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情键四分钟状态:正片年代:2006
主演:莫妮卡·布莱布特罗伊汉娜·赫茨施普龙里奇·穆勒贾思敏·塔巴塔拜更新时间:2023-12-28 12:39:44
年届八十的克鲁格夫人(MonicaBleibtreu)有极深的钢琴造诣,因为藏有不为人知的青春秘密,她六十年来如一日地在一所女囚监狱教授钢琴,不在乎有无薪水,也不在乎学生的多寡。费劲周折将一架崭新的钢琴搬到监狱后,她的钢琴课却因一名学生的自杀面临被终结的危险。 替人顶罪的叛逆女孩杰妮(HannahHerzsprung)要求学钢琴,但因举止粗鲁遭到克鲁格夫人的拒绝,前者自顾自地弹下流畅、激情…
最近喜欢的一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在监狱里的教钢琴的老太太——
克鲁格夫人和弹钢琴的女犯人——
杰妮,情节简单,每个人物却都有丰丰实实的个性,欧洲片范儿。镜头里同样有电影人的梦想,却一丁儿也不闷。难得的好电影,写东西给她。第一分钟:如果这样一个故事,如果给美国人拍。电影的着重点该是少年的叛逆以及神奇的天分。监狱里的少女,才华出众、性格叛逆,但个性一定要勇敢、坚韧,最后一刻,她用勇气、毅力、友谊以及智慧赢得了比赛,沉冤得雪——一场伟大的美国梦翻版。如果给日本来拍。电影会讲奋斗、讲师生情。教钢琴的老师需得找个帅哥才好,然后是奋斗,aZaaZaFighting,中途可以插进一个监狱长的女儿之类的反面角色。结局可以是完美的圆满,也可以有个人得个绝症什么的。励志或是催泪,看导演和编剧的安排了。美国人和日本人,都极擅长讲那些情节简单、人物单纯,却激励人心的故事。一部电影,要有清晰主题和主线,讲一个能用尽可能少的语言描述的故事吧,不要给写内容简介的人制造麻烦。能把故事讲好,已经足够作为流水线电影工厂里优秀的专业人士了。可是,拍这个故事的,是个德国人。于是,女孩杰妮个性孤僻,却对钢琴感情热烈、无法自控,或者,她压根不想去控制自己的情绪。事实上,她根本不需一个老师循循善诱——钢琴是她表达感情的方式。甚至,她的音乐,电影内或是电影外的观众会否喜欢,她已经懒得考虑。我喜欢这里面隐含的价值观:不讨好什么人,只是为自己的感受张扬地活着,即使只是个女囚。钢琴教师克鲁格夫人个性孤僻,却是极好的老派规矩。用钢琴曲的名称对话;矜持、保守,扣子扣到颈下最后一颗;见到小姑娘的第一句问话是:“能摆个妙极的屈膝礼吗?”;极度鄙视年轻人的音乐,她说:“黑人音乐不值一提”。做杰妮的老师,她“不是教你做人”,仅仅因为她认为这个女孩有才华。却也会在大赛前劝杰妮:“你的工作,清楚得像明朗的天。”我不知道,这句话的德文原话感觉如何,中文译过来,端得是味道十足。我总在回味,杰妮最后四分钟疯狂演奏结束后,克鲁格夫人的表情:乱七八糟却层次感异常清晰,她的眉头先皱起来;而后随着大家起立鼓掌,她眉头舒展开来。是终于接受“黑人音乐”了吗?就像她自己也曾说过的,“黑人音乐不值一提,但他们,不同寻常”。当然,为了不让克鲁格夫人变成太过寻常的老学究,导演特意安排她,年轻时候,作为一个同性恋。可惜,在我看来,这个安排,仿佛可有可无。再举个优点罢,电影镜头的运用:主角与人打斗,要体现其暴虐性格的时刻,镜头切给一只飞蛾。一粒葵花子大小的飞蛾,飞不起来了,在光洁的钢琴面上拼命振动着翅膀。垂死的小虫子,是个隐晦的小小譬喻。第二分钟:开头、结尾开头:天空,飞鸟,镜头下拉,电网,昏暗的房间。监狱的栅栏门,一个女犯吊在门框上,同室的狱友无意中醒来。看了尸体一眼,正欲继续睡,忽然想起来,摸女尸的口袋,掏出一支烟。闻一闻,这才起身按铃叫看守。这间牢房里活着的人是杰妮,等看守的空儿,镜头打给了窗户旁的杰妮,上翻的嘴唇,嘴角和额头都带着血痕,目光中是麻木和不耐烦。很不错的开头,有悬念,味道十足,但我找到了一处小小的bug。杰妮摸女尸口袋时,穿的是蓝黑囚服,等镜头打到她脸上时,她身上变成了蓝绿格子的衬衫——影片中,她通常穿这件。两件衣服的出现,时间间隔太短,换衣,仿佛来不及。结尾:杰妮与克鲁格夫人对视,杰妮温婉地笑,这是她在影片中惟一一次。穿件黑的露背小晚装,两条细黑带子搭在后背的蝴蝶骨上,杰妮右脚迈出,行了个妙极的屈膝礼,谢幕,弯腰的一刻,两名狱警上前,为她带上手铐。我喜欢这个结局。努力,经受了诸多的苦难,这样做,大多时候是为了生活得更美好,偶尔,却只是为了梦想,为了心中的骄傲。这种时刻,值得记录。第三分钟:配角丰衣足食的资本主义国家里长大的导演,拍出来的电影里,每一个人物都有机会蓬勃地生长。每个人物都只是他自己,而不是某一类。这样的电影,主题也许会略显隐晦,气场却辛辣、强烈。胖胖的看守莫兹,却有一颗附庸风雅的心。与克鲁格夫人用曲名对话,虽然对不上来是寻常,却从不懈怠。我喜欢这样憨憨的人,也许不能够真正理解音乐,却对那个世界有纯正的崇敬。莫兹被杰妮打伤的那次,在医院躺了很久。他不是没有忌恨,那个伤过他的女孩——那个垃圾,却极被他崇敬的克鲁格夫人看中。他忍了又忍,把钢琴锁上,在狱友整治杰妮时保持沉默。最后一刻,却还是他他,偷偷把杰妮带了出来,让这个女孩得以在4小时后去参加钢琴比赛,剧情得以发展。克劳拉,仿佛是莫兹的女孩,梳着小辫儿的极小的小姑娘,却坚持不行屈膝舞,她不喜欢克鲁格夫人,那个古古怪怪的老太太。杰妮最后四分钟的疯狂表演结束,观众先是沉默,然后起立、掌声甚至有口哨,现场的情景,绝对不是古典音乐会上整齐的掌声,更像一场流行音乐会的狂热的结尾。监狱的官员们,在会议中,他们问克鲁格夫人。“杰妮如果获胜会如何?”答:“那是伟大的胜利。”“对于你,但是。。。。。。”这个关于本故事的譬喻,一个女囚,即使她能取胜,又如何?对于两个主角自身毫无意义,也许,这个故事最大的意义,仅仅是打动了听到这个故事的人。第四分钟:音乐音乐,这是我不了解的东西。我只想说,这部片的音乐不是单弱的美,更多的是震撼。就这句话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