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妙的喜剧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2 02:49:16人气:0
你逃我也逃

视频你逃我也逃状态年代:1942

主演梅尔·布鲁克斯安妮·班克罗夫特提姆·麦锡森查尔斯·德恩更新时间:2014-08-25 13:59:44

鲁宾斯基、库宾斯基、罗敏斯基、珀兹南斯基,波兰首都华沙一个话剧团的几个主要演员,为1938年的9月还能享受首都华沙一如既往的和平、为爱好戏剧的波兰人民演出而骄傲自豪。突然间,和平的华沙似乎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人恐惧、有人害怕、有人瞠目结舌,一切都是因为那个小胡子男人——阿道夫·希特勒出现在华沙的街头。 1938年的9月,阿道夫·希特勒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华沙街头呢?难道德国…

这部戏剧绝妙的展示了重复产生的喜剧感。这部片子的重复元素无所不在,tobeornottobe的台词,舞台下男人受伤的双手以及离场观众,安娜和空军上尉的两次约会,萨兰斯基教授和盖世太保头子的两次碰面,布朗斯基临行前的两次原谅,纳粹高官对安娜的两次引诱,两次上当……飞机上的反复出现的重复问答,以及影片高潮时对莎翁《仲夏夜之梦》的台词重现,甚至连说服盖世太保把萨沙放走和揪掉伪装的小胡子这样的细节都不放过。剧本和台词编写者们几乎就是把同样的台词抄了两遍,把同样的场景演练了两遍。但每次重复出现的时间却相互穿插,有的首尾呼应,有的紧随其后。观众似乎既能猜出电影里将要发生什么,又似乎完全猜不透剧作者的心思。除了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技巧,本片给人的感受也并非轻浮浪漫。在不断拿犹太人六芒星和同性恋粉红三角开玩笑的同时,本片表达了对纳粹的深切控诉。那个看似充满欢乐的波兰,那个主角们(犹太人、同性恋和英军飞行员)胜利逃出的波兰同样也是三周就沦陷的波兰,犹太人死掉一半的波兰,奥斯威辛的波兰。喜剧和现实的张力就能令人屏住呼吸,探测到笑声背后的冰冷黑暗的悲剧。影片高潮部分引用莎士比亚戏剧中犹太商人夏洛克法庭上的台词,在带着钢盔和刺刀的纳粹官兵的面前,在希特勒包厢后面的走廊上控诉了纳粹的罪恶。(同样这也是对这部莎翁名剧的一种别出心裁的重复,这段台词的含义是莎士比亚研究者争论不休的话题)看到布朗斯基等人在黑压压的夜空中驾驶希特勒专用飞机飞离波兰的时候,人们很难不想到留在他们身后的那些犹太人,那些送往集中营的“兔兔”将有何种命运。但是在影片的结尾,我又抛弃了前面那种黑暗的想法,因为胜利属于盟军而不是纳粹。那个病态的独裁者和他冷酷的军队消失了,犹太人们、同性恋和一切热爱自由的人们幸存了下来。我们为什么不为此而放声大笑,一切感受生活的乐趣呢?ps:本片女主角的表演光芒四射。ps2:本片男主角不仅表演光芒四射而且还是两名台词撰写者之一。-------------嗯,看了一下wikipedia和imdb网站,原来这部片子是1942年同名影片的重拍版本,很多台词都忠实复制了原作。不过原作的那位教授要严肃的多,这部片子好像增加了同性恋的内容。请把我的敬意转达一半给原作罢。怪不得imdb上这部影片只有6.4分,但是本片在没有看到原作的情况下并不止这个分数,我想douban上给这部片子4~5星评价的豆友们也是这么认为的:)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