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玩具总动员4状态:正片年代:2019
主演:汤姆·汉克斯蒂姆·艾伦安妮·波茨托尼·海尔更新时间:2023-12-27 17:42:13
《玩具总动员4》讲述:胡迪总是对自己身处这个世界的使命感到自信满满,他的首要任务永远都是要先照顾好自己的“孩子”——不管是老主人安迪还是新主人邦妮,但是当邦妮把她自制的、不情愿当玩具的Forky放进来后,胡迪将和他的新老朋友一起踏上一场公路冒险之旅,也让他明白作为一个玩具他所面对的“世界”会有多大。 胡迪、巴斯光年、翠丝、蛋头先生、蛋头太太、弹簧狗、猪排博士、抱抱…
原载于“豆瓣阅读”微信公众号,欢迎关注,撒花~《玩具总动员4》是皮克斯写给中年人的重启之书。人到中年的
胡迪已经不再被孩子需要,他很孤独,也很迷茫,却又必须表现出自己是个坚强的牛仔与成熟的英雄。所幸,在远行的征程中,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孤独,作为处境每个孩子都会得到很多爱,这些爱来自他们的一屋子玩具。在《玩具总动员》的设定中,玩具相对于孩子,处于绝对的从属,他们的使命与心愿,就是为孩子带去欢笑,如果能成为孩子的「最爱」,那就太好了。胡迪是一个玩具牛仔。作为玩具,他功能强大;作为朋友,他聪明风趣;作为大哥,他忠实可靠。他当然很爱他经历过的孩子们。他的主人,小男孩安迪,曾经走到哪里都要带着胡迪。可突然有一天,他再也没有碰过胡迪、以及他的一箱子玩具。他的另一个主人,小女孩邦妮,曾经也抱着胡迪玩过家家的游戏。可突然有一天,她甚至没意识到胡迪走丢了。就这样,《玩具总动员》色彩斑斓的画面下,除了埋藏着各类恐怖片、B级片梗(闪灵、异形、鸡皮疙瘩系列),还有无穷无尽的怅惘——爱与不爱、受宠与抛弃,不断地提醒着观众:快乐是短暂的,感情是渐淡的,离别是迟早的,孤独是注定的。观众们为它流下的眼泪,又有多少是因勾起了那些伤心的回忆?《玩具总动员4》中的仿B级片桥段能怎么办呢?就连孩子本身也是孤独的。无论安迪还是邦妮,都是以「戏剧表演」的方式玩玩具的,他们为玩具赋予各式各样的身份,(「邪恶的猪排博士」),在脑海中建立一个自得其乐的幻想王国,营造出一种自己朋友很多的感觉——这是因为,玩具数量与种类的大爆发,背后是中产阶级的少子化——不再有兄弟姐妹和充足的户外活动,除了玩具孩子们没有什么真正的陪伴。可是,每个孩子都喜新厌旧,每个孩子都有很多玩具,每个孩子都迟早会接触到广阔的大千世界。但每个玩具的世界里却都只有一个孩子。生而为玩具,对不起。安迪在胡迪的靴子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孤独,作为挣扎《玩具总动员》的每一部,都讲述了男一号牛仔胡迪的一段成长。四部作品分别阐述了他的四个不同「玩(具)生」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孤独,「成长」帮他摆脱了当前的孤独,可是到下一个阶段,他还是会遇到新的孤独。孩子阶段的胡迪,孤独是「缺乏关注」。第一部中,胡迪因新款电动玩具巴斯光年的到来,而担心失去小主人安迪的爱,于是不断在主人和巴斯光年之间搞着破坏。到了第二部,胡迪摆脱了幼稚的占有欲,但是又难免被虚荣心俘获,当他在阴差阳错间被收藏家送入玩具博物馆、享受观众的惊叹时,他一度再也不愿意回到平凡的家中——此时的他,尚不是一个能对外输出能量的真男人。《玩具总动员2》青年阶段的胡迪,孤独是「离开朋友」。第三部中,胡迪终于成熟了。虽然成熟了,但生活太难熬了:安迪马上要进入大学,已经很多年没有摸过任何玩具,可玩具的天性,又让他们感到自己必须通过「被玩」来达成「物尽其用」,实现「玩生」价值。玩具们纷纷陷入了歇斯底里的焦虑:对以爱为生的他们来说,世上最大的挫败,是不被爱。《玩具总动员3》中,安迪长大了此时的胡迪却坚定着「好兄弟」心态。当所有玩具都想放弃不爱玩具的安迪时,只有胡迪还在坚持:「我们必须要为安迪『bethere』,出现在他需要我们的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这是我们的使命。」可胡迪也不得不承认,放在阁楼上落灰,对「玩具」来说,不是一个好的归宿。但总有更小的孩子是需要玩具的。深思熟虑之后,胡迪主动放弃了和安迪一起上大学的机会,带走了所有的玩具伙伴,转投还在上幼儿园的邦妮。这也是一种人生选择的建议:绝不必抓住已经逝去的缘分不放,在合适的时候,淡然而从容地离开吧。到了正在热映中的《玩具总动员》第四部,胡迪的胸怀更加宽广。他乐邦妮所乐,忧邦妮所忧,他毫不计较邦妮早就把自己忘了,当他发现邦妮亲手打造的手工作品「
叉叉」能帮她缓解上幼儿园的忧伤时,偷偷地帮她寻找失踪的「叉叉」。俨然是把自己当作邦妮的老父亲了。成为「老父亲」,也就意味着胡迪要面对中年阶段的孤独:事业崩塌。他总是希望为了孩子「bethere」,但邦妮这个孩子即使还没有到上小学的年龄,也不再需要他了。按照胡迪一直以来的思想观念,他的存在意义已经抹杀了,成了一个「没用的玩具」——胡迪应该像《玩具总动员》系列中的几位「反派」一样,为主人的变心嚎啕大哭、愤世嫉俗吗?孤独,作为解脱可以看到,胡迪面临的是极其典型的中年危机,映照到现实生活中,也能找到大量范本——曾经辉煌的中产、白领、经理人乃至高管,走到产业转型的路口,不得不面临中年失业:自己习惯的老一套,在新时代未必行得通,强行留在以前的位置上,思想确实有点跟不上。他们曾经认为人生轨迹会一直向上,可突然间,旧世界崩溃了,新世界里,他们不知道如何发出最微弱的光。这种落差自然是极度痛苦的。《玩具总动员4》是皮克斯写给中年人的重启之书。在这个瞬息万变、高度竞争的世界里,他们远远比孩子更需要心灵抚慰和安全感。但中年人的背后没有热烈关切着他们的玩具,他们自己就是那个玩具,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害怕着被抛弃,却又必须表现出自己是个坚强的牛仔与成熟的英雄,不可以在上小学的第一天嚎啕大哭。所以中年人,才是最想逃避的群体。丰富多彩的游乐场胡迪完全可以以爱为名,继续留在邦妮身边做个沉默的守望者,逐渐沦为一个讨人厌的老头子:过时的经验、过时的想法、不甘于被边缘化,乃至喋喋不休、说教不止……还好他是主角,主角没有逃避的权利。转折点在于胡迪在第二部中的倾慕对象——
牧羊女「宝贝」,这个角色在第四部中又一次闪亮登场。宝贝便是一个惨遭变卖的玩具,但她野性十足又独立刚烈,从不哭诉自己命运的悲惨和主人的变心,反而因来自大千世界的挑战兴奋不已。她在巡回游乐场里不断结识新的朋友(就此造就了第四部中妙趣横生的配角团):没有主人,也生活得充实而幸福。牧羊女“宝贝”浪迹天涯的玩具们似乎是在说:中年人,哪怕没有单位、没有编制、没有旱涝保收,也不意味着人生的大失败。你永远不知道外面有多少你未曾接触过的大精彩。牧羊女给了胡迪很多启发。他也开始思考:生而为玩具,是否一定要有主人?答案是不一定。于是胡迪做出了惊人决策——寻找自由、离开邦妮,到广阔的大千世界去看一看——堪比中年人的「勇敢离开体制」。当牧羊女带着胡迪爬上对玩具来说无比宏大的游乐场塔尖,胡迪发现自己的耳畔萦绕着许许多多孩子们的欢笑:更多的孩子,更多的玩具,更多的快乐。胡迪继续思考:玩具是否一定要通过获得主人的爱,来体现自身价值?答案依旧是不一定。于是胡迪继续做出惊人决策——发挥自己的特长与经验,混迹游乐场,帮其他玩具寻找家,就此开启了新的事业——堪比中年人的「勇敢创业,从头再来」。登上大篷车浪迹天涯的胡迪,试图在人生的下坡路上开启新华丽:不断涌入的新视界,不断收获的新伙伴……在胡迪和宝贝的路途上,「远行」不再是专属于年轻人的命题,中年人也要远行。与其逃避,不如远行。远行,坚定远行,永不畏惧地远行。再见了,大伙儿多年以后,胡迪和宝贝可能会遍游北美的所有游乐场,内心就像攀登过世间所有高峰的人类一样丰富而沧桑。邦妮小学快毕业了,擅长写作和讲故事。胡迪总是会在深夜想起安迪,而结婚生子的安迪,在儿子诞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一个复刻版的胡迪,再一次在靴子底部写下「Andy」。胡迪真的很爱安迪,可安迪的人生,他确实没有能力跟上了。谁让这个世界是这样运行的呢?快乐是短暂的,感情是渐淡的,离别是迟早的,孤独是注定的,但我对你的爱,是不会改变的。给我一个拥抱吧,兄弟,我在自己的轨道上很幸福,不知你怎么样了?本文版权归作者柴斯卡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