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杀手1956状态:年代:1956
主演:斯特林·海登柯琳·格蕾文斯·爱德华兹杰伊·C·弗利朋更新时间:2014-11-14 17:29:03
在监狱服刑的5年期间,乔尼·科雷(SterlingHayden饰)想出一条绝妙的抢劫计划。出狱后,他集结一帮非法之徒,共同策划抢劫赛马场的两百万美元巨资,并且做到“无一人伤亡”。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乔尼天衣无缝的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却被同伙乔治(ElishaCookJr.饰)的老婆谢莉(MarieWindsor饰)打乱。她得知丈夫的计划后,联合情夫沃尔(VinceEdwards饰)向巨款伸出贪婪…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探讨《杀戮》的电影叙事方式。众所周知,事件、角色和具体环境构成叙事的必须元素;同时,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语言,镜头组合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杀戮》的奇特之处就在于镜头(或是情节点)之间的隐含信息和相互关系,闪回的运用,以及非线性时间叙事的结构表述。尤其是非线性时间叙事,在五十年代的电影世界里,这是独一无二的,更是大胆超前的,领先昆汀的《低俗小说》近四十年。《杀戮》讲述了一个赛马场抢劫案的故事。它的开篇叙事策略非同寻常,在不到十六分钟内,库布里克选取五个独立情节点介绍了主要角色和主要事件,并分别在五个情节点里围绕该事件角色讲述了一个完整的小故事,但发生时间却并非完全按照顺序来呈现。这为整部电影的叙事结构奠定了基调。我尝试把整部影片分成三十八个情节点,并依次进行简短的分析总结。第一情节点:九月的最后一个礼拜,周六下午3:45整。时间是依靠画外音来展现的,场景与画外音的结合正是《杀戮》的一大特色——这在早期好莱坞电影中并不罕见——在这部影片中,画外音主要用来交代时间,事件则主要依靠人物对话和场景来展现。但罕见的是,除了传递叙事信息外,画外音还负责组织《杀戮》中的时间迷宫。除此之外,我们也应注意到,本片中的画外音并非是“上帝的声音”,在很多时候,它知道的信息并不比观众多多少。马文·昂格尔(MarvinUnger)第一个出场,随后引出另外两个重要角色,也就是赛马场抢劫案的参与者酒保麦可·欧莱利(MikeOx27;Reilly)和出纳员
乔治·彼提(GeorgePeatty)。作为背景的赛马场则提示我们影片的主要发生地点。在这里,马文通过隐蔽的方式把聚会地点(奥莉薇西街504号4B室)先后交给麦可和乔治。有两句台词需要注意,一为马文告诉麦可的那句“最看好的马落后了,任何人都可能会赢”,二为画外音“每一个拼图都能影响到成品的构图”。这两句台词提示观众,看似缜密的抢劫计划终将会走向失控。第二情节点:9月的周六下午,大约一个小时前(即2:45左右)。时间在这里被颠倒了顺序,但这究竟有何意义?第一,为上面说到的全片非线性时间叙事方式奠定基调;第二,将第一情节点的赛马场作为开场画面显然更契合主题。巡警兰迪·凯南(RandyKennan)登场,我们知道了他参与本次劫案的动机是债台高筑,只得铤而走险。第三情节点:当天晚上7:00。核心角色
乔尼·科雷(JohnnyClay)压轴出场。画外音也提示观众他是最重要的一块拼图。库布里克给乔尼设置的出场台词是“这些人都不是一般的罪犯,他们都有工作,都过着表面看来正常光鲜的生活,但是他们都有问题要解决”,我们可以将这句话理解为抢劫案的缘起和人物行动动机。正像兰迪需要面对债台高筑一样,麦可需要钱来兑现对妻子的承诺,乔治需要钱来挽救岌岌可危的婚姻,至于马文,他的动机更是令人瞠目结舌——对乔尼暧昧的同性之恋。与其女友Fay(菲)的对话凸显了乔尼的强势与控制,而这正对应着他在赛马场抢劫计划中的中心地位。第四情节点:半小时前,大约在6:30。麦可回到家,从他的一系列动作表情,观众可以感觉到他对妻子露西(Ruthie)情深义重。这与接下来乔治和妻子
谢莉(Sherry)的失败婚姻形成鲜明对照。第五情节点:当天晚上7:15。乔治回到家,与妻子进行一系列对话。在二人相处交流的场景中,谢莉自始至终通过高度、构图等形式牢牢占据主导地位,而乔治在冷漠自私的谢莉面前展现了他在婚姻中的弱势与卑微。正是因为如此,乔治才冲动地把抢劫计划泄露给谢莉,在洞开的窗户前,没有什么计划是真正的天衣无缝。值得注意的是,谢莉对乔治的嘲讽“你的头不就穿孔了吗”一语成谶。第六情节点是全片的一个转折,虽然乔尼等五个人并不在场,但却与他们的命运息息相关。谢莉把计划泄露给情夫沃夫·爱德华兹(VinceEdwards),二人在贪婪的驱使下决定对五个劫匪进行抢劫,最终导致所有人物走向毁灭。第七到第十情节点发生时间是晚上8:00。乔尼等五个人在奥莉薇西街504号4B室秘密商议抢劫计划,引出劫案中的两个边缘人物。但随着谢莉被抓现行,会议被迫中断,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计划并未中断,众人并没有意识到泄露的秘密将会成为脱轨的危机。第十一到第十三情节点主要交代了乔尼为计划所做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其中第十一情节点的发生时间是三天后的星期二上午,第十二和第十三情节点则没有明确提示,但这三个事件应该是乔尼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行动的。第十一情节点交代了乔尼找到莫里斯(Maurice),要求他在计划当日前往赛马场寻衅滋事酒,以便拖住警卫,报酬是2500美元。第十二情节点交代了乔尼找到尼基(Nikki),要求其射杀头号种子赛马红色闪电(RedLightning),制造混乱,报酬是5000美元。地十三情节点交代了乔尼来到汽车旅馆,找到乔·皮安诺(JoePiano),要求租下一个房间。这里将成为赃款的中转站。以上三个情节点叙事流畅利落,这是高潮前最后的平静,然而透过紧张的棋盘对弈(第十一情节点)和突兀响起的枪声(第十二情节点),预示了即将到来的风暴将会成为木屋难以承受的灾难。从第十四情节点直到结局第三十八情节点,都在叙述劫案当日的事件,时间跨度从早晨5:00到晚上9:00左右。在这一部分里,影片故事发生时间与影片叙述时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而库布里克的兴趣点也集中在编造迷宫般的时间结构(在前期剧本写作过程中,库布里克负责安排各个场景)。第十四情节点:四天后的早上7:30。四天后,也就是星期六,赛马场抢劫的行动日。所有人似乎都在依照计划按部就班开始行动。但令观众意外的是,这个大情节却选择以乔治与谢莉的对话为开端。因为按照传统的戏剧模式,男主角乔尼对剧情起着更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在这一情节点里,谢莉几次三番希望探到口风,但被乔治揭穿,谢莉随后诬陷乔尼曾对她施暴。从这里我们可以做个推测,即库布里克之所以把这场戏安排在开端,是为了揭示人的不可预知性,乔尼没有料到自己殚精竭虑规划的这场抢劫计划会因为乔治对谢莉的屈从而导致泄露,并招来沃夫的事后抢劫,最终为导致事件走向失控做铺垫。第十五情节点:凌晨五点钟,红色闪电出场。在这里,电影叙述时间进行了一场回溯。画外音透露红色闪电只吃了半份草料,而后来我们得知红色闪电只跑完了半程就被射杀。第十六情节点和第十七情节点:早上7:00。之所以把这两个情节点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是因为影片在这里的时间结构上出现了重大的矛盾。第十六情节点叙述了早上七点钟,乔尼与马文碰面,马文透露出他对乔尼的暧昧之情,但被乔尼拒绝。第十七情节点同样发生在早上七点钟,但此时的乔尼已经抵达了机场,开始为晚上登机做准备。这到底是剧情上的疏漏还是库布里克的有意为之?以库布里克天才型的电影才能与追求完美极致的工作风格,他会放任如此重大的漏洞而不顾吗?由此或许可以推测这里的时间冲突充满了深意。在我看来,画外音承载着连接电影与观众的作用,但在《杀戮》里,画外音却并非无所不知的“先知”,例如第十六情节点里,画外音告诉观众,“这有可能是乔尼的最后一天”,而结局是赛马场抢劫案虽然功亏一篑,但乔尼却没有死去,他反而是唯一的幸存者。画外音采用一种模棱两可的手法透露出并不可靠的信息,这说明画外音并非可信的(或许画外音实际上传达着一干劫匪的预期计划安排)。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表面看起来百无一漏的计划在行动过程中已经出现了纰漏,而剧中人却浑然不觉。第十六情节点中,乔尼与马文的对话透露出行动时间是下午4:30(第七局比赛在4:30开始)。第十八情节点:早上8:15,乔尼抵达汽车旅馆。通过他与乔的对话,观众知道6:30,兰迪将会开着警车把赃款送到这里。随后他开始准备枪械。第十九情节点:早上8:45,乔尼抵达公交车站,把枪放在储物柜里。第二十情节点:早上9:20,乔尼到达麦可的公寓,把储物柜钥匙塞进信箱。第二十一情节点:上午11:15,麦可与妻子告别,言语行动中透露他对卧病在床的妻子的关心。从他们的对话中,揭示了麦可参与抢劫的动机是为了兑现对妻子的某种承诺(有漂亮的房子住,有大夫为她治病)。当然,结局是毁灭性的,他带给他的妻子是更大的痛苦。在整部影片中,麦可与妻子之间的感情是唯一的温情。库布里克的电影从不屑于追求观众的感情共鸣,《杀戮》中的每个角色都很难引发观众的同情。但库布里克却往往更能紧紧攫取人类灵魂,在宏大的主题意义上让人为之颤抖,例如《2001:太空漫游》结局那个与地球对视的星孩,令人无比震撼和敬畏,久久难以平息。第二十二情节点:麦可从信箱中取出钥匙。第二十三情节点:上午11:29,麦可抵达公交站,从储物柜中取走枪。第二十四情节点:中午12:10,麦可抵达赛马场。此时乔治也已按时抵达岗位。第二十五情节点到第三十一情节点,是全片最高潮,也是时间结构最为扑朔迷离,叙事手法最错综复杂的一部分。它采用角色视点切换转移手法,详细叙述了乔尼、乔治、麦可、马文、兰迪、莫里斯以及尼基七个人为抢劫所付出的具体行动。第二十五情节点与影片开场遥相呼应,都是赛马场镜头,广播播报着实时赛况,而实时广播则将会成为这一部分里时间结构的坐标轴。在每个人行动之时,赛马场广播总会适时响起,向观众提醒事件的进行。第二十六情节点:第一场比赛之后,马文醉醺醺出场,他的买醉是因为乔尼对其同性之恋的拒绝,但这也预示了计划外的不可控因素,而这仅仅是计划脱轨的一个侧影。第二十七情节点:下午3:32,兰迪出场。他抵达赛马场的时间是第七局比赛,站在楼下等待。第二十八情节点:下午2:30,莫里斯从西洋棋社出发,准备赶在下午四点(第七局开始之前)抵达赛马场。第二十九情节点:第七局比赛开始后,莫里斯抵达赛马场,借故制造混乱,拖住警卫,乔尼趁机进入后台。在4:23时,警卫把莫里斯拖了出去。第三十情节点:上午11:40,尼基出场。他在第七场比赛开始前拒绝了停车场黑人管理员的U型铁环,而这成为他死亡的钥匙。这一情节呼应了本部影片的中心主题,即人的不可预知与计划的不可控。他在成功击杀红色闪电后被赛马场警卫打死,时间是4:24。尼基是第一个死亡者。第三十一情节点是重头戏,从下午2:15,乔尼从市区出发赶往赛马场开始,再到趁莫里斯制造混乱的间隙溜进工作后台。这一情节点中的画面,很多已经在前面出现。例如在第二十九情节点里,观众知道了乔尼趁乱进入工作后台,但并未交代房门是怎么打开的,直到这里才看到乔治打开了房门。这种拼图式叙事手法俯拾皆是,与非线性时间结构完美契合,从而推进了悬疑气氛的营造。乔尼在更衣室取枪时,广播正播放着实时赛况,这与尼基中枪死亡的背景音相同,由此观众可以轻而易举推导出同一时间点里众人的行动。之后乔尼抢劫成功,顺利逃脱。进行到这里,赛马场抢劫案暂告一段落,每个角色都顺利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尼基不幸死亡)。但作为观众的我们回头重新审视这一部分情节时,会发现电影角色,甚至画外音,他们所获取的信息都是残缺的,片面的,唯一了解整个事件概况的只有观众。然而库布里克又独创了一种错综复杂的拼图式非线性叙事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观众造成了困惑感。总而言之,在这场赛马场抢劫案中,所有人都是混乱的,一如计划行动本身。影片最后剩下的八个情节点向观众集中展示了这群人是如何走向毁灭。第三十二情节点发生在当晚7:15,兰迪、麦可、乔治与马文聚在一起焦急等待乔尼前来分赃,却不想等来了背后的黄雀——沃夫,乔治在一阵混乱中射杀了包括同伴在内的所有人。同时,观众得到了赛马场抢劫案的最后一块拼图,即巨额赃款是如何通过兰迪被转移走的,然而这已经不再重要。第三十三情节点则解释了乔尼迟到的原因,停车场周围拥堵的交通堵塞了他的到来,这同样可以视为计划不可控的一个体现。傍晚6:25,他来到汽车旅馆;到晚上7:29,他才来到聚会点,但为时已晚,他只看到浑身是血的乔治踉踉跄跄走下楼的场景。而在这里,画外音提示的时间再次产生了冲突。通过第三十二情节点里乔治的台词,我们知道在7:15时,乔尼已经迟到了十五分钟;但到7:29时,画外音提示迟到时间同样是十五分钟。这两个相互抵牾的时间,是否在向观众暗示了乔尼记错了时间?人是不可预知的,不论是多么规整的计划,到头来都会脱轨。第三十四情节点延续了上面的脱轨,虽然乔尼并不清楚到底楼上到底有什么突发状况,但分赃已然无法实现,十分钟后,他购买了一个最大的行李箱来转移钱财。第三十五情节点叙述了乔治杀死谢莉后死亡。在这场爱意悬殊的婚姻生活中,唯一让一向卑微屈从的乔治夺回主导权的机会竟然是杀意,这不能不说是对人性的绝妙讽刺。第三十六情节点叙述乔尼抵达机场,与菲会和,准备搭乘九点班机飞往波士顿。但由于没有分赃,随身行李也就比原计划大了很多,乔尼与机场人员就行李托运问题发生冲突,预想中的完美计划进一步朝脱轨的深渊狂飙突进中。第三十七情节点中最令人震撼的一幕是那只装满赃款的超大行李箱跌落到地上后,钞票漫天纷飞的场面。乔尼站在铁丝网后,绝望地看到了人生的毁灭。直到这时,观众才最终确认,计划彻底失败。最后一个情节点令人躁动不安,高悬头顶的机场广播如同在宣判死刑到来。心如死灰的乔尼站在飞机场门口,眼睁睁看着便衣步步逼近——不仅是逼近乔尼,危险也在逼近银幕外的我们——每个人都在劫难逃。在这一刻,希望冷寂成灰,绝望统治了大地。copy;本文版权归作者嘤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