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电影学历史知识……之二!(图文版)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2 19:09:52人气:0
博物馆奇妙夜2

视频博物馆奇妙夜2状态:BD高清年代:2009

主演本·斯蒂勒艾米·亚当斯欧文·威尔逊汉克·阿扎利亚更新时间:2020-08-06 19:07:54

由于在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担任警卫有出色表现,拉瑞(本·斯蒂勒BenStiller饰)出任某家电小公司的CEO,而且还在电视上接受了著名脱口秀主持人的访谈,儿子对他仰慕,爱情如影随形,一派春风得意的样子。不过,好景不长,当他故地重游,却意外发现馆长已经因为更新展览并准备把过时的展品挪到华盛顿的史密森博物馆继续展出。这让拉瑞感到有些气愤,他觉得自己有责任重振博物馆之雄风,于…

《博物馆奇妙夜1》中出现的人物,在这篇里,不再重复啦:跟着电影补习历史知识……(已更新,图文版)史密森尼博物馆  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是世界最大的博物馆体系,它所属的十六所博物馆中保管着一亿四千多万件艺术珍品和珍贵的标本,同时,它也是一个研究中心,从事公共教育、国民服务以及艺术、科学和历史各方面的研究。  史密森尼博物馆群的博物馆都免费入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群是华盛顿DC的热门景点之一。  【拓展阅读】史密森尼博物馆官网航空航天博物馆  在这17所博物馆群中“必看”博物馆是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NationalAirandSpaceMuseum),这里有在世界历史上的飞机和航天器的大集合。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NationalAirandSpaceMuseum),又叫史密森学会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博物馆,美国最受欢迎的博物馆之一,它是无数孩子和航天迷最向往的圣地。  这个由玻璃、大理石和钢材构成的现代化建筑与其说是一个博物馆,还不如说它是一个进行航空技术、空间作战及行星科学等相关研究的科学中心。因为馆内不仅收藏了很多航空航天器材设备,包括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阿波罗11号(Apollo11)指挥舱、月球岩石标本⋯⋯更重要的是,馆内大量藏品都是不折不扣的真品,它们和各种文字图片资料一起清晰、详细、真实地记录和展示了人类探索天空和太空的历史与未来的发展方向。除了位于华盛顿特区的主展区外,航空航天博物馆在弗吉尼亚费尔法克斯县(FairfaxCounty,Virginia)还有一个分馆,史蒂文·乌德沃尔哈齐中心(StevenF.Udvar-HazyCenter),那里占地更大,藏品更多,比如拥有令人震撼的10层高的航空机库、23个展室、120架飞机和135个航天器。阿梅莉亚·埃尔哈特AmeliaEarhart(1897年7月24日—1937年7月2日失踪,1939年1月5日被宣布逝世)  著名的美国女性飞行员和女权运动者。埃尔哈特是第一位获得十字飞行荣誉勋章的女飞行员、第一位独自飞越大西洋的女飞行员。她还创了许多其它纪录,她将她的飞行经历写下后的书非常畅销。她帮助建立了一个女飞行员组织。1937年,当她尝试全球首次环球飞行时,在飞越太平洋期间神秘失踪。  【拓展阅读】《阿米莉亚:飞越大洋的女性路过人间的天使》  【拓展观赏】《艾米莉亚Amelia(2009)》卡斯特将军(GeorgeArmstrongCuster,1839—1876)  出生于俄亥俄洲的新鲁姆雷,1857年1月1日进入军事学院学习,美国陆军西点军校1861届毕业生,美国骑兵军官,美国内战时联邦军将领,战绩卓著,是美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第七骑兵团就出自其手。  南北战争期间,23岁的他就被任命为志愿军的准将。在葛底斯堡战役中,他击溃了叶伯·斯图尔特的南军的进攻。在文切斯特,他手下的500名密歇根骑兵击溃了整整一个南军骑兵旅,俘虏了720人。1874到1875年,他负责阿伯拉罕·林肯堡的防务。  卡斯特将军在南北战争期间,曾经表现出惊人的勇气,置个人的生死于不顾,以致使他迅速从中尉升至少将。他曾经身先士卒冲杀在枪林弹雨之中,却从未负伤——因而被老百姓认为是一位英雄,却不受自己部下的信任和爱戴:虽然他自己未曾受伤,但在战争中他部下官兵的伤亡人数,比同时期其他骑兵部队都要多——战士们不想去拥护一位随时都要让他们去捐躯的指挥官。  冲动,骄傲,有智慧,悲剧性,这些字眼都可以用来形容卡斯特。  他是勇猛的战士,也是深受妻子爱慕的忠实丈夫,同时是印第安人眼中的“恶魔”,也是带领士兵走向毁灭的失败领袖,卡斯特曾经吹牛说全美国的印第安人加在一起也不够对付他领导第七骑兵团,但最终他还是因他的轻敌而死。  【拓展阅读】小巨角河战役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Lincoln,1809年2月12日-1865年4月15日)  美国政治家、思想家,黑人奴隶制的废除者。第16任美国总统,其任总统期间,美国爆发内战,史称南北战争,林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他废除了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度,颁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林肯击败了南方分离势力,维护了美利坚联邦及其领土上不分人种、人人生而平等的权利。内战结束后不久,林肯遇刺身亡,是第一个遭遇刺杀的美国总统,也是首位共和党籍总统,多次被评价为最伟大的总统。最新版5美元纸币正面是亚伯拉罕·林肯的照片。  【拓展观赏】《伟谷州立大学公开课:亚伯拉罕·林肯两百周年纪念》【反派角色】伊凡雷帝  伊凡·瓦西里耶维奇(ИванIVВасильевич,1530年8月25日-1584年3月18日),又被称为伊凡大帝、恐怖的伊凡。是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  伊凡四世三岁即位,母亲暂时摄政,却苦于大贵族们的横暴。当时各集团激烈争权、倾轧和谋杀,对伊凡四世性格的形成及其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自幼即养成意志坚强和冷酷无情的性格,激动,残忍,对贵族们镇压严厉,1547年1月加冕称沙皇。  伊凡雷帝组建了一支对沙皇绝对忠诚,对臣民冷酷专横的特辖军。随后一场场屠杀开始了,以1565~1572年实行特辖制期间为高峰。屠杀的对象主要是有实力抵抗沙皇的封建王公和大贵族。在7年间大约有4000多名大贵族被杀。伊凡四世在铲除大贵族的同时,扶植了小贵族和市民的力量,而特辖制的积极作用是消除了地方领主割据的隐患,加强了中央集权。他的军队洗劫了一直有独立和共和倾向的诺夫哥罗德,估计有上万人蒙难,还有在吞并喀山汗国时对喀山人民进行了屠杀。最后,1581年伊凡四世在暴怒中失手杀死了继承人伊凡太子,他的屠杀终于在无法挽回的内疚中划上了句号。  伊凡四世在领土扩张方面很有作为,他先后吞并了喀山汗国(1552年)、阿斯特拉罕汗国(1556年)和西伯利亚汗国(1579年),还打败了克里木汗国,俄国的领土向东大幅推进,蒙古人从此不再成为威胁。他在其中一些战役中亲自上阵,勇敢作战,并提出了“连续打击敌人”、“在野战中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出发点”等策略。此外,他吞并了大诺盖汗国和巴什基尔亚,使北高加索许多民族归顺俄罗斯。他在1558年发动了立窝尼亚战争,企图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这场战争打了四分之一世纪(1558~1583年),消耗了伊凡一生大部分精力,波罗的海主要国家都卷入其中,俄国由于孤立无援,终于失败,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的夙愿直到100多年后由彼得大帝完成。  【拓展观赏】《伊凡雷帝(1944)》拿破仑·波拿巴(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  拿破仑一世,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年-1815年)。  拿破仑于1804年11月6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在位期间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查理三世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  对内他多次镇压反动势力的叛乱,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对外他率军五破英、普、奥、俄等国组成的反法联盟,打赢五十余场大型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在法国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发动了拿破仑战争,成为了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法兰西帝国殖民领主(包含各法国殖民地、荷兰殖民地、西班牙殖民地等)。在最辉煌时期,欧洲除英国外,其余各国均向拿破仑臣服或结盟。形成了庞大的拿破仑帝国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军政奇迹与短暂的辉煌成就。  【拓展阅读】《从小兵到帝王,3分钟了解拿破仑(上)》《从小兵到帝王,3分钟了解拿破仑(下)》阿尔·卡彭(1899年1月7日-1947年1月25日)  又译卡邦,美国黑帮,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因黑帮火拼被对手打伤脸部留下疤痕,之后卡彭以“疤面”的绰号行走黑道,于1925-1931年掌权黑手党。  中学未上完即辍学的卡彭发迹于芝加哥,1920年代前后,美国颁布禁酒令,芝加哥犯罪集团首脑强尼·托里奥藉此机会,以私酒、赌博和娼妓业等犯罪行为获取庞大利润,此时,卡彭已渐成托里奥犯罪时的左右手。1926年,托里奥因罪行暴露等原因离开芝加哥,卡彭随即接手托里奥留下的芝加哥黑帮组织。之后,卡彭持续带领帮派火拚并行贿政客、警界与司法界。另一方面,禁酒令继续施行,也让卡彭的势力大增。  艾尔·卡彭虽长期犯罪,但美国联邦政府却因始终找不出他犯罪的证据,而无法加以顺利逮捕。直至1931年,一个联邦税务侦探偶然发现卡彭控制的一家赌场隐瞒收入,美国政府才借用逃税罪嫌将卡彭逮捕,把卡彭和其他69名黑手党徒送上法庭。1932年,他被审判宣告有罪依逃税诈欺等罪入狱,之后辗转进入旧金山恶魔岛监狱。因为管制严格的牢狱隔离,卡彭渐失去黑道影响力。卡彭虽是黑道罪犯,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扮演“扶弱济贫”的角色,连同他智慧的犯罪部分,至今仍成为另类美国梦的象征,部分传记家甚至认为他是“1920年代芝加哥地下市长”、“美国黑道头号人物”及“史上最令人感兴趣的罪犯”。除此,他的犯罪行为也常被引用。例如美国911事件,参与策动攻击行为的塔利班组织曾声称:“和卡彭的所做所为相比,我们的行动并没有那么可怕”。另外,近现代建筑师亚历山大·戈林在提及芝加哥的败坏治安时也声称:“芝加哥仍旧活在艾尔·卡彭的时代”。  【拓展观赏】《铁面无私(1987)》【名画系列】《哭泣的女孩》罗伊·利希滕斯坦  作为美国最著名的波普艺术家之一,罗伊·利希滕斯坦对波普艺术所下的定义比任何美国波普艺术家都更贴切。他采用最平淡无奇的连环画或广告画作他的基本题材,然后用油画或丙烯颜料忠实地将它们放大,用色鲜艳,平涂加线描,有的还用仪器来放大。  这里的《哭泣的女孩》(CryingGirl)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创作出来的,其形象就来自美国日常常见的连环画。虽然女孩的表情面带忧郁,但作品基本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只是美国日常生活中一个平常的人物形象。利希滕斯坦的意图就在于“消除作品本身的意义”,这也是波普艺术的一个特点。类似的画作还有《戴发带的女孩》、《溺水女孩》等。  【拓展阅读】《人物|罗伊·利希滕斯坦美国波普艺术大师》《AmericanGothic》格兰特·伍德  这幅油画于1930年由格兰特·伍德在芝加哥艺术学院所画,规格:76.2x63.5cm。它与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野牛镍币和山姆大叔一起被称为“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  画中男人的眼睛直直地向前平视,双唇紧闭,黄瘦的脸上表情十分严肃,鼻梁上一丝不苟地架着圆圆的眼镜。他沾满泥巴的手里拿着一个叉,它既代表了在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年代,农民们勤劳耕作的精神,也象征着在19世纪男权社会中,不容置疑的男性权威和力量。从构图上来看,这个叉与人物椭圆形的脸和人物身后哥特式窗户的线条相呼应。站在他身边的女人一副典型的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装扮,从发型到服饰,甚至到表情,都让人联想起简·爱。同男人一样,女人的表情也不苟言笑,只因那个年代的女性以严谨、矜持、勤劳、克己为美德。她略微站在男人身后,眼睛看向男人,有点“唯他是听”的意味。《夜鹰》爱德华·霍普  这幅作品创作于1942年,是爱德华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彼时的美国,刚经历了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破坏力最大的一次经济萧条。屡创新高的失业率和急速下降的家庭收入,让社会陷入了集体性的精神萎靡。浮华向上的美国梦,一夜间成为水中月。经济的拮据是现实,但更让人无处躲藏的,是精神上的迷茫。  《夜鹰》中描绘的场景发生在深夜,街道拐角处一家尚未打烊的餐厅。周围的商店都已关门,空旷的街上没有人烟,画家利用锐利的线条和大块面的色彩营造了一种冷硬的基调。这种平凡的主题在爱德华的作品中非常多见:街道、咖啡馆、办公室、城市公寓……相似之处,是其中的萧索。有人说,在他笔下,即使是同一条街上的建筑,都有各自孤立的感觉。这也许与爱德华较为避世的性格有关。  爱德华·霍普(EdwardHopper;1882年7月22日-1967年5月15日)是一位美国绘画大师,以描绘寂寥的美国当代生活风景闻名。属于都会写实画风的推广者,他的门生日后几乎都成为了美国重要画家,并被评论家称为垃圾桶画派(AshcanSchool)。  【拓展阅读】《【名画赏析】爱德华▪霍普——lt;夜鹰gt;》《运输船遇难》约瑟夫·玛罗德·威廉·透纳  英国著名画家约瑟夫·玛罗德·威廉·透纳1810年创作的油画作品。该油画描绘了运输船正逢海上大风暴而遭受海难的场景。  透纳热衷于以浪漫派的手法,呈现自然界的各种力量,为了忠实呈现如狂风、洪水、暴雨等惊人且无法掌控的状况,他发展出一种漩涡型的构图手法,利用涡漩似的旋转效果,引导观者进入画面的核心,绘制出如这幅《运输船遇难》作品。他认为如此一来,观赏者将不只是在一旁观看暴风雨,而是在某种程度上还能实际体验到被卷入暴风中的感觉。  该画又名“弥诺陶洛斯海难”(TheShipwreckoftheMinotaur),于1810年完成,那时正当荷兰的弥诺陶洛斯海难成为头条新闻,由于该画的画稿在1805年已经显现,故该油画的名称是之后才更改为该海难的名称,而其实与海难没有直接关系。  【拓展阅读】《透纳:他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胜利之吻》  胜利之吻是1945年8月14日(北京时间8月15日)发生在纽约时代广场的一幕亲吻。时值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纽约民众纷纷走上街头庆祝胜利。一位水兵在时代广场的欢庆活动中亲吻了身旁的一位女护士,这一瞬间被《生活》杂志的摄影师阿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AlfredEisenstaedt)拍摄下来,成为传世的经典历史画面。  胜利日之吻的轰动也引起了一定的争议。有人认为作品有摆拍嫌疑,人物服装与当时气候不符,还有它的画面构图又是那样的精准。人们也一直在寻找着照片中的男女主人公,说法不一。【雕塑作品】《沉思者》奥古斯特·罗丹  奥古斯特·罗丹的铜雕与大理石雕塑作品。该雕像原本是群雕“地狱之门”横楣上一座主雕像,也是该群雕的代表雕像之一,后来罗丹把之单独制作出一副雕像,之后也成为了罗丹著名作品之一。  作品采用了现实主义手法来表达了人文主义精神。雕像人物俯首而坐,把右肘放在左膝上,手托着下巴和嘴唇,目光下视,表情痛苦地陷入深思、冥想之中。罗丹用此形象来象征诗人但丁,也象征罗丹自己,甚至全人类,该雕像表达了但丁对地狱中的种种罪恶以及目前眼下的人间悲剧进行思考,在对人类表示同情与爱惜的同时,内心也隐藏着苦闷以及强烈的思想矛盾。而前额与眉弓突出但双目下凹以致出现黑影、加上压弯的肋骨和紧张的肌肉、紧收的小腿肌腱以及痉挛弯曲的脚趾则体现出人物内心的极度压抑和隐藏的痛苦。  对于为何人物形象以裸体出现,概因罗丹想以米开朗基罗英雄式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智慧与诗意,他解析道:“一个人的形象和姿态必然显露出他心中的情感,形体表达内在精神。对于懂得这样看法的人,裸体是最具有丰富意义的。”相对于罗丹的其他的雕像作品,沉思者被认作主观能动性的寓喻而被广泛认知,也被世界各地广泛的运用。《十四岁的小舞者》德加  原作是有德加雕刻完成的,曾经在苏富比伦敦印象派现代作品拍卖会上取得了当年最好的成绩。以13,200,000英镑刷新了一个新的世界记录,这是一件高品质和珍稀的作品。  这一青铜作品刻画了一个年轻的芭蕾舞者,她带着一个微妙而难以捉摸的表情站立着,这个作品是德加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印象派雕塑不依据可靠的知识,只是刻画瞬间的印象。由于要刻画很短的瞬间,所以作品缺乏修饰,是一种外表貌似草率的雕塑。  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毫无疑问这尊铜雕是印象派作品中最为标志性的作品。对这个非同寻常的雕塑来说破记录的价格是对市场追求不凡作品的一个证明。  【拓展阅读】《德加(EdgarDegas)雕塑--14岁的小舞者(上集)》《德加(EdgarDegas)雕塑--14岁的小舞者(下集)》《气球狗》杰夫·昆斯  杰夫·昆斯的雕塑作品《气球狗》2013年的拍卖成交价是5840万美元,是当今在世艺术家售价最高的一件作品。《BalloonDog》规格为307.3厘米×363.2厘米×114.3厘米,有蓝色、品红色、金黄色、红色和黄色五个版本,气球狗体积宏伟壮观,颜色华丽细腻,均由大亨级藏家珍藏。有几个图还没找到出处~~请知道的朋友指点:下次有时间再找找航空馆的飞机信息补上~本文版权归作者筱妖姑娘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