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这self-assertive的立场啊。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1-01 02:15:29人气:1
移魂女郎

视频移魂女郎状态:正片年代:1999

主演薇诺娜·瑞德安吉丽娜·朱莉克里·杜瓦尔布莱特妮·墨菲更新时间:2023-12-19 16:32:10

本片根据苏珊娜凯森的自传体小说改编而成。苏珊娜(薇诺娜·瑞德WinonaRyder饰)本是正值花季的普通少女,却被诊断为“边缘精神错乱症”而送进了精神病院。虽然苏珊娜深陷现实世界的精神压力中饱受折磨,但在精神病院苏珊娜结识到了一群看似乖戾却不同寻常的新朋友。具有反社会人格的莉莎(安吉丽娜·朱莉AngelinaJolie饰),带领患有说谎癖的乔治娜(克丽·杜瓦尔CleaDuVall饰…

片子对书做了很大改动,这个我可以理解,因为书是片段式的,本就没有特别联贯的剧情。但是我不爽的是,导演的立场和原书作者完全不同么。从书里,我看到作者是identifywithallthenuts的,而且她不觉得自己以及其他人是疯的。而在这个电影里,我看到的是一个正常女孩被关进了神经病院里,而那些疯子都是十分恐怖、不思进取、阻止女主进步的。我在这里看到女主的自由意志如果被发挥出来,就会被punish,被定义为病情加重,而如果女主obey所有的规矩,就会被称为是康复了。也就是说,这部电影讲的就是一个叛逆、张扬的女生一步步被磨平棱角的故事。充满了导演自己作为正常人的高傲态度,以及对精神病患者的bias。还假惺惺地说自己是站在同情精神病人的立场上。从头到尾女主都没有identifywiththenuts的感觉。女主真是完全集合了导演的self-assertive的态度啊。尤其是结尾她还写那些个日记,把病友都数落一遍,也都是以self-assertive的口吻,令人十分恶心。问题是,谁告诉你说,主流的意见就是对的?做主流职业就是正确的?你就必须要喜欢应该喜欢的人?我觉得原著的主旨是呼吁主流人士多宽容异见者,呼吁diversity,反对conservativeness。许多心里疾病,例如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其实就是主流人士对于非主流人士的歧视。既然有borderline,也就意味着一定有mainline,但是谁告诉你说站在mainline上的人就是正常的,而borderline是反常的?只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持有主流观点,就可以证明说持非主流观点的小部分人是疯子?这不就是仗着人多欺负弱小么?跟racist,sexism有什么区别?而这些“borderline”人士也正是因为得不到社会认同、被大众谴责压榨,而又无法改变自己的特质,而承受过多压力,变得自卑,只好以极端的方式发泄自己的痛苦、甚至自杀。谁告诉你说跟许多男人上床的女人就是有精神病的,同样的rules怎么就不applytomen了呢?谁跟你说想当作家、导演、音乐家的人都是不现实的疯子?而导演的perspective让人就非常恶心,主角从一个本来很有思想的人,慢慢变成了一个机械obey官网意见,并且排斥“落后份子”的人,结果被证明是康复了。电影还搞一个happyending,歌颂一下主角的自我救赎,恶心s我了。还尼玛引用《绿野仙踪》,“你自己就能让自己回去”。他们凭什么tmd要回去啊?他么凭什么要被主流同化啊?还有一开始女主进神经病院时的情景,明显是满足了非精神病观众的猎奇心理啊。整个这个片子就是一个主流导演拍给主流观众看的片子,告诉主流观众们说,看,我们主流思想多么伟大啊,看,我们又拯救了一个边缘人士。看,剩下的那些不思进取的边缘人士就只能endup在精神病院里自己痛苦去了,大家一定不要向他们学习啊。这是多么恶毒的一种态度,还包装上了一种温情、青春的外衣。如果社会能多宽容一些,主流人群能更多地接受不同观点,精神病患者也会大大减少吧。比如说homosexuality,不就是这么回事么?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