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剑岳:点之记状态:年代:2009
主演:浅野忠信香川照之松田龙平役所广司更新时间:2012-09-06 19:34:04
明治39年,日俄战争刚刚落下帷幕。出于国防的需要,陆军省对日本国内的山岳进行仔细测量。在众山之中,越中剑岳被称为不可征服的死亡之山,无数测量者和登山爱好者在此折返,更有许多人送掉性命。考虑到剑岳测量的重要性,陆军省委派测量部专家柴崎芳太郎(浅野忠信饰)担此重任。柴崎仔细阅读关于剑岳的大量资料,随后拜访经验丰富的向导宇治长次郎(香川照之饰),连同助手生田信(松田…
点之记,是测绘行业的专业名词,指的是记录大地控制点相关信息(包括点名、等级、所在地、点位略图、实埋标石断面图及委托保管等信息)的文档资料。看了这片名我才明白,这个专业名词估计是近代从日本舶来的词汇,从日语“点の記”按字面翻译成了在现代汉语中略显古怪的“点之记”。本片背景是日俄战争结束不久的明治39年(1906年),在日俄战争中获胜的日本出于战争扩大化的准备,急需攻克全国地图上最后一块留白之地——号称北日本阿尔卑斯的立山连峰。稍微介绍一下,观测和绘制地图需要已有地理坐标的大地控制点,在现代电磁波测距仪和GPS测量技术出现之前,大地控制点的观测基本都是使用光学经纬仪采用三角测量的方式进行,控制点按一定距离布设,构成一个个三角形,点之间需要相互通视,这就意味着必须要把控制点建在高处。片中主角从野外实地踏勘到建立标石再到观测,展示的正是一个大地控制网的建立流程。如果你知道这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而后面还有大量繁重琐碎的工作,你大概也不会对登顶成功有多么强烈的喜悦感了。在我刚毕业前几年的野外测绘工作生涯中,也曾领略过连绵群山的磅礴和空灵,也曾体验过大海深处的静谧和狂暴,在山顶连续看过几天的日出日落,在帐篷里听过河水淙淙流淌。在我离开野外工作之后,对山水风光也失去了兴趣,每到一处旅游更吸引我的反而是当地民俗风情。在片中,
浅野忠信饰演的男主角
柴崎芳太郎在跟随向导登山踏勘的过程中,就纯粹的表现出了一个测绘人的职业素质,那些令人惊叹的壮丽风光没有令他有半秒钟的流连,他就如同常年行走在山中的行者、猎人、樵夫一样似乎对这美景早习以为常,只是日常生活的不变背景。在作为旁观者的向导甚至年轻队员的不断提醒下,男主角仍以他不变的风轻云淡态度应对,他考虑着的是全盘工作计划,而不是以登顶为终点的无谓竞争。本来这是一个不太能有故事性的剧情,为了不至于过分沉闷,编剧增加了“山岳会”这样一个民间登山组织来跟测量队对峙,并营造了民间对测量队和山岳会谁先登顶拭目以待的气氛。但实际上山岳会的存在并没有使得剧情跌宕起伏,而起到的作用恰恰是肯定测量队的成绩和荣耀。被军国主义思想鼓噪着的军方追求的不仅仅是地图的完善,事实上在剑岳顶峰设置控制点也并没有绝对的必要,他们追求的是宣传意义上的“前人未踏”,作为陆军参谋本部下属部门的测量队如果能够“初踏”,将为军方带来征服日本最险要山峰的荣光和宣传材料。因此在最终测量队登顶成功、却发现遗留在峰顶的修行者的法杖残骸时,军方表现出极大的失望沮丧甚至愤怒,测量队冒着生命危险做出的成绩顿时被看得分文不值,
香川照之饰演的向导
宇治长次郎将总部来信轻蔑的丢在泥水中,就把这种反嘲引至高潮。日本影片在涉及到对战争的反思时,就经常采用这种不着痕迹的手法,既不探究原因也不提出解决之道,在表现普通个体时会重点强调他们的隐忍和牺牲,而仅将政府和军队尤其是陆军高层作为批判对象。本片阵容堪称豪华,浅野忠信、香川照之、
役所广司、
松田龙平、
仲村亨,全是一线实力影星,因此有戏称这是史上最强大叔阵容。在第33届日本电影学院奖的评选中本片一举获得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男配角、最佳音乐、最佳照明和最佳录音等六个奖项,导演兼摄影木村大作完成了他电影人生最大一次冒险,为了尽最大可能的还原100年前测量队的真实足迹,在毫不借助航拍和CG的情况下,全剧组耗费两百多个拍摄日,如同苦行一般克服了风雪、酷寒、山路危险等种种困难完成了拍摄,最终在与101年前测量队登顶相同的日子登上剑岳顶峰。野外测绘的工作就如同跋涉一样的辛苦。立山连峰最高海拔为3015米,而珠峰海拔8844米,1975年中国首次在珠峰顶设立觇标并测得高度,2005年又采用多种技术联合进行了复测得出精度更好方案更合理的数值,但除了新闻之外,却没有人对测量人的辛劳工作投去关注的目光,用影片里山林署官员的话说:你们的工作还真是辛苦啊!向所有测绘工作者们致敬,也希望有朝一日中国也能开拍反映测绘人工作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