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无疑是一部很割裂的作品。我其实挺喜欢《诗人》的一些有趣的点,同时我也很不理解《诗人》对另一些点的处理方式。所以在这里浅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喜欢的点:1.张目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角色。李五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对张目地位的向往,梦想有一天也可以成为张目,一脸假惺惺的去做着报告。而张目确实给了李五机会,甚至说一手将李五捧到了自己的位置。当意识到自己已经失去继续写诗的能力,张目关上了那扇门,用“毛线裤”彻底激怒李五,同时也带走了李五的灵感来源-陈蕙。不能不说张目是一个眼光毒辣的人,一眼就看中了命脉所在。李五也确实活成了下一个张目,一样的作报告,出诗集。最后,也和张目一样,失去灵感走向死亡。两代诗人的命运都是一样的。2.每一个人都想成为诗人,但是诗人却向往其他。李莉从一开始对李五的轻视,到后来的崇拜献身,要体验一把做诗人老婆的感觉。李五的同事李冰,后来成了大老板,开了公司,赚了不少钱。但他最向往的却是下辈子也能成为李五这样的诗人,被全厂崇拜,众星捧月,每个人都想沾点诗人气。宣传科的科长,李五刚发表诗之后,极为器重调到科室工作。新诗被拒,消沉的李五被科长赶回了工地。在夺得诗歌第一名之后,科长又一次大吹特吹李五。这种反复的态度带点讽刺的意味。3.不经意间的时间推移。电影一直在默默的进行时间推移,虽然导演没有让主角的形象出现本质变化,但是周边事物是事实在在的改变了。小汽车的牌照,大哥大的出现,改革开放的标语。每一次转场都能发现一些曾经历史的标志。4.毛线裤。李五扯毛线裤确实是很有趣的,他的灵感都来自于对老婆陈蕙的爱与性。要是李莉不是穿牛仔裤而是穿一条毛线裤,结果又会是如何。5.电影的场景构图很不错,有些镜头设计还是很值得学习的。光影的处理,对称的画面,堪称教科书一样的镜头设计。不喜欢的点:1.不好好说话。本片的故事充满了一种不好好说话的感觉。虽然讲了一个很接地气的故事,但是人物却都没有接地气。李五第一次因为陈蕙坐着张义的摩托车回来发火时,陈蕙的反应居然是走出门外冷静冷静。我朋友当时就问我,她为什么不解释呢?对啊,陈蕙为什么不解释呢?每一次出现冲突都不解释?是啊,如果解释了,这也就没有后续的故事了。本片剧情有点刻意了,刻意到已经不好好说话的地步了。2.
朱亚文、
宋佳的表演并不能令人感到满意。朱亚文前期还是挺可以的,还是那句话撕毛线裤很有趣。但是后面就很松松垮垮了。我感觉是剧本的问题,导致主演也没有太多发挥的余地。演不出那种失去灵感的痛苦。宋佳演什么都是宋佳,万年不变的表情。而且这个角色的问题太多了,后半部分基本隐身成了众人口述的存在,只在最结尾的时候冒出来。这样一个核心人物应该有更多的后续表述才对。3.堪称教科书一样的镜头设计。就像我之前说的我很喜欢这个点,但同样我也很讨厌这种设计的太过完美的东西。把教科书上的东西搬到电影里,是会失去很多灵魂的。人物必须要出现在画面正中央,必须要在从远到近或是从近到远。太刻意了,设计的味道太重了。韦斯安德森也喜欢搞这种设计感很重的镜头,但是他也把自己味道加到了画面中,因此看起来并不那么突兀。4.不知所云的小人物。电影也没有给每一个小人物结局,为了符合时代背景,电影加入了不少这些小人物。但是包括李莉这样的剧中有不少戏份的角色。在处理其结尾的时候,都不太能令人信服。感觉草草的就处理掉这条线。5.莫名其妙的结尾。我觉得导演想讲很多东西,但结果却是哪一样都没有讲好,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结尾很莫名其妙。如果故事的核心是陈蕙,那么在陈蕙说出“连你的气味和影子我都喜欢”的时候,电影就可以结束了。如果故事的核心是一个时代,一类人的缩影。那么陈蕙走向远方,挖掘机推倒矿区的小平房,电影也可以结束了。为何要有跟着陈蕙走的部分,这一段的镜头有什么意义吗。如果镜头跟随陈蕙的目光环视一下小镇也行,但是就是毫无意义的跟随。不知道导演想要表达什么。《诗人》这部作品有点意思,我看着津津乐道的。不过旁边其他人觉得有点看不懂。这就是不好好说话,搞的文艺气息极重的毛病。端着讲了一个底层百姓的故事,双脚就没着地,又怎么接地气。电影讲述了导演如何用一条毛线裤杀死了那个文艺青年。我觉得本片结尾,真的应该让陈蕙再穿一次毛线裤。本文版权归作者范范宽宽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