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无名之辈gt;为什么不够好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0 20:40:25人气:0
无名之辈

视频无名之辈状态:正片年代:2018

主演陈建斌任素汐潘斌龙章宇更新时间:2023-12-29 13:24:30

来自乡村的笨贼眼镜(章宇饰)和大头(潘斌龙饰)抢了一家手机店,慌乱之中逃进坐着轮椅的单身女子嘉旗(任素汐饰)的家中。嘉旗早已失去活着的欲望,她强横地要求俩笨贼杀死自己。另一边,某楼盘老板资金链断裂跑路,留下保安马先勇(陈建斌饰)与讨债者周旋。马曾经是立功无数的协警,可就在转正的关头因为一场车祸毁了原本看似美好的一切。不久前他挖到一把喷子,原本打算交给当初的警…

lt;无名之辈gt;虽然未必当得起目前豆瓣8.4的评分,但仍然是一部质量不错的电影.它最优秀的地方在于三个技术领域:演员演技,市井气渲染,戏剧冲突设计.然而除了这些技术优势之外,lt;无名之辈gt;的剧本缺陷比较明显,人设也经不起深入推敲.论其原因,我认为导演编剧为了写出一处黑色喜剧,找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矛盾,但他们却无法把握这种矛盾,无法诠释出这种矛盾背后的时代精神.以至于剧情到后期变得拖沓涣散,多有虎头蛇尾之感.然而lt;无名之辈gt;目前的豆瓣评分如此之高,甚至超过了宁浩的lt;无人区gt;,lt;疯狂的石头gt;,lt;疯狂的赛车gt;.我个人理解,这些溢美的分数是献给任素汐,章宇,潘斌龙三人异常精彩演技的.这其实是一件大好事.我们已经见过许多好电影被所谓quot;流量明星quot;给毁了,最有代表性的是被杨幂一人毁掉的lt;绣春刀2gt;,和被吴亦凡毁掉的lt;西游伏妖篇gt;.观众冲着演员演技额外给高分,可谓拨乱反正,不得不过头.只可惜目前lt;无名之辈gt;叫好虽多,仍然不够卖座,也没形成lt;泰囧gt;,lt;药神gt;,lt;红海gt;,lt;战狼2gt;那样的话题性.我理解还是电影自身筑基不牢,后劲不足.考虑到以任素汐为代表,主要演员的精湛演技肯定已经有许多优秀赏析献上赞美,我也没有锦上添花的才能,干脆不多谈了.这篇文章只谈电影的不足之处,也算是一份心意.电影名叫lt;无名之辈gt;,而英文名叫lt;acoolfishgt;(酷酷的菜鸟?)其实这不像它的真名.quot;无名之辈quot;这个文言词在中文语境里是陌生的(往往是侠客谦称),只有还原到西方社会中才知道什么意思.英文中有quot;nobodyquot;和quot;somebodyquot;的对比,说一个人是quot;somebodyquot;,好比说他quot;算个人物quot;,quot;大人物quot;;中国年轻人如果梦想一朝quot;出人头地quot;,那么西方年轻人就希望未来能成为quot;somebodyquot;.quot;somequot;其实是某种成就的谦指.成为quot;somebodyquot;意味着能够quot;dosomethingquot;(有所作为),并且做的事情能够quot;meansomethingquot;(意义非凡).而nobody则代表了失意成年人心中的隐痛,长大了发现自己并不能成为quot;somebodyquot;,混得quot;庸庸碌碌quot;,quot;籍籍无名quot;,只quot;泯然众人矣quot;.但从这个角度来看,quot;nobodyquot;可以翻译成平凡,凡人.然而,如果一个人曾怀揣着quot;somebodyquot;的梦想,最终却沦为了quot;nobodyquot;,那么在一事无成的基础上还多了一种含义,quot;loserquot;,失败者.这可是弱肉强食的西方社会里最看不起的一种存在了.看过lt;阳光小美女gt;,lt;gattacagt;这类电影,就知道西方文化中,有何等恐惧自己成为loser,就有多么歧视周围的loser.这种loser的典型形象,在发达国家往往是quot;闲人quot;,比如无法工作的酗酒者(lt;毒液gt;中给落魄艾迪的形象),或者日本在租赁房里遍地垃圾中沉迷动漫的啃老肥宅;在中国则是盲流,叫花子,往往是在社会最边缘处挣扎着生存着.lt;无名之辈gt;之所以叫无名之辈,因为主创团队挑选了一个西方市民社会中常见的主题,精神内核是quot;nobodyquot;,讲的就是现代城市里一群失败者(losers)的故事.这些失败者包括:-马先勇:没文化考不起协警,酒驾害死妻子,妹妹残疾,钱都付了首付,又被女儿厌恶,自己在工地上做保安的马先勇.-马嘉祺:因哥哥酒驾而残废-眼镜和大头:想要进城做劫匪出人头地的两个笨贼-高明:一边移情别恋,一边行将破产的开发商-高翔与马依依:都因为父亲是loser,在学校也各种抬不起头-肇红霞:进城务工成为熟练quot;技师quot;电影围绕着这些loser做多线叙事,结构有些盖里奇风格,放在国内来说,有点像宁浩的lt;疯狂的石头gt;和lt;疯狂的赛车gt;.多线叙事电影通常必须做到两点.第一是主要角色要有共通性,要么参与共同的事情,要么有共同的特点.否则转场跳跃太大,不仅观众觉得不连贯,也会破坏故事的凝聚力.第二点,多线故事最终将收束,因为一个共同的事件汇聚到一起.这往往是为了把各条线索的冲突碰撞到一起,从而迸发出能量,用于阐释主题.lt;无名之辈gt;的主创确实在设计上考虑了这两点.主要loser黑色幽默的行为背后,其实有着相同的动机,那就是quot;尊严quot;:-马先勇:想破案,当上协警,被所有人看得起.-马嘉祺:因为残废,失去了尊严想寻死-眼镜和大头:想靠打劫来赢得尊严(办大事),因为鬼畜受辱而嚎啕大哭-高明:为了尊严,不惜回到黑社会债主给他办的追悼会现场-高翔:为了保卫父亲的尊严,偷枪打黑社会头子.-马依依:被动角色-肇红霞:被动角色多线叙事最终汇聚到黑社会头子给高明办的那场追悼会上.这种设计的确有盖里奇或说宁浩的风格.但诚实地从观影体验上来讲,剧情到最后已经quot;崩quot;了.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先说浅一点,可以说电影里缺乏对quot;反派quot;的塑造,导致剧情最后抓不成一团.凝聚所有故事线的黑社会,缺乏塑造,看不出是什么大奸大恶之徒.黑社会大佬被抓鸟,波仔各种被欺负,诬陷,两人扮演的都是搞笑役.坏的一面没有文本,只有设定.所以quot;肇红霞quot;为大头诬陷波仔一节,虽为了反转而设计,却令人觉得颇不耿直.经得起考验的盖里奇风格,一定有令观众深恶痛绝的大反派,而且花了大量笔墨来刻画.对比国内电影,lt;疯狂的石头gt;最后是笨贼,黑心商人和quot;高手quot;之间的火并;lt;疯狂的赛车gt;与之类似.另一部同是重庆题材,口碑较好的lt;火锅英雄gt;,结尾也变成黑社会和劫匪的火并.这种quot;冥冥中自有天意quot;的巧合叙事,结合观众心中quot;善恶终有报quot;的价值观,形成了极佳的体验.而lt;无名之辈gt;里的结尾大场面就比较糟糕了.令人印象最深的马嘉祺,脱离了主线.大头的对手,与其说是波仔,不如说是警察.肇红霞的妓女从良本就经不起细想,眼镜来一句白头偕老,更让人觉得突兀.高明高翔半途下线.马先勇先挨高翔一枪,已经贡献了一生一次的瞬移.最后和眼镜再次对上,颇显冗余,又在高潮之后,观众情绪落下大半,难以代入.更不用说一直掉线的马依依突然送上生物课本,几个特写让观众莫名其妙.一部盖里奇风格的电影,在压轴的场面崩了,其实等于全盘皆崩.从这个角度看lt;无名之辈gt;的创意失败了.然而lt;无名之辈gt;口碑仍然上佳,其实都是靠第一流的技术要素.首先有任素汐,眼镜和大头出类拔萃的演技,加上创作团队刻画得非常丰满的市井气息(超过了lt;火锅英雄gt;),以及精心设计的戏剧场面(摩托上树,b站鬼畜,残疾人排照等等),给观众贡献了非常愉悦的文本体验.再加上烂片横行,流量明星毁片不倦,让观众不那么在意剧情上的硬伤了.那么,为什么lt;无名之辈gt;的多线叙事虎头蛇尾,最后崩盘呢?我认为有两个本质的原因:第一是给演员凑戏太多,不惜伤害结构.第二则更本质,主创们自己也把握不了真正的主题.凑戏这点很好理解.想想王砚辉(高明)的角色,爱上小三的剧情其实对推动主线逻辑可有可无,也没有前因后果,凭空就设计了很激烈的冲突.王砚辉凭着他一贯超群的演技,硬是把一个中年男人各种大喊quot;爱上你quot;的场景变得没多少违和感,可谓用心良苦.但这段剧情对哪个角色产生了什么转变呢?他即便不回去挨打,高翔也会开枪,大头也会找肇红霞.若不是王砚辉来演,这段剧情只是一场尬戏.更不用说九孔的角色设计了.想让九孔来耍贱搞笑倒是没选错人.但为他设计的剧情都会崩人设.九孔和肇红霞的床戏,不仅让肇红霞风尘气更重,还显得驾轻就熟,见钱眼开,乐在其中.对比和大头牵手的妓女为屌丝从良戏,反而更加说不通了.九孔和陈建斌的交集又把马先勇毁的差不多,为了买房贱卖妹妹给个贱人,确认不是个人渣吗?这些剧情漏洞都不敢细想.所以给角色凑戏的做法实在不可取.lt;一出好戏gt;里孙红雷的戏份删到光,不图流量,这才是负责任的做法.我重点想谈的是最本质的一点,主创们虽然选了一个quot;为尊严挣扎的loser们quot;这样一个博眼球的命题,却无法驾驭其中的时代精神,自然无法把戏剧冲突凝聚到一个主题上.先说马先勇.陈建斌演的这个角色其实有很好的对标,那就是lt;寻枪gt;里的姜文.然而lt;寻枪gt;里有一个极其鲜明的精神内核,那就是姜文饰演主角的强烈的耻辱心和责任感.最后挡枪一幕,在不惜姓名地牺牲之后,心里却是解脱,因为姜文知道不会因为自己的过失导致伤害任何无辜的人了.角色的刻画升华到一个很高的利他境界.马先勇在剧情上的设计本可以参考责任心这个逻辑.他是一个正义感和责任心爆棚的人,只是因为没文化被社会排斥,所以志气不得伸张,却仍然义无反顾.但导演编剧赋予马先勇这个角色的动力,却始终是出人头地的个人欲望与刚愎自用的鲁莽相结合.而且这种结合还造成了伤害亲人的悲剧,马先勇因自己的刚愎自用害死了妻子,让妹妹残废.他最合理的内驱力应该是quot;内疚quot;,他能得到的救赎应该是一腔热血不惜为人牺牲.而实际的剧情是,马先勇仍然是个只想着做大事证明自己,刚愎自用的莽夫.他对办案没有多少实质促进,反而在梦巴黎被抓却缄默不语,或是绑架了波仔,都隐瞒了对办案有利的关键信息.最后瞬移挡枪,与其说是为女儿牺牲,不如说是塞钢板抖机灵,为博得警察一句可以做协警而策划的诡计.而最后与眼镜陷入对决,更像是过分自信导致的咎由自取,还葬送了眼镜自我救赎的机会.细细分析,这个角色的悲剧性格毫无成长.如果一个角色导致他悲剧的性格没有成长,那这部电影理应是讲述这种带来悲剧的性格.于是另一个比较好的对标对象,则是lt;暴雪将至gt;.段奕宏在lt;暴雪将至gt;中的角色性格和马先勇高度相似,同样偏执鲁莽,一心想出人头地证明自己,忽略了身边一切人,最后酿成种种悲剧.命运的悲剧直指性格的原罪,给剧外的观众以自省的空间.按这种逻辑,马先勇最后得到的名利和亲人态度的转变,都是支离破碎,经不起推敲的.再说任素汐扮演的马嘉祺.她最大的悲剧是,性格中拥有强烈的自尊,而命运却剥夺了她的尊严.她想用自杀来保护自己的尊严.这种刚烈气质在任素汐的精湛表演下,诠释得非常好,是角色最大的闪光点.尤其是对马先勇那段对话,异常精彩,可以看到她原谅了自己的哥哥,也进一步的证明,马嘉祺这个角色并非因为憎恨世人不得解脱而寻死,更强强调了她只是想保护自己的尊严.这个剧情设计得很好.然而马嘉祺最后因为眼镜流露的爱意,而放弃自杀,找回了生的希望这点,其实也把角色给写下乘了.马嘉祺其实不是因为残废本身失去了尊严,而是因为残废,导致她没有能力改变任何事,因为这种无能而失去尊严.如果这个角色要得到救赎,最好的结果是变得quot;有能quot;,而在整个故事中唯一变得quot;有能quot;的机会,就是马嘉祺的存在能最终感化quot;眼镜quot;,让他没有一错到底.这样马嘉祺虽然身体仍然是quot;残废quot;的,但心灵的力量可以给这个角色quot;生quot;的意义.要对标的话,lt;功夫gt;里卖棒棒糖的哑女就很合适.然而马嘉祺仅仅因为终于有了个喜欢(也就一份缘分)她,给她带来感动的人(而且是loser)存在,就找到了活的意义,难道说她一直寻死只是因为没个人样的真心关心她吗?刚烈的形象一下子和quot;怨妇quot;重叠在一起了.马嘉祺仍然是一个无用的废人,而且还因为有个loser真心喜欢她,从而放弃自尊接受了这个废人的命运.这么看起来,马嘉祺是堕落了,而不是救赎了.我对编剧的设计是很不满的.大头和肇红霞的故事细细讲起来,就更加烂糟.一个糊弄鬼的真情屌丝 妓女从良戏.只是潘斌龙先抑后扬,把这个角色塑造的如此丰满,让观众不知觉代入了角色.不然这个故事在网上得被骂死.这个故事的破绽不在于大头,而在于肇红霞.要写好妓女从良的故事,需要至少三个内驱力,第一是为什么做妓女,第二是为什么不想做妓女,第三是为了从良付出怎样的代价.那么对标的角色最典型的是lt;喜剧之王gt;里的柳飘飘了.有了源自角色自身的内驱力之后,才让嫁一个loser这个事,变得合情合理.问题是,肇红霞进城务工,为什么一定要做妓女呢?这里面若无一个合理的交待,只能从当事人爱慕虚荣赚快钱上找理由了.lt;无名之辈gt;可以在波仔身上给肇红霞做文章,也可以俗套一些在肇红霞的家庭悲剧中做文章.然而电影为主演们凑戏太多,根本没有篇幅着力于此.更糟糕的是,肇红霞和九孔那段床戏把笑点集中于quot;嫖娼quot;这个行为本身,反而让这位quot;霞妹quot;出尔反尔的风尘气爆棚.当代妓女为屌丝从良,好比古代小说妓女为穷酸书生从良一样,确定不是一种劣质的洗脑,对我们屌丝的智商侮辱吗?最后说说贯穿全剧,着墨最多的角色quot;眼镜quot;.这个角色的设计点在于反差萌,自诩为悍匪,其实内心善良干不了什么坏事,属于被社会抛弃的边缘人,因为自尊过强,反而误入歧途.这种角色在以小市民为主角的都市电影里再常见不过.就算你长得像刘德华,周润发,古天乐,周星驰一样帅,都可以设计出类似能引发共鸣的好故事.更何况章宇还长得更凡俗,染个发就像极了乡镇大街上可见的叼黄毛,塑造这种误入歧途的小市民没有违和感.quot;眼镜quot;是lt;无名之辈gt;里各种荒诞情节的根源之一.他误入歧途的悲剧,来源于强烈的自尊,和卑微的社会身份两者的强烈碰撞.最擅长设计和塑造这类角色的毫无疑问是周星驰.但周能够把握住这种角色最关键的内驱力,quot;自强quot;和quot;善良quot;.但lt;无名之辈gt;的主创们却把两者都丢了.想想看周星驰在lt;功夫gt;里塑造的角色,从小因为孱弱被坏人欺负,为了不被欺负自己也要做坏人,把打人杀人放在嘴巴上,行为荒诞无稽引人发笑.这一部分,和quot;眼镜quot;在马嘉祺家里的演出是有一致性的.quot;眼镜quot;自诩为要做大事的悍匪,却只敢抢个银行旁边的手机店,把自己搞的各种狼狈不堪,还对一个残废的女人无可奈何,恰恰是内心quot;善良quot;的一面让他做不出真正悍匪该做的坏事.一切荒诞发笑的逻辑背后,就是悍匪这条quot;歧途quot;和内心quot;善良quot;碰撞产生的矛盾.quot;眼镜quot;最关键的转折点,在于他暴露出自己loser的一面后,和马嘉祺内心中的孤独痛苦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不忍心给马嘉祺开煤气自杀,却也没有一走了之,还想承担起马嘉祺的未来.这是一个设计得很好的quot;救赎quot;,非常适合眼镜这个角色.然而在电影末尾,眼镜陷入与马先勇的对峙中,最终因为礼花响声,他还是开枪了.这一枪把quot;眼镜quot;的救赎彻底崩飞.他本来只是个没做过什么坏事的憨批,但在逃亡还是被捕的对峙中,他情急之下开枪了.会开这一枪,打伤无辜的人,作为一个角色,他就没有资格去控诉命运的不公,而是他内心中本来就有为自保伤害无辜的这一面,一切无法怨天尤人.对比周星驰在lt;功夫gt;里塑造的角色.因为被坏人欺负而嘴巴上说要做一个坏人,但实际上从没有伤害过任何人,而到了被火云邪神威胁的关头,他却仗义出手,用最关键的抉择证明了角色quot;善良quot;的一面;尤其是被火云邪神打爆头了,还伸手拿个小木头敲他头那段,更是把角色自尊的一面,从quot;不自量力quot;升华为quot;自强不息,宁死不屈quot;.刻画得太精彩.而quot;眼镜quot;在本该得到救赎之后,却因窘迫开枪伤人,束手就擒.再让我们来琢磨这个人设,稍微一想,就更糟糕了.世上那么多平凡的人进城务工,踏踏实实兢兢业业.而你眼镜并没有什么像样的屈辱,没有什么糟糕的经历,偏偏要选择抢劫出道呢?只能说这个人本来就恬不知耻,游手好闲,所以咎由自取.综上所述,其实到了lt;无名之辈gt;的末尾,每一个角色的命运都没有本质改变,都没有得到真正救赎.最后的和平结局其实是千疮百孔的.但我仍然觉得,主创们未必仅仅因为能力不足,导致剧情到最后崩坏.因为每个角色都没有救赎的话,那lt;无名之辈gt;本可以拥有一个更高立意的结局:彻底黑暗的悲剧.一切遭受不公的角色,虽然拼命努力赢得了转机,但仍然逃不过命运的泥沼,最后沉沦下去.马嘉祺可以最后仍然深陷绝望,自杀不得;肇红霞幻想破灭,回去做妓女;眼镜和大头入狱,前途无望;而马先勇,干脆死了,而且算是自找的.当结局如此黑暗的时候,电影的主题反而有机会往更高的方向升华.当一个loser的一切正向努力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难道还能用鸡汤那套怪他不够努力?那真正的问题,一定在于残酷的社会秩序本身.lt;钢的琴gt;就有与之相近的颜色.在大下岗时代一大群灰头土脸的loser,经历了各种不如意,却用他们卓越的工业技能真的做出了一架quot;钢的琴quot;.当女儿真的把钢的琴敲响那一刻,你不仅和主角们一样的想到,做出了这架琴,又有什么卵用呢?这时才能看明白,与其说底层loser的奋斗是为了改变命运,不如说,是为了在改变命运的过程中找回奋斗的动力和人的自尊.而真正的不公,真正的黑暗,在于这个践行丛林法则,残酷无情的时代.我认为lt;无名之辈gt;的导演编剧们,其实隐隐中是有这一层立意的.在别的角色身上体现不到,但对quot;眼镜quot;这个角色是有这层立意的.所以眼镜才会在最后一幕,因为这个城市的庆典礼花的惊吓,而开枪葬送了自己的救赎机会.城市的庆典,和个人命运的悲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电影中所有的loser本质上都是因为脱离时代,被这座城市漠视,遗弃的一群边缘人.他们没有正经的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无法融入现代城市的秩序,一个个走向歧途,深陷泥潭.最后城市用它固有的秩序,把这些格格不入的弃儿们踏在脚底,还用美丽的礼花,进一步的嘲弄这些loser无用的挣扎.这一层立意即便拍出来,估计也不可能过审吧.文章就到此写完了.为一部倍受好评的电影,写一个全篇挑刺的影评,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是我为任素汐,章宇,潘斌龙三位演员精湛演出送去的一份敬意.他们的表演让我也获得了不少感动.希望真正演技好的演员终能赢得这个舞台,为我们留下能够铭刻时代精神的佳作.本文版权归作者白头豕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