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回忆:我曾是半个村小的孩子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1 07:23:11人气:0
马夫的孩子

视频马夫的孩子状态:HD年代:2015

主演范魏煜张良友蒋云洁更新时间:2018-11-10 20:46:28

本片为独立纪录片导演蒋能杰留守儿童三部曲的第二部,另外两部分别为《路》和《加一》,蒋能杰致力于用影像关注社会,用镜头呼吁更多人关注留守儿童,重视乡村教育。(有意观看高清版的,可联系本人微信:1714371600(QQ) 本片荣获第三届凤凰视频纪录片大奖最佳纪录长片奖、法兰克福影展一等奖。 2009年:首次走进村小,镜头记录临时学校的22个学生(其中17个为 留守儿童),同时关注村…

儿童节下午去看蒋能杰“导演”的纪录片《村小的孩子》,讨论进行到一半发现外面下雨了,透过十三层的窗看高空中的雨,像一幅水墨画。第二个提问的男生对蒋能杰说,在纪录片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其实我也是。五点多起床,打着手电走很长的路去上学,我相似的经历是在初中,为了早自习。那时候和邻居男孩一起上学,记忆深刻的太多,有两件事想说。每天都是我妈喊我起床,然后站在院落的墙角喊邻居男孩。有天妈看错时间把四点多看成五点多,着急忙慌地叫醒我,隔着院墙向邻居家喊,晚了晚了,快起来!最后才发现看错了表。某天下雨,早上五点多,我们走在上学的路上。我穿了胶鞋,邻居男孩穿着普通的鞋,为了不弄湿鞋子,我们想了个办法,我先用胶鞋把积水深无法下脚的地方的水“运走”。其实,我很不愿意,因为我的胶鞋是漏的,有一个地方有个细缝,但我还是开始运水了,因为我不好意思告诉别人我的鞋是漏的。记忆里的胶鞋都是漏的,补过以后,另外的地方也会漏。纪录片里孩子们说穿胶鞋磨得脚趾头疼,我知道那种感觉,还知道当脚从漏水的胶鞋拿出来的那种味道。高中读到萧红的一篇散文,说把湿鞋垫放在暖气上烤,我通感地闻到了那种味道。记得初中我开始在作文里回忆童年,那是我在仅有的学校发的小学生报上看到主题。如今看来,那时的我是多么的孩子,所有的回忆不过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吧。比着纪录片里的孩子,我很幸运,上小学是在邻村的希望小学,不算远。那时候每个班级标准的45个人,有一个校长,一个主任,许多令人仰望的老师。三年级我和校长的小儿子同桌,名字是看图写文里最常用的:小华。二年级讲古诗,静夜思,现在想真变态,除了背诗,还要记住什么古诗的含义和诗人的意思,具体记不清了,那时候老师偶尔安排我们上早自习,那天她说谁觉得自己会背了就可以回家吃早饭,我没敢回,好像后来,爸用一块屉布包着一个馒头送到教室了。对,直到如今我没亲自用过专门送饭的饭盒。其实,纪录片是讲留守儿童的,提问的男生说自己是中国第一代留守儿童,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第一代,我也只能说自己是半个这种儿童,至少妈一直在家,有几年爸也留在家里,种瓜卖瓜或者在县里干活。爸在家的那两年,从地里把瓜摘回来以后要洗干净,那是每天傍晚要干的活,我跟弟弟会偷拿一两个样子好的放在书包里藏着,不然只能吃剩下的歪瓜。而在县里干活的时候,爸有次带回来半袋子瓜子和花生,有一次是一袋子斯美特干脆面。大学有次写小说,我把干脆面写进去了,老师说一看这就是真实经历的。是,我记得很清楚,干脆面是过期的,吃起来味道与正常的不一样,可是我们吃着那么珍贵,不舍得给别人一袋。对,那时候,直到,初三有次生病输液,医生说那谁谁的爸妈每周给他炖鱼汤,你也做点有营养的,特别是生病的时候。我妈问我,你吃方便面吗,我去买。那时候不知道什么教育资源,不知道义务教育,不知道什么明确的概念,就是去上学。五年级,忘了是为什么,在二楼的教室玻璃全坏了,那天下雪,我们打着伞上课,如果定格在那一刻,雪花飘飘,孩子,教室,黑板,慈祥的语文老师,五颜六色的伞,挺美的构图吧。那时候那些老师是不是也像纪录片里的老师一样,争取着编制,争取很多年未果呢?我记得,四年级语文老师教社会那门课,说到陈独秀,她说这个人一开始是很好的,后来变坏了。另一个老师代课时问我们上学是为了什么,别人答了许多都被老师骂了,我说是为了上大学,老师说这就对了呀。老师们就是这么简单的灌输思想,而那时在我的眼里,上学就是为了上大学,许多年后我没想到自己会去东北上大学。小学一年级班级集体合照,老师说回家换一件新衣服,我没有,我妈借了我堂姐的一件,还说老师要是问你两怎么一样,就说一起买的。那些年,极力掩盖穷酸气。那时,我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玩意,只在意为什么别人穿上的确良的衬衫,我还穿着一件毛衣,并且袖口还开了线。纪录片里孩子们没有玩具和图书,我也没有。我的童年没有玩具,初三毕业我在留言册上说想要一个泰迪熊,高中毕业我也说过,大学毕业甚至在一个纪念册里也那么写过。没有图书,那时候听说一个词语叫连环画,自作聪明的我认为学校发的一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书,每页都有插图就是连环画,珍藏了很久。我喜欢看电视,电视或许是玩具和图书最好的替代品吧,能看很久,妈从来不是说怕我伤眼睛,我至今也不近视,而斥责我,而总是说你知道电费多贵吗!而动画片,记忆最深的是《蓝猫淘气三千问》,记得猫大哥的配音叫葛平,一集可以学到一个知识,还可以看一个外星人的故事,后来又可以看恐龙的故事,那段时间的恐龙故事我会记在日记里,哪只又死了,恐龙要灭亡了吗,还为一只为了救猫大哥的恐龙哭。搜集的还有蓝猫淘气的卡片,贴在文具盒上,好像现在抽屉里还有几张吧。夏末秋初家乡会阴雨绵绵,夏季的蔬菜已经没有了,收好的大豆在院子堆着,会有发芽的豆子,那是下面条的菜,纯天然。每天中午飞奔回家吃饭,那样的雨天吃两碗热腾腾的面条,很满足。我偏题了,嗯,这是看完纪录片的想起的一些往事,其实想起很多,打字挺费劲的,留在记忆里吧。最后,大学和一个留守孩子结成对子写信交流,后来就断了,我想孩子会觉得我是骗子吧,很对不起,那是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学校会把他们请到学校的活动发言,演讲稿是寝室室友写的。我是90后,至少在我的生活环境下,没有什么留守儿童的标签,也没想过那么多。我想对于村小的孩子和结对子的孩子来说,不打扰或许是最好的关怀,至少他们不需要锣鼓喧天的爱。六一快乐!写于儿童节晚上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