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是一部被归入“纪录片”的剧情片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7 08:40:16人气:0
视频:火山状态:正片年代:2011
主演:ÞorsteinnBachmann更新时间:2023-12-28 12:23:41
《火山》的故事发生在大理双廊镇伙山村,来自上海的艺术家沈见华和妻子秋秋、女儿莺莺移居在这里。他们住在一个安静的山头上,沈老师构思着自己的创作,秋秋幸福的等待着第二个孩子的诞生。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沈老师发现这里的白族老太太有很好的色彩和造型天赋,于是他指导老太太们画起了农民画。当地的小伙子定龙,在几年前拜沈老师为师父,学习摄影和绘画,同时也担任了农民画社的…
SIFF观影笔记|大理双廊伙山村的故事撰文/翁欣原文发表于公众号“陆上行舟”张杨的《火山》,是今年在上海电影节看的几部电影里,自己最喜欢的一部。熟悉张杨作品的人应该知道,这部电影是其“大理三部曲”的其中之一,虽然前两年就已经拍完,但是还没上映过,并没有多少人看过,所以仍然可以算作是导演的新作。电影放映时间是晚上九点钟,那天我有点累,又是纪录片,本来担心自己可能会在放映过程中睡着,结果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不仅完全没有打瞌睡,反而越看越精神。电影以“火山”为题,其实与火山并无关系,而是用纪实手法拍摄的导演居住多年的大理双廊。火山白居里的农民画社影片主要讲述从上海来的艺术家沈见华一家人在双廊伙山村的生活。偶然的机缘他发现当地的白族老人有很好的色彩和造型天赋,于是他在家中创办农民画社,免费教白族老人学习绘画,这也构成了电影的主线。由于沈老师一家住在双廊的伙山村,这是一栋半山腰上的二层小楼,面对着洱海,名字叫“火山白居”——电影的片名也由此而来。《火山》没有宏大的主题,也没有很强的情节性,主要由生活细节构成,电影截取一年的时光,随着季节的变化展开叙事,呈现出一种生活的状态。影片里有很多有趣的细节,显示出乡村生活并不完全和想象中一样。比如沈老师从上海移居大理,原本是想过一种隐居生活的,结果却意外的教起了当地村民作画。此外,他的妻子怀孕即将生产,他还要负责女儿莺莺的教育,徒弟定龙的婚事需要他出主意,连保姆光菊的房子装修也找他设计,他要做很多事情,反而成了影片里最入世的那个人。另外我们也会看到,虽然沈老师一家人生活在大理的深山,但是生活所需却离不开网购,有专人把他们的快递送上山。她的妻子一边教女儿制作美食,同时也经营着一家网店生意,这使人发现他们的乡村生活并不是完全脱离现代生活的。虽然这是一部情节较为平淡的电影,但并不说明这部电影就很简单。通过沈老师一家和当地白族村民的交往,我们也看到影片带出了非常多值得探讨的议题,比如大理新移民和原住民的关系,留守或离开,艺术对乡村的作用,现代性与传统的冲突,以及每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等诸多内容。农民画家们在树下画画电影里有很多篇幅描绘白族老人们作画的场景,她们在画室里画,在山坡上画,在盛开的梨花树下画,这些安静的绘画时刻,贡献了这部影片最美好的画面。偶尔她们也会在作画的间歇聊聊天,都是一些日常的对话,却令人印象深刻。这部电影的画幅很奇怪,几乎是一比一的正方形。一开始我并不明白有何用意,后来才发现,这样的画幅与农民画家的画框是一致的,同时影片的色调也非常绚丽,和农民画的风格很像。导演的用意,应该是想让观众代入作画者的视角。并且影片中出现的很多情节,后来都出现在画布上,形式感很强。影片里对这些白族老人为何如此沉迷于绘画,并没有过多介绍。实际上我也是看完电影后,在网上查找资料,才知道这些画画的老人,早已是当地著名的农民画家,去很多城市举办过展览……她们的作品用色大胆,风格鲜明,题材都来源于生活,或描绘大理的自然风光,有一种亲切而质朴的力量,据说导演创作这部影片的灵感就来自于这些农民画。除了农民画社的日常,张杨还拍摄了大理当地白族保留完好的生活习俗。比如春节期间的“迎本主”、火把节、吃大饭、当地婚丧嫁娶在影片中都有所呈现,这也使影片别具一种人类学的视角。“本主”是大理地区白族特有的宗教信仰,几乎每个白族村寨都供奉“本主”,作为村社的保护神。每年春节期间大理都会有“迎本主”的活动,是当地人最盛大的节日,他们把“本主”抬上木车,走街串巷,也会有舞龙舞狮的表演。有意思的是,这些画面被摄影机记录下来之后,又出现在白族老人的画布上。迎本主我们在影片中可以看到,白族受汉族影响较大,不仅信仰佛教,好多生活习俗和礼仪也受汉族影响。印象最深的是当地葬礼上,长辈抬棺材过去的时候,晚辈们跪在下面,假如有人觉得晚辈里有不孝顺的人,就可以用脚踹他。所以葬礼上后背被踹的最脏的那个人,就说明大家认为他不太孝顺。这样的仪式,据说汉族以前也有,只是后来慢慢消失,但还在大理的乡间还完整保存着。《火山》是在纪录片单元展映的,因此一开始我也是抱着纪录片的期待在看,但是看看看着心里便产生了疑惑,影片虽然有着很强的生活质感,但是画面中的构图,走位都非常准确,出现的情节和对话也都是有效的,不太像是纪录片捕捉的产物,当我看完全片,我觉得这应该是一部电影,而不是纪录片。或者说,这是一部看起来像纪录片的剧情片。在某种意义上,《火山》是张杨的前作《冈仁波齐》那种伪纪录片形式风格的一种延续。很多观众以为《冈仁波齐》极其真实,因为电影里的那些风餐露宿的朝圣者,既是真的朝圣者,也是导演选中的素人演员,他们在演出自己。《火山》也是如此,电影里的沈见华一家,以及那些农民画家们,都是导演认识多年的朋友,他们也是在非常自然的演出自己。岗仁波齐这是一种将记录和剧情片混合的拍摄模式,电影里有些是纪录片的拍法,生活的捕捉和记录,还有些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则是导演找本人重演的(比如电影里定龙的婚礼,在拍摄一年前已经结完,电影里又结了一次)也就是说,重现过去的某些场景。这两种拍摄方式的内容混杂在一起,观看的过程中很难分辨出哪些是真实的记录,哪些是重演的,其实也是导演有意打破纪录片和剧情片的边界。这种伪纪录片的拍摄方式,我想其实最早是从《昨天》就开始的,若干年后,他在藏地拍《冈仁波齐》,再次找回这种比较冷门的创作方式,没有剧本,素人演员,以纪录片的手法拍故事片,你也可以称之为“真实电影”,一直到最新完成的“大理三部曲”,都是这条创作路线的延续,并且升级了属于自己的电影语言系统。与《冈仁波齐》相比较,这种半真实半虚构结合的拍摄方式,在《火山》里不仅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完成度也更高。因为《冈仁波齐》剧情还有很多导演设计的内容,只不过拍摄手法偏纪录,更多是完成对电影的构想。而在《火山》中,设计和添加的成分很少,所有出现的情节都是在现实中发生过,再一定程度将其重演的,同时剧情上也尽量在做减法,用生活本来的节奏推进,呈现出来的效果非常接近于纪录片的概念。但毕竟还是有人在表演,因此更多还是属于电影的范畴,它呈现出来的真实是属于电影的真实,而非生活本身的真实。熟悉张杨的人,应该知道这些年蓄起长发和胡须,一副藏人打扮的导演,生活已经逐渐从北京向大理转移。张杨在大理生活多年,他在双廊有一家客栈,每年都去大理写剧本,大理是他重要的创作地。他在那里生活了那么长时间,一直想用影像去勾勒一个真实的大理。也因此在西藏套拍的两部电影《皮绳上的魂》和《冈仁波齐》之后,2019年,他又一口气完成了三部关于大理的“纪录片”。《火山》,与另外两部同期拍摄的《大理的声音》、《猫猫果考试记》一起构成了张杨的“大理三部曲”。大理的声音三部曲的主角都是大理,在《大理的声音》中,探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台词,没有旁白,记录了大理的一年四季和各种不同的声音。《火山》描绘的是大理新移民和原住民的关系,也就是沈见华一家人和农民画家的故事。最后一部《猫猫果考试记》,讲述了大理猫猫果小学一名学生参加学期考试的过程,聚焦的是大理的创新式教育。按照导演张扬的的说法,只有《大理的声音》是纯粹的纪录片,另外两部《火山》,和《猫猫果考试记》都是半记录,半剧情的方式拍摄的电影。其实这种伪纪录片的作品,在电影类型里一直是比较罕见的一种,因为拍出来很难被归类,或者取得市场认可。这几年他缩小拍摄团队,没有预算和剧本,接连拍摄了好几部这类作品,似乎也是想要看看自己能在这条路上走多远。张杨近年来创作上的变化,大家已经有目共睹。他是第六代导演中很早就有商业成就的,现在的作品却主动离商业越来越远,转而拍摄有关地域文化的小成本纪录片,确实令人刮目相看。通过这几年藏地和云南的一系列作品,张杨已经完成了一个导演的自我蜕变,进入一个新的创作阶段。看来他还是更有成为作者导演的特质,而不是更成功的商业导演。这中间的过程具体发生了什么,令他的转变如此之大,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感觉他确实找到了一条按自己的内心来拍电影的道路,作为导演,能有这样的自由,其实是非常幸福的,未来可期。本文版权归作者Mr_翁先生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