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刘三姐状态:年代:0
主演:黄婉秋刘世龙张巨光梁音更新时间:2021-11-26 23:49:44
根据广西壮族民间传说改编而成的戏曲电影。 砍柴女刘三姐(黄婉秋)以唱帮穷苦人解气的山歌名闻四乡,却也因此被视她为肉中刺的财主陷害,幸运捡得一条命后,她一路歌声沿江而下。老渔夫(张巨克)和儿子阿牛(刘世龙)通过歌声将她辨出,将她接入家中。远近乡民听闻,都赶来与刘三姐赛歌,以为她已人头落地的哥哥刘二(梁音)也因此机与她重逢。因为歌词中多处直揭财主对穷苦人的盘剥,…
上个月的那趟旅行所经过的三江,地属柳州市。我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程阳风雨桥和美丽的侗家风情与少女身上了,后来才得知,原来柳州是刘三姐的故乡。刘三姐是壮族的歌仙,这位传说般神奇的女子,她的抗争精神与优美歌声是如何被传扬与后人,让人皆为她的美而而频频驻足,流连忘返?之前对刘三姐的印象已经不那么深,只知道她的歌儿美,与地主恶霸对抗,我最会唱的就是刘三姐与三秀才对歌的那段,要不在去乌龙山的途中汽车上对歌时我怎的就单唱了这段对歌的第一段呢?歌是初中时从磁带中学的,演唱的是少年儿童,可那时就已捕获我对山歌的某种喜悦。我很庆幸自己还记得那么一点,安慰自己的更多无知。后来我又去了阳朔,那也是刘三姐盛名之下的旅游胜地,1961年的电影《刘三姐》就是在那儿拍摄取景的,那棵千年大榕树,还有开阔的遇龙河,是我仅知的内容。张艺谋导演于2004年3月开始公演,至今每日一至两场的《印象刘三姐》是比阳朔本身更吸引我的内容,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剧场。我以为能从中感受到刘三姐的魅力,观看之后果然虽未有失望,但还是没感受到三姐的魅力,倒是那漓江风采、壮家风情等生活白描让人有深刻的印象。纳闷还是有的,印象印象,原滋味的山歌味道被印象掉了,齐豫和齐秦还有刘欢唱的固然好,很有穿透力,可那毕竟是被现代NEWAGE和谐掉的山歌,我感受不到歌的震撼,除了有段对歌的内容和野性的号角。不过说白了,印象刘三姐拼的就是排场、灯光、几座山峰的背景营造的诗意,现代技术能达到的程度,过去怎敢想象呢,能做到这样也确实可赞了。可是,刘三姐的故事和人物形象在我的脑海中还没有清晰起来。一回来我就迫不及待得看了1961年的电影《刘三姐》,演刘三姐的是
黄婉秋。我不熟悉她,她也不漂亮,可她演的逼真。那时的电影都很单纯,没有什么特技的渲染,一切都一目了然,那眼神那神态一分一毫的流转,传递的感情都逃不过观众的眼睛。故事是这样讲的:原在山上以砍柴为生的刘三姐因反抗地主,地主断藤落江想至她于死地,却不料刘三姐命福,在遇龙河上脚踩葡萄藤,手摇清竹搞,一路高歌痛斥地主,歌声传扬,被老渔夫和阿牛哥收留。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千百里外的群众都知道刘三姐住在这里,纷纷长途跋涉赶来见她与她对歌,并请她去自己的家乡安顿生活,可谓是百鸟朝凤。劳动人民唱山歌是人生中多么重要的事情呢,而那些一样能歌善舞的民众还是拜刘三姐为歌仙,刘三姐能达到这样的感召力,怎是只因唱歌而已呢?看看刘三姐刚烈的个性,爱憎分明写在脸上,唱起歌来那不是悠扬婉转而是气宇轩昂直逼云霄,她随口骂来恶霸,听得劳作的人民可是解气。以前的精神基本寄托在山歌上,刘三姐到了哪儿,她的精神随歌传播到哪儿,整一个成为农民反抗强权的领袖,是任何地主恶霸的眼中钉。于是当地的莫地主开始想方设法不让刘三姐唱歌,又不敢对她明刀明枪,怕的就是群众的暴动。所以便有了刘三姐与三秀才对歌的一出绝妙好戏,原来地主是不会唱歌的,那些读子曰的书生只会摇头晃脑,背着歌书,而你看刘三姐却张口就来,毫不思索,傲气俏皮,她的歌声她的智慧全在艰辛的劳作和大自然的灵气中浑然天成。地主和秀才门斗不过歌,丑态毕露,民众得了胜。地主不甘心设计抓了刘三姐,可地主的丫鬟也是刘三姐的歌迷,出谋划策助她逃跑,外又有阿牛哥和群众们设局相救,刘三姐终于逃出虎穴,同阿牛哥在一起,漂游漓江,四处传歌。就在那棵千年大榕树下,刘三姐向阿牛哥吐露心声,抛出绣球,情意绵绵的定情之歌《藤缠树》就这样诞生了……“刘: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竹子当收你不收,笋子当留你不留。绣球当捡你不捡,空留两手捡忧愁。牛:连就连,我俩结交订百年,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好个奈何桥上等三年。生死没有争个你先我后,对于九死一生的刘三姐,对于生死毫不知命数的阿牛,有的只是在彼此在一起,以漓江山河为家,以歌为引。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或许刘三姐并不想当什么领袖,她只是拥有更为本真的锐气,可这锐气势不可挡,歌声传遍了天涯时,民众的心就更为坚定了,也更多了精神的慰寄。刘三姐的故事还有其他的版本,比如她是被迫害而死,也有说她死后骑鲤鱼升仙,更有她在贵县的西山与白鹤少年对歌七日化而为石之说。不论历史是否真有其人,也无论是哪个版本,都带着劳动人民最淳朴的愿望,一种不世的抗争精神,以及善良而美好的愿望。1961年的中国正处于解放和反封建的大潮之中,这部电影的诞生本身是有着特定历史烙印和使命,矛盾单一,尖锐而不可调和。还有表现人民内部矛盾的部分,革命的不坚定分子,即一路寻找刘三姐而来的二哥,软弱胆小怕事,却深深爱着自己的妹妹。他的阻挠就像风一样掠过,起不了波浪。原本二哥这个角色可有可无,或者完全可以更做大文章,但却如此轻描淡写,可见表现的意图。我开始思考,为何是女性作为抗争的领袖,四处传歌。自由精神的崛起,在女性的世界中预先觉醒。这是一种自觉,女性在旧社会本是最柔美、最阴柔、最被压迫和约束的对象,也只有在这样的管制中拔地而起冲破羁绊的自由精神才最具力量和代表性。而这看似是全民共赴的精神追求,可也该是女权意识萌发的前奏吧?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绝对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回忆中,漓江的秀丽山峰、奔流的遇龙河、千年藤缠绕的大榕树,曾都被我真实地见着过,触摸过,唯独不见刘三姐。如今,它们又变成胶片的质地,去掉了那么多新的建筑和枝桠,退回到萤幕最单纯的色彩之中。刘三姐却走了出来,她唱着山歌,时而俏皮,时而尖刻,我还是那么爱听。她就站在我的面前,后面是阿牛哥。2007.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