后还不改初衷。只要看见波莱特因为高兴而雀跃不已的眼神,他就把那些危险一股脑全望啦,一门心思都放在了如何让波莱特开心这件重要的任务上。当他对着暴怒的父亲仍旧不顾一切时,这就已经超越了小孩子冒险、调皮的天性,完全就是爱了。这种爱纯粹得不掺加任何杂念、欲望,这是人类最初最纯洁的爱。正如每个婴儿一出生便会游泳一样,孩子们很小便懂得爱,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会忘记如何游泳,正如他们忘记如何纯粹地爱一个人。他们开始予取予求,变得贪婪、不知足,占有的心和不灭的欲望逐渐占据了上风。就像姐姐帕西和邻居儿子法兰西斯的爱情,他们之间更多的是欲望的驱使。 在哥哥佐治的葬礼上,所有人都被悲伤笼罩,只有波莱特和米歇尔两个人幸福地对望着,仿佛这是他们的婚礼。两个小孩好奇的东张西望,数着墙上的十字架。波莱特还根据十字架不同的形状给它们搭配了不同的动物。连米歇尔都不得不感叹她都为了这些十字架发狂了,不过他还是为了波莱特这些发狂的想法而不懈努力。 当十四个十字架被精心码放在磨房,四周点缀着蜗牛和小石子,阳光斜斜的照进来,波莱特的项链亮闪闪地晃动着,流过的潺潺河水好像不知从何处唱起的一首甜蜜的歌。不会有人感受到墓地般的死亡气息,反而是温暖的一种美,被爱净化的空气。 不过,波莱特还没有机会看一看这个专为她建造的“十字架花园”便被警察带走了。他们会送她去孤儿院,再也不回来了。米歇尔发疯一样地把这个刚建好的“花园”毁灭了,把辛辛苦苦偷来的十字架都扔进了河里,包括那个他专门为了波莱特编织的十字架一起。没有了波莱特,这一切的美都不复存在,毫无用处! 米歇尔还没来得及和波莱特告别,只看到了汽车远去留下的一路灰尘。他默默地掏出波莱特留下的项链,伤心地放在猫头鹰的身边,轻声说了一句:“保存一百年”。 爱情。爱情便在这一百年的愿望中永世长存了。 任你听过多少感人肺腑的爱情箴言和告白,都会在米歇尔这直指人心的话语中潸然泪下。他们的爱是一种希望,残存在战火中,等待着春暖花开。 三、给你一双蓝蓝的眼睛 “我的心,除了把它敲碎以外,怎能把它打开呢?” 西班牙演奏家叶佩斯的吉他独奏“爱的罗曼斯”从头至尾贯穿了电影。叶佩斯用他独有的十弦吉他将“爱的主题”不断变奏,穿插了柯斯特、拉莫等人的作品,用清澈简单的音符将孩子之间纯洁、美好却又悲伤结尾的爱情娓娓道来。 早在《苔丝》之前,托马斯•哈代写过一部小说《一双蓝蓝的眼睛》,女主人公艾尔弗丽德•斯旺考特很美,最有特点的是她那双蓝蓝的眼睛,“蓝得就像一望无垠的秋色——蓝得就像阳光明媚的九月早晨,我们看到介于连绵不断、岗峦起伏的群山,和树木丛生的坡地之间的那种蓝色。这是一种莽莽苍苍,朦朦胧胧的蓝色,它既没有起点,也没有表面,你看得到它的里边,却看不见它的外面。”这双蓝眼睛迷倒了她生命中的三个男人,却也最终毁灭掉了她自己的爱情。那双蓝眼睛从始至终都是一种美的象征,摄人心魄。 德国作曲家马勒为了哀悼自己远去的爱情,也曾写过一首歌,叫做“我的爱人有一双蓝眼睛”(“旅人之歌”第四首): “我的爱人有一双蓝眼睛 她们送我来到这宽广世界 我却要向这双蓝眼睛道别: 哦,美丽的眼睛,你为何望向我? 现在只留给我永恒的悲伤” 最后他发出了“爱与伤痛,世界和梦”的哀叹。那些爱的伤痛都凝结在了那双蓝蓝的眼睛中。就算她们带来了巨大的伤痛,我们还是一再的希望看到那双带来爱情的双眼。那宛如泪水的海蓝色。 虽然“禁忌的游戏”是一部黑白电影,但是波莱特的双眼一直都是最美最纯净的地方,也是最让人悲伤的所在。当她最后被带到孤儿院时,忽然听到有人喊米歇尔的名字,便满怀希望的跑过去,结果却发现只是重名。她的眼中噙满了泪水,不停地大声喊着“米歇尔——米歇尔——米歇尔——”,可是米歇尔并未像他承诺过的那样再次出现在她眼前。波莱特小小的身影消失在了人群中,留给镜头永恒的哀伤。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829532/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