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铁西区》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9 18:13:15人气:0
铁西区第一部分工厂

视频铁西区第一部分工厂状态年代:2003

主演更新时间:2013-09-18 14:01:28

第一部分《工厂》长达近四小时,记录该重工业区三家大型工厂最后阶段的正常工作和拆除,中间大段的是工人的劳动、休息、争斗、洗浴、疗养、娱乐、嘱托、抱怨、彷徨、愤怒、热情、无奈、绝望、焦虑、感伤。 影片直接从车间内休息的场面开始,接着是洗浴、争斗,他们谈论的内容主要是喝酒和赌钱。严肃的话题是哪一家工厂又黄了、那家厂的工人的出路。然后是漫长的工作场面。从一个庞大的厂…

关于《铁西区》这部纪录片其实用一句话介绍就够了:“这片子三部加起来九个小时。”就这一句话,很多人就要避之唯恐不及,正如当年很多自诩文艺青年们避《撒旦探戈》而不及时那一瞥苦恼的眉毛。但,《铁西区》三部曲的漫长并不只是时间的。当我随着王兵的镜头一路跟着火车向铁西区的中心、过去和未来进发时,我就已经意识到时间的错觉带来的危险性,这种危险远比《盗梦空间》里的时间倍率变动危险得多。曾经有很多网友和电影人发表过类似的观点,即纪录片和剧情片的分类是无意义的,因为两者都要做出抉择,而抉择本身就已经否定了电影绝对真实的可能性。而热爱纪录片的人则往往以纪录片所对准的事物源于真实将其与剧情片区别开来。实际上两种观点都无法真正站住脚。诚然,纪录片由于其特殊的拍摄方式不可能做到对它的拍摄对象不产生任何影响。但是我们可以因此就断言纪录片不存在?这是最荒谬的结论。在纪录片的镜头里,无论你的对象有多么不自然,那不自然亦是纪录片真实的一部分。在剧情片的镜头里,无论对象的表演有多么真实,那真实也只是电影艺术的一部分。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在于镜头能不能表现出某一程度的真实。如果我们要求镜头表现出绝对的真实,那不仅是纪录片,人本身观察真实的能力也将受到质疑,因为人毕竟是人而不是全知全能的神,他既无法摆脱物理层面观测的局限,亦无法摆脱精神层面立场的单一。对于个人而言,罗生门已经是极限,再往前走只能是虚无的困境,在那里生存需要无与伦比的勇气。贾樟柯的伪纪录片某种意义上揭示了剧情片和纪录片之间界限模糊不清的事实,但其实这就像胖瘦高矮,你永远无法得出绝对的标准,但它确实存在于那里,存在于绝大多数人的脑海里。当我看见王兵的《铁西区》时,我可以毫无疑虑地说:“这是纪录片。”这种判断源于我个人长期以来通过消化情报经验培养出的演绎能力。我从我的真实中感受到这部电影是在争取趋向真实和反映真实的,它没有经过艺术的提炼再加工,只是做了无奈却又必须的选择。如果他不做这个选择,那么观众就得想办法去看那300个小时的素材带。据张献民那篇《危险,勿近》透露,有幸且坚持看完过素材带的人不过两三人——这就是通向真实的代价。任何希望舒舒服服坐在银幕或电视前仅仅靠几个小时得到真实的念头都是愚蠢的。纪录片的责任不是给予观众真实,而是给予他们通往真实的信心和力量。王兵在纪录片里展示的也不是铁西区的真实,而是他所感受到的真实和他为之付出的代价。与某些评论里强调王兵的隐形不同,我在《铁西区》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王兵的存在。他没有选择幽灵式的摄影,而是选择用时间去尽可能填平他和拍摄对象之间的鸿沟。正因为他花去了漫长的时间成为铁西区的一份子,他的镜头才得以具备通向真实的力量,这些力量在那台小小的DV上留下的是荣耀的勋章——化学成分和天寒地冻刻下的伤痕。王兵最初想成为《铁西区》的神,但他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最终选择作为一个人去拍摄。人有各种各样的缺陷,但是只有人才能告诉你怎么接近神,而神只会让你疏远他,敬仰他。就像王兵自己说的:——最后的那个结尾,一个火车在黑暗里。为什么要以它做结尾?——刚好都是夜晚,那个火车,在黑黑的夜晚里,很漂亮,很美的。人在通往真实的路上总会犯错误。偶尔过于唯美,偶尔过于激愤,偶尔痛哭流涕满地打滚。但人可以选择原谅,然后再出发。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