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FF14丨DAY1《静静的顿河》:一切似乎都会过去,只有流淌的河水会记住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3 11:48:48人气:0
静静的顿河

视频静静的顿河状态年代:1965

主演彼得·格列博夫叶林娜·贝斯特里茨卡娅季娜伊达·基里延科更新时间:2013-11-13 19:34:00

影片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革命、内战大约十年间的动乱时代为背景,透过哥萨克青年格里戈里与少女阿克西尼亚的悲剧命运,以及格里戈里一家在动荡年代中的变迁,呈现顿河地区哥萨克人的日常生活与战争时期展现的个人命运。 故事描述在紧靠顿河边上的鞑靼村,有几百户哥萨克人。麦列霍夫家大儿子彼得和媳妇旭妲丽亚已有一个孩子;爱女杜妮亚美丽善良;小儿子格里戈里爱上了邻居斯杰潘的妻…

第14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1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静静的顿河》,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劳动人民们广阔激昂的评价了!米米:人,人民。松野空松:真的是折煞我了。果树:强烈的舞台戏剧感成就了全片至少是个合格的改编,但也锁死了作为电影能够到的上限。HerMajesty:舞台剧电影。本届将有大波舞台剧电影来袭,终于知道为什么布列松那么反对这种电影了,因为那个时代到处都是。给艾德林的诗:红军和白军亦都有悲喜混合交叠,鸿篇巨制以小见大的史诗范,也就概括到那顿河依旧静静地流淌式的反讽,文字想必是更有力度,而至于能归结到电影语言上的某些建树,显然是过于强行挽尊。欧.尹:胜在叙事流畅、情感丰沛,但第二部之后略显混乱,红军白军哥萨克几方立场搞不清,男男女女更是脸盲严重。看这样一部六个小时的平实的文学改编巨作,实是不如直接去拜读原著。SONGMJ23:这部鸿篇巨制散发着两种气质,一是忠于原著的叙事结构和节奏而产生的内在史诗气质,二是通过用精准的影像对准人物本身、着重塑造其性格和心理而营造的人文气质。两种气质虽然没有说做到完美的有机结合,例如整个第二部分对个人和历史大背景的关系探讨很难做到原著那么复杂,但整体来看,史诗在人文的牵引下焕发了现实主义般鲜活激昂,人文在史诗的烘托下渲染了浪漫主义式诗意悲壮。子夜无人:片长是一方面,但本身拍得就笨重。比起同样是巨大体量的名著改编电影,《战争与和平》除了考虑对于文本内容的还原性,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拍摄思维上跳脱出来,捕捉到了对于文本气质的转述,那种空灵和神秘感是专属于电影本身的,并没有被原著的框架束缚住;至于战场生死与儿女情事两方面的故事线,《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只用一场蒙太奇就能全部点到的事情,在这里花费诸多笔墨仍然两头无法兼顾,反而留下视角混乱、叙述不清的观感。落霞孤鹜秋水天:已婚风骚的阿克西妮亚是红军,痴情贤惠的娜塔莉亚是白军;反帝反封建的理想是红军,守护祖辈土地的私心是白军;不顾一切的弃家私奔是红军,锐气挫败的归家享乐是白军。小小的哥萨克村庄,置身风暴中央,风暴之眼里的普通人,被胁迫着在政治的两端做生死抉择,对《红军与白军》瞬息万变的局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内战就是如此,他们是骨肉相连的同胞,是邻居,是亲家,立场把他们分化成非此即彼的世仇,杀害同胞变得理所当然冠冕堂皇,政治着实凶恶。盆满钵满赵 :第一部:当我们呼吁追求真爱反公序良俗的时候,总有那么些个悲剧躲在背后。这种古老文学作品中的忠贞和放荡都那么让人没法接受。第二部:就很纠结,俄罗斯版白鹿原无误了。第三部:娜塔丽亚的死像极了一个自导自演的悲剧,让人难过却不让人心疼,虽说悲剧是定局,不等格里莎回来自己一个人去死不委屈嘛?那个时代女性悲剧的必然性?着实与30年后的白鹿原不谋而合了。终于双方都勇敢地踏出了20年前本应踏出的一步,却还是再兜兜转转后孑然一身了…太惨了…FIFF14DAY1的主竞赛场刊评分将在稍后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本文版权归作者法罗岛电影节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