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见不散”到“非诚勿扰”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4 23:38:42人气:0
不见不散

视频不见不散状态:正片年代:1998

主演葛优徐帆更新时间:2023-12-27 17:22:17

不是冤家不聚头,刘元(葛优饰)和李清(徐帆饰)正应了这句话。他们在美国初遇,那时候,李清刚到美国,替一个台湾朋友看屋,就碰上了接待中国剧组的刘元。几番来回,二人有了些粗浅的了解。刘元给了李清一张机票,劝她回国,前途会比这里好。 李清却留在了美国,一年后还碰巧和刘元的车撞上了。机缘巧合,刘元让李清到他的旅行社工作,怎料旅行社搞非法移民的勾当,李清一身麻烦,一气…

原载《青年文化评论》Vol.3,no.3(2009)如果有人问我最怀念冯小刚的哪部作品,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他,是1999年的《不见不散》。十年后,《非诚勿扰》的上映又唤起了我对《不见不散》的想念:「自我介绍一下,我岁数已经不小了,留学生身份出去的,在国外生活过十几年,没正经上过学,蹉跎中练就一身生存技能,现在学无所成海外归来,实话实说,应该定性为一只没有公司、没有股票、没有学位三无伪海归。」从《非诚勿扰》中的这段征婚启事开始,从葛优头上那顶破鸭舌帽开始,我相信,对非诚勿扰的观看就已经不可避免的建立在了对于《不见不散》的互文关系中。于是,我们迅速进入了一个关于「前传」与「续集」的观影经验中。当年那个「给喜马拉雅山开一条50公里宽大口子」的刘元,在十年后穿越回来,投胎为邬桑口中「有很多不切实际想法」的秦奋。只是改了个名字,人没变。导演在影片中不断地插入素材,有意识地连接起秦奋和刘元:当年在美国靠推销墓地维生,回来后反而被人推销;当年的人贩子旅行社也还在,只是又添加了一个悲情的人物——小白。在这里,冯小刚不仅仅是在黔驴技穷地复制自己,而是颇带刻意地完成了一次对《不见不散》的致敬和挥别。剥离掉陈国富《征婚启事》带来的段子,是当年的理想主义者刘元被传送回了作为中国这十年狂飙突进地标的北京,送回了当下国人的现实语境和焦虑当中。或者更进一步的说,传送回了一种叫做「小人物命运」的表述当中。「我觉得你就是没有大的志向」,如果说,当年刘元与李清的分分和和,隐喻了两种理想主义模式间的暧昧与纠葛,是李清的「来美国三年,一年变一个样」和刘元的「享受生活的每一天」之间的矛盾,那么在十年前,这二者似乎还有可协商的余地:「可是莫尼卡吧觉得这些都是我的优点。我们俩也聊过,比如你说我没谱,可是在她眼里,我这是不循规蹈矩,你说我不成熟,可是她恰恰认为这点是最可爱的,不世故,童心未泯,这西方人和东方人的价值观点就是不一样。」刘元一次次用这样的方式温柔地抵抗着李清,最终打动了她,两种价值在爱情的名义下完成了一次和解,我们在1999年似乎也更容易相信:「钱不重要,情才重要」。然而,十年后,温情不再,胜负已分。回国征婚的秦奋先需要一笔从天而降的200万英镑来想象性地解决「不差钱」这一困境。跌破发行价的他已经没有了什么抵抗的余地,和中产阶级空姐梁笑笑之间需要解决的也不再是价值问题,故事进入了一个受纯粹爱情肥皂剧接管的世界。如果说,十年前,还处于中国商业电影纯真年代的《不见不散》和冯小刚还能营造一点温情脉脉的感化和对另一种生活的憧憬,那今日按照规范的市场逻辑锻造出来的《非诚勿扰》,则只能如冯小刚自己所言,完全是「一记温柔的麻药」了。所以,影片最后全线飘红的股市,似乎更明确的传递了今日国人所需的「温情」。似乎可说的是,冯小刚还是「贼心不死」地找了个能够温柔桶上一刀的部位,把「钱不重要,就是缺朋友」扎进了一代人隐秘的情感结构中。在《非诚勿扰》的片尾,展开的是如《不见不散》片尾一样的玫瑰红。然而当年孙楠那还算洒脱的,颇带几分教化的「不必烦恼,是你的想跑也跑不了,不必苦恼,不是你的想得也得不到」,如今已转换为尚雯婕如梦呓一般的「喝了交杯,幻觉好美,甜蜜方糖,跳进苦咖啡」。从《不见不散》到《非诚勿扰》,刘元回家了,不差钱儿了,不折腾了,变成成熟的成年人了。他把过去留在了遥远北海道的那个小教堂里,回到了这个充满和谐的世界。张英:lt;相声 小品 广告=非诚勿扰gt;,《南方周末》,2008年12月24日。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