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英雄,只是冲不过高墙的病人。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1-29 13:14:22人气:0
视频:枭雄 国语状态:更新至第32集 已完结年代:2015
主演:杰克·尼科尔森丹尼·德维托克里斯托弗·洛伊德路易丝·弗莱彻更新时间:2022-09-28 18:12:41
麦克墨菲(杰克·尼科尔森JackNicholson饰)为了逃避监狱里的强制劳动,装作精神异常,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他的到来,给死气沉沉的精神病院带来了剧烈的冲击。麦克要求看棒球比赛的电视转播,挑战了医院严格的管理制度,受到护士长拉契特(路易丝·弗莱彻LouiseFletcher饰)的百般阻挠;麦克带领病人出海捕鱼,振奋了他们的精神,却让院方头痛不已。院方为了惩处麦克胆大妄为、屡犯院规,…
我恨不得要给这部电影打6星。难得一次没有事先看电影介绍和豆瓣影评,我很高兴没被他人的主观意见所影响。在对一部电影的认知为0的情况下去观看它,反而能看出更多的东西。我喜欢影片诙谐的基调,音乐亦配合得极好,有很多次令人忍俊不禁,然而高潮却一次又一次隐藏在平静之中,从头到尾,它都没有让我失望。无疑,每个观者都能看出它是政治讽刺,但这并非是阐述简单的freewill与整个社会的抗争,更不是对失败英雄的赞颂。至少我始终都觉得导演的立场很中立。毕竟谈及政治,永远不会非黑即白。在看前半部分的时候,我一直对这部电影的情感倾向持有怀疑态度。墨菲的形象从一出现就着实一个愤青,而并非很多人所说的英雄化身。他单纯、急躁、乐观、叛逆、理想主义,典型的Daydreamer。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找到原型。还记得在学校的时候吗,班上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喜欢同规章制度作对的学生,叫嚣着反对应试教育云云,而其他人呢,有些胆小单纯的对他羡慕欣赏(如Billy),也有自以为看透的对他嗤之以鼻(如Harding),总之多半还是抱着一种饶有趣味看热闹的心态看着他与老师甚至校长对着干,必要的时候会跟着起哄相应一下(如里面大多数病人),事情闹大的时候明哲保身。造反者的心理是简单的,旁观者的心理是复杂的。于是在看到电影前半截时,联系电影标题,我内心一直在不自主地琢磨,这会是讲一个人被社会成功改造继而也反过来影响了社会的故事吗?会围绕“个人追求与社会的矛盾以及带来的成长”吗?然而直到情节的慢慢推进,我才发现,它所展现的主旨比我所想还要残酷得多。有些影评人对主题所概括的“那些正常人才是真正的疯子,疯子们才是正常人”,我并不喜欢。疯子们到底还是不是疯子?精神病院到底代表着什么?先说瑞秋护士,我本人其实相当欣赏这个角色的演绎。她一直那么镇定、威严,抿着的嘴角看不出表情,即使到后来被狠狠掐倒在地的时候眼神里依然脱离不了某种沉着(因为她心里知道医院护卫会过来的,这是一种统治阶层的自信)。有一个关键情节,在医院的管理层商讨要不要将墨菲遣送回去时,决定他留下来的人是瑞秋护士,她认为,应该把墨菲留下来,治疗他。她并非代表着暴力的统治阶层,而是完美地诠释了看似人道主义实则扼杀自由精神的统治阶层,的确让人想到在讽刺当时的美国社会。说到底,无论什么时代、何种意识形态下的社会,本质其实都是如此吧(比如某朝)。于是在墨菲向瑞秋护士质问为什么不能离开这个鬼地方时,他惊讶地得知,这其中并不都是罪犯,有好些人是主动进来的。这对他是个不小的冲击,简单的他以为每个人都有着和他一样对所谓自由的追求。这一段可谓是一个不小的高潮。每个病人的背后都有故事,有点迂腐刻薄的Harding厌恶自己的老婆看街上别的男人,年轻清秀的Billy有口吃和爱情失败的自杀倾向,总之,他们都是怯懦的人,因为害怕与无法适应这个现实世界的规则而逃避到了精神病院。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墨菲真的勇敢吗?我不觉得。他仅仅是单纯与充满某种追求罢了。他也是怯懦的,不要忘了,他因为厌恶,想逃避农场的劳动改造而装病来到了精神病院。说白了,他出于自身的不适应而企图改变世界,无法改变大世界而妄图改变小世界。因此,墨菲和他们一样也不过是病人。如果说人对于社会的适应性决定是强者还是弱者,那么社会的弱者有两种,一种想要逃避,就像其他的病人;一种想要破坏规则改变社会,就像墨菲,医护人员们说他是危险分子。这就是为什么瑞秋护士执意要留下他治疗,对于社会而言,福利从来不是为了纵容人们的退步,它所做的是需要最大程度地将人扭转成有利于和谐社会的状态,即使不同于正常人,至少要确保他们无害。精神病院从来不是为宠溺呵护病人存在,他们最希望的事莫过于病人变成正常人,所以瑞秋护士最常用的治疗手段是向病人尖锐地提问,她的目的是让他们直面自己所逃避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院长说瑞秋护士是院里最优秀的护士),所以他们会用电击来对付狂躁闹事的病人。所以,精神病院也并不代表整个社会,它仅仅代表针对弱者的社会环境。但有一个病人,与众不同。从chief出现的时候,直觉告诉我,这个印第安大汉的分量或许会比墨菲这个主角还重。事实证明,chief是整个电影的亮点,灵魂人物。墨菲这个角色是单纯的,chief不是。他早早地对于无法改变的体制有了清醒的认识,他装聋扮傻,完全不与体制发生关系。还记得chief终于开口说话后的晚上吗,他最后对墨菲说了一句话,是整部电影最让我猛然一震的地方,“Theyjustworkedonhim,thewaytheyx27;reworkingonyou”,他们利用墨菲的什么?有杀鸡儆猴的成分,就像瑞秋护士通过利用克扣病人香烟的手段禁止他们与墨菲赌博一样,这也是统治阶级最常用的一招,转移与利用人民的恨意,(如同某些班主任因为一个人调皮而要惩罚全班一样,激起全班对不守班规的人的仇视),严惩恐.怖分子目的就是告诉某些心里打着小九九的人们与和谐社会作对的下场。chief的逃避与大部分人不同,因为父亲的死,他过早地知道现实的残酷所以躲进了一个于任何人无害的保护壳里。很有趣的是,他逃避的并不是外界,而是自身。他封闭起来的,是他自身的力量。这样说来,他和墨菲,属于两个极端。一个盲目的乐观,想要超越自身力量地去改造世界;一个隐忍悲观,任凭周遭变成什么样子。血热的人,挂得最快。但墨菲不是白死,任何一种突破总要有最先唤醒力量的东西,他就像那根引发爆炸的引线。综上,《飞越疯人院》的主题真的只是反体制反主流吗?我相信它所表达的内涵式更为深刻的。之所以最后chief可以离开,最简单的原因,是因为他已经不再是病人了。他打破了自身的封印,他是有力量的、强壮的,他可以搬起那个谁也搬不动的饮水机,那个墨菲穷尽全身力量也挪不动的东西。于是他做到了,他砸开了窗户,在夜色里逃出疯人院。可以说,体制选择了chief,chief的回归是自然的觉醒,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我想这样的力量才是导演真正想要赞颂的,而非多数人眼中的浪漫天真的英雄主义,而非简单的对某种体制的抗争(我觉得这跟导演自身身份有关,他从苏联逃到美国,应该看到两种体制下的本质相同点)。如果要飞越,请先保持低调,看看自己的羽翼有多丰满。====================值得一提的是,今天是2010年10月23日星期六,因我所在的高中为防止学生盲目参与明天长沙的游行活动,而将周六的补课推至明天,作为高三学生的我得以有闲暇来观看此部好片,卜拉卜拉谈起我一点都不懂的政治。本文版权归作者奶味鸭姐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