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凤冠情事状态:年代:2003
主演:张继青王芳赵文林更新时间:2012-09-07 03:19:49
以半剧情、半纪录方式刻画昆曲世界。片中展现了体现昆曲神韵的两出精彩折子戏──《烂柯山.痴梦》和《紫钗记.折柳阳关》,《痴梦》中的崔氏由著名昆剧艺术表演家张继青扮演,《折柳阳关》中的霍小玉和李益由苏州昆剧院的王芳和赵文林饰演,影片中同时融入了主角对于昆曲的赏析,及他们的日常生活情景、在苏昆剧院台前幕后的排戏场景。 InBreakingtheWillow,tellsthestoryoft…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六日。在舜井小董铺子里闲翻,心里还想着能不能有张《凤冠情事》。从小到大总有无数荒唐的念头随心意突袭,荒唐变为现实的却少之又少,尽可以拿幻想折磨少惊喜的生活。好像高中时在电视上见了采访苏州昆剧院演员
王芳的一个节目,引了她在《凤冠情事》里“折柳阳关”的片段。只一个镜头便让我怔住,也看过舞台录像的昆曲,却没见过胶片下的一身含羞细腻,光打得极考究,好像是夕阳余晖斜洒来,有欲说还休的惋惜和惆怅,昆曲美在夕阳里,是鸦片烟,清新的外表,旖旎颓废的骨子里小心挥霍文艺缠绵。片子是二零零三年拍出来的,只是电影节展出,或者小范围放映,未出版过DVD。我整个大学时代都有寻找她的痕迹,甚至还拜托同学去日本打工的姐姐搜罗。后来豆瓣有人说香港图书馆有,是录像带。录像带?!粤语叫“录影带”,把这胶片的精致放在录影带里,以后模糊失真抖动了怎么办?在豆瓣看了篇《凤冠情事》的影评,作者叫“不许俗人知”,电影片头有一句“痛追少年梦,不许俗人知”,真真击中心坎。中学时迷上昆曲,于今七八年了,这一梦时断时续,昏昏沉沉,不知其所之。二零一零年十二月六日,我在舜井小董铺子里翻出张《凤冠情事》。等了太久的东西,猝不及防的到手,惊多过喜,荒唐终于有一回变成了现实。不知道我的梦是重新开始还是已经醒了。挑了一个上午,沉下心来看碟,正襟危坐,彼此尊重。片头那句诗是唐寅的“痛追年少乐,不许俗人知”。还是喜欢“痛追少年梦”,一个“痛”字,追昔抚今,一个“梦”字,遥远美好。俗人不知,是不能,也是不许。说戏影片以苏州忠王府古戏台上说戏始。“camaraaction”口令下,
张继青开始给陶红珍说“游园惊梦”的“皂罗袍”身段,着褶子捏折扇,从“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开始。几个动作,看似简单,是师徒合契的密码,无数基本功下的自然反射和会意,旁人只有艳羡,却做不来,纵比划出,总是笨拙可笑。友人信中曾引梨园老话:“初学三年,走遍天下,再学三年,寸步难行。”我已过了走遍天下的年纪,开始事事寸步难行了。在家整理故旧时,翻出本朋友复印给我的《别姬》舞剑谱,为当时的“宏愿”骇笑不已,继而感伤,那时候起码还有冲动。张继青平时应该用苏州话教学,镜头下仍不免蹦出若干吴音,“三个”读如“腮噶”。如果能把这口传心授言传身教记录下来,精彩不亚于舞台演出。那些多年的舞台经验化成最熟稔不过的智慧,用彼此可以会心的语言动作相互交流,外行人未必懂得内容,只这幅情景就醉人心神。学自己喜欢的,最痴迷。高二时在祖母家晚饭毕,守在电视前,CCTV11《跟我学》北方昆曲剧院的王大元教授昆曲昆笛,看完后抓把茶叶搁杯子里,蹬车匆匆去晚自习,祖父总在屋里高声嘱咐:“慢点儿骑,留神车多!”祖父不说“昆曲”,说“昆腔”,不知道他年轻时在上海有无看过传字辈“仙霓社”演出。我跟着电视学了“皂罗袍”、“折桂令”、“倾杯玉芙蓉”等几支曲子,全无规矩,胡唱而已。学“皂罗袍”还要早些,纪念张国荣逝世周年,在一中西校门口的华艺音像店买了《霸王别姬》VCD,反复看程蝶衣给日本军官唱的半支“皂罗袍”。张继青说戏的片段拍摄于苏州冬日阴雨时,城市在修整,一片泥泞慌乱。河间船只往来,情景如娄烨的《苏州河》片头。嘈杂的场景响起了张继青念白的画外音:“会稽朱买臣,卖柴作生涯,赡养妻难活,休后任再嫁。从今后我与你,犹如高山劈竹,势在两开,大海捞针,离难再见。”千金白,四两唱。这想是张继青极得意的念白处理,单看这文字,确实无懈可击——有逼休的原因、态度、后果,天理昭昭报应不爽。大二时看全本的《朱买臣休妻》后,又看了好莱坞的《爱情决胜点》(MatchPoint)一日之内,两种风格,东西方爱情观婚姻观,感慨良多,写了五六页,那是写作最旺盛的时候,留给了纸笔。张继青夫妻和友人团坐亭间,说“痴梦”表演心得。老两口眉飞色舞,好像夸自己的孩子。私下里的排戏讨论,应该还是吴语吧,没有面对镜头很官方的修饰,全是会意简洁的行话。杨凡说好的演员在舞台上就是导演,他/她统领整个队伍,纠正偏差。这是他们的私房戏,从少年演到老年,台上无年月,台下见白头。众人穿着厚衣裳,呼出丝丝白气。吴地的冬天,生冷潮湿,寒在骨子里,我没感受过,却在很早先的记忆里切实感觉到了这湿冷。记忆里第一次看昆曲戏是在一个雨天,CCTV放的现场录像,在苏州的一个老戏楼,地方狭小。也可能记忆有误,现场是雨天。总之一切阴暗潮湿,阴沉的下午。我看电视时也觉得清寒。忘了戏码,丫鬟,小姐,丑讲苏白。念白时没有音乐,戏台下观众的咳嗽都听得见,有点杂音。杂音给了我现场感,仿佛纪实胶片的色泽,莫名的冷静,冷静的与自己毫不相干,演员冷静的演戏,观众冷静的看戏,近在咫尺,双方没有交流,很残忍的客观。简简单单的演下来,冲击是终生的。笛声、牙板、古戏台、阴雨天,似一场清梦,拥衾独眠,无需人伴。痴梦张继青以“三梦”擅绝。传字辈老人曾说她不如上海的几个旦角奶油,需在表演上下功夫。她“惊梦”“寻梦”虽好,第一眼望去,不如同辈的华文漪等端庄秀丽。窃以为“痴梦”方是能与其相互成就,达水天一色的好戏。第一次看张继青《痴梦》是高中时一个夏天,下晚自习,在家边夜宵边看电视,CCTV11政协成立五十五周年昆剧折子戏专场。黑色幕布,宽阔舞台,一人一桌一椅一灯,牙板轻敲,长夜清寒。“行路错,做人差……”张继青开口,这声音既古旧如几世纪前,又鲜活似耳边轻吟,张继青化为崔氏,演员与角色合为一体,观众入戏。那时候不知道这故事的前因后果,亦不懂舞台的规矩方寸,张继青也不过是中年胖妇人形象,却看得痴醉赞叹。表现梦境众人和缓迂回的动作节奏,齐唤夫人时的纷繁齐整,表现梦境的手段真是高明。旧戏还有这般前卫的表现形式?离了锣鼓喧天撇了风月美眷,连热闹都是冷清清古拙含蓄。大二时搜罗台北新舞台九八年全本《朱买臣休妻》(逼休悔嫁痴梦泼水),虽也赞叹不已,却没有第一次看的激动和疯狂了。班底还在,仍然黑色幕布,我嫌光打得太亮,嫌氍毹太俗艳,嫌台湾电视录制信号太过粉浓……只是不承认,变的是时空,老的是心态。《凤冠情事》收录的此折《痴梦》,给了我太多惊喜。之前未曾见过一部戏曲艺术片能做到忠实于戏曲本身和发挥电影优势及导演个人风格结合完美的例子。大多是用电影语言破坏戏曲审美,妆用电影,景破虚实,用拍故事片的方法拍戏曲,像穿着戏装挤公交。戏台空旷。黑色幕布没有任何修饰,黄色的地板,黄得发新,不是古旧模样。牙板笛声响,“痴梦”的字幕,像一声声流落在了舞台上。崔氏亮相是边场俯拍背影,观众是从来不会有从这个角度观赏的可能。亮相后,把腰间的带子一抛,镜头给了特写,用升格。以下镜头的运用,不是从观众观赏角度,而是从演员表现的角度来传达信息。大特写的运用,使脂粉的厚薄、表情的起承转合、五官肌肉最细微的变化,都能全见。包括动作时行头发出的摩擦声,都能够听见。这个舞台表演变得极为私密个人。观影者与演员站在了一方,体味着如何塑造角色的快感,从来没有过这种主动的感觉。很多镜头斜拍,按着演员的表演节奏游动。动感的瞬间,我觉得自己也好像动起来。崔氏入梦,梦中院子衙婆皂吏来,用升格表现,魔幻十足,旧戏里有这种先锋思维,不输今日小剧场的苦心孤诣。镜头来回调动,在各人面前闪回。演衙婆的老旦王维艰,曾在张继青版《牡丹亭》里演杜母,老旦在昆曲里是配角,我也从未仔细观察过她。此片里,衙婆有特写,举着凤冠,第一次仔细看她的浓妆和表情,或许好多演员一辈子都没有这么一个机会能这样表现吧,纪录在胶片里,只这一个定格。这折胶片下的《痴梦》,对我来说始料未及。电影的形式,昆曲的内容,先锋戏剧的效果。我最想看的还是政协五十五周年的那场,找到的只是零散的片段,唉,或许不看最好吧。《痴梦》毕,水滴池塘,园林静谧,一场悲欢后的沉默。杨凡用手提摄影机在张继青家里拍,逼仄陈旧的老式单元房,没有打光,没有上妆,头先在台上风华绝代的旦角祭酒变成胖胖的家常阿婆洗碗,背景放着她的唱段,闪回着她从艺的照片,不清晰的画面留下的是她的日常生活。折柳阳关影片辑录了一些排练《折柳阳关》的镜头。汪世瑜有参与。高中时看CCTV10的《人物》,架着黑框眼镜的女主持人用没有播音腔的知性口吻娓娓道来,她也是九套的主持人,说英语。很着迷她那没有修饰的自然,也没有刻意草根或者矜持。那期关于白先勇的节目,提到了张继青是“旦角祭酒”,汪世瑜是“巾生魁首”。后来又看了汪世瑜的一期节目,谈自己报考戏校时,老师对那双有神灵动的眼睛颇为青睐,我素来反应迟缓,从那时起才会注意演员的眼神。他在青春版《牡丹亭》花絮里,一口南方普通话,能生能旦,调教未达到满意标准的弟子,向白先勇发牢骚:“我可以一直教他们,教到死。”牢骚里有戏谑,“真”得可爱。没太看过他的戏,只听过他和蔡瑶铣的《小宴》,略带沙哑的念白:“记得那年,在沉香亭,赏牡丹,召翰林李白,草清平词三章,命李龟年度成新谱,其词甚佳,不知妃子可还记得?”反复听,反复学,反复念。听到一首新歌时,你会这样吗?《折柳阳关》不过是情人惜别的老套,国家大义与儿女情感的冲突,“枕头上别情人,刀头上做功臣。”生旦戏,那种你侬我侬是不是太不耐烦,若心有所感必会动容。我没有这种经历,却知离别之黯然。聚散平常,也不免轻轻喟叹一声,谁知这分离不会成永别。影片收录的《折柳阳关》,由苏昆王芳、
赵文林主演。手边有他们的《长生殿》。写世俗悲欢情爱,戏台还是那张,背景则用了传统的“守旧”,出将入相,调用暖色,饱满浓艳——对照《痴梦》的清冷素寒——杨凡懂戏,知道《痴梦》是魔幻寓言,《折柳阳关》是民间传奇。胶片下的舞台,犹如黄昏薄暮的阳光,转眼就要分离,静谧得让人落泪。我是在看昆曲还是在看电影?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未变,却是电影的感觉。还记得电影《梅兰芳》里十三燕(王学圻饰)在舞台上一个亮相,我就叹,可惜了这胶片了,这样认认真真拍一折戏该多好。如何发挥电影的语言特质去解读表现戏曲的笔意神韵?我不知道。现场或电视转播的舞台表演,只提供了一个角度和一种可能。当年我被电视上引用《凤冠情事》里的一个镜头折服,就是因为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胶片下的图像本身就与现实有距离,正是这个距离产生了幻想、梦呓,有无法实现的情感投射。戏曲的写意象征与胶片的梦幻交融,为什么不可以一美至斯。镜头依旧动感,随着演员节奏摇移倾斜。两人话别时,镜头突然拉远到舞台下面,没有移开,却把导播、摄像、录音师等、场面等都摄入画面。原来舞台不远处,录音师把麦克风的长臂举在演员上方录音。接着镜头往前推,推到舞台上,与表演融为一体,继续拍摄下去。这个出戏入戏的桥段设计太妙了,符合中国戏曲的欣赏心理。观众游走于出戏入戏之间,欣赏剧情和技巧。看这戏,知道是静场拍摄,台下没有观众,但不木然呆板,没有CCTV11《名段欣赏》电视化的做作,却有电影的精致和个性张扬。这种状态下的表演,不在乎现场的反应,只有心中的标准,或许更神圣更纯粹吧。情人惜别,锣鼓声声,号角齐鸣,愈热闹,愈寂寞。结尾苏州园林的细雨潺潺,文艺得娇弱可怜。苏州市的全景却伧俗不堪。忠王府戏台,张继青带着学生们唱皂罗袍。字幕,画外音的清唱继续。无笛声伴奏的众人齐唱感动了我,空气里满是虔诚挚爱。齐唱没有特色,却有气势,昆曲的气势,也是婉转清丽的震撼,没有烟火气。黑底白字,写着昆曲“现状”——是二零零三年的“现状”,至今七年了。七年间,我经历了高考、考研。高考作文话题是“双赢的智慧”,我写的是“京昆合演”素材。第一次考研失利,被朋友笑说是整天哼曲子的结果。而今我已经不是如少年时那张可以随意涂写的白纸的年岁了,如书越买越多,书架的空间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可能性被时间和现实断送掉。宽袍缓带,笛声清茶,三五知己谈天,或独坐一隅冥思,只是梦吧,疲累时,连梦都不会做了。画外音回到了影片开始,张继青教陶红珍“皂罗袍”时的地方。“camaraaction”,一个轮回,是始是终,人已老,曲未停。凤冠余韵二零一零年,十二月十三日,雪。接到“百威”《凤冠情事》D9 D5的快递。D5是花絮《凤冠余韵》,收录张继青的清唱特辑,张继青讲“痴梦”、“泼水”的表演,及杨凡说昆曲。张继青园林里清唱“惊梦”的几支曲子。素面,无伴奏,干干净净,入耳直如天籁,不信世间有此曲。此时的张继青,不再是扮演杜丽娘,不再扮演任何角色,也不是风华绝代的旦角祭酒,也不是喜欢自己做家务的家常阿婆,一切身份隐退,只是一个看似抽象却真实的人,心底里最深切真实的情感细致抒发。人在这个状态,最圣洁美好,我只是观者,也感受到辐射出的难以言说的神圣。还是苏州忠王府古戏台,回到了现实,不再是胶片光影。围坐了不少听众,张继青讲解“痴梦”、“泼水”的表演。连比带画,说到兴处,讲起苏州话来,好看煞。好友说张继青和白先勇在清华开了昆曲课,每周都有,也曾看豆瓣有网友记述拍曲的苦乐。我只能看DVD,只能等这许多年,还要继续等。影片为什么叫“凤冠情事”?《痴梦》里,崔氏做富贵梦,可以戴凤冠披霞帔;《折柳阳关》里,霍小玉着凤冠灞桥送别李益。DVD封面写着:“一袭凤冠串联着,两段中国妇女的悲情和恋事。”凤冠是段梦,珠光粲然是全部世界,真是不愿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