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李香兰状态:年代:2007
主演:上户彩中村狮童桥爪功名取裕子更新时间:2013-04-28 18:55:44
1920年,山口淑子生于奉天,在父母亲(桥爪功名取裕子饰)的影响下,她从小学习汉语,对中国存有深深的感情。为了治疗肺病,淑子同白俄好友柳芭向波多列索夫夫人学习声乐。其美妙的歌喉和流利的汉语引起满洲广播局“满洲之声”工作人员的注意,从此淑子用义父所赐的中文名“李香兰”(上户彩饰)走进大众视野。 为进一步推广“五族协和”,正在北京读书的淑子在父亲的好友山家先生的引荐…
特别版电视剧《李香兰》是日本东京电视台今年2月制作推出的,全剧长达四小时,分两夜叙述,呈现出一种如电影般精致的风格,最后留意了一下制作单位,原来是和角川映画合作的,难怪如此具有史诗感。电视剧是以山口淑子(即李香兰)的自传为创作原本出发进行改编创作的,全剧描述了李香兰身处那个特殊时代,被国家与组织所利用,无法自主的颠沛命运,其实饱含对一个弱女子不幸被时代洪流所左右的漂泊命运的叹息。因为对李香兰一无所知,看了这个片子忍不住去网上搜索了一下真实李香兰的资料,基本与电视剧叙述的相同,作为一个生长在中国的日本女子,在被政治利用之后差点命丧中国,到底是谁的错?电视剧很真实地反映出一个弱女子面对时代潮流的无力感与柔弱性,从这点来说,
上户彩的表现非常到位,再是美丽,再是歌声婉转又如何?还是要被日本人唾骂、被中国人审判,所以李香兰在日军攻打北京之时,只好对同学说,“我会站到城墙上去。”宁愿被中日两国的流弹所打死,大概就是面对两国交战,一个在中国生长的日本人心情的真实反映吧。老实说,如果撇开上户彩的蹩脚中文不说(事实上,我也不知道真实的李香兰中文程度怎么样),但那些上户彩演唱的中国老歌曲的确婉转动听,非常悦耳,《渔光曲》《苏州之夜》《凤阳歌》在上户彩的演绎下,也别有韵味,要是真的李香兰演唱时大概更是风情万种吧。顺便八卦一下:李香兰的电影生涯中有个重要的音乐人叫服部良一,是名曲《苏州之夜》与《夜来香》的编曲担当,而这部电视剧的音乐制作恰好是服部隆之,不知道这两个服部是不是有血缘关系呢?与上户彩比较到位的诠释李香兰比起来,电视剧中另一个重要女性角色川岛芳子的扮演者就非常逊色,
菊川怜的川岛芳子实在不够英挺,非但与原来梅艳芳版的川岛芳子无法比拟,就连同样是日本人江角真纪子扮演的那个川岛芳子(日本电视剧《流转的皇妃、最后的皇弟》中也有川岛芳子的角色)也大大不如,虽然后者的戏份非常之少。主要还是菊川怜的扮相偏柔弱,即使是癫狂起来的状态也感觉不够杀气。其实从剧本上看,川岛芳子在电视剧中被塑造成一个带有强烈拉拉色彩暗示的角色,从历史真实角度来说,也许可以解释她为什么喜欢着男式服装、军装见人的特点,问题是菊川怜演起来就没有那种感觉,虽然剧中安排了很多次她与李香兰的对手戏以及吃醋的场面,台词中也不无暗示,但菊川怜始终就是没有给人那种感觉,实在是选角不对啊。除了这两个算是比较知名的日本演员之外,电视剧中最大的大牌无疑是
中村狮童了,不过他在剧中的戏份并不多,也算不得是李香兰生命中重要的人物,但想想中村在拍摄这部电视剧时,恰逢日本国内拼命追问他和老婆离婚的事情,那时他应该正是焦头烂额的时候吧。扮演李香兰父亲的
桥爪功是日剧中很面熟的配角演员了,此外该剧中就基本没有熟面孔了,只是从电视剧中考究的中国外景地以及李香兰美轮美奂的那些旗袍来看,该剧投资不小。顺便说一句,上户彩在剧中的旗袍没有一次重复过,每款都非常之漂亮,奇怪怎么除了王家卫电影之外,我国电视剧中出现的旗袍都暴难看呢?电视剧对李香兰的个人爱情问题基本没有阐述,虽然有些暗示,但也是轻描淡写地带过,重点还是放在了对李香兰个人命运的喟叹,倒也不失大气。剧中还有一句台词让我这个中国人印象深刻,日本战败后,中国国民党官员看到李的户籍证明却仍然要以汉奸罪处死李香兰的时候,日本人为营救李香兰,说“中国不是大国吗?大国也应该有宽广的胸襟吧”,貌似就是这样一句话,打动了那个国民党官员,最终放了李香兰一码。另外,有意思的是这部电视剧中,毛泽东和蒋介石也出来晃了一下,在外国电视剧中看到这两个人还真是感到亲切啊。电视剧中对抗日期间国内民众全力抗击日军也没有隐讳,还多次出现中国民众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把日本鬼子赶出去”的场景与台词,这样看来,也难怪这个片子在日本播出时收视暴差了,不管哪国人看到自己国家拍摄的电视剧出现骂自己的场景台词,也不会受欢迎吧。所以,应该和主演上户彩是不是票房毒药无关了。●李香兰,本姓山口,祖籍日本佐贺县杵岛郡北方村。父亲山口文雄于1906年来到我国东北,在“满铁”所属的抚顺煤矿任职。●1920年2月12日,李香兰出生于沈阳市东郊的北烟台(今属辽宁省灯塔市),取名山口淑子。●1933年因其父的关系认奉天银行经理李际春为义父,取名李香兰。●1934年山口文雄在北平结识了华北亲日派人物潘毓桂,李香兰认其为义父,改名潘淑华。●1937李香兰毕业于北京翊教女子学院。由于在电台所演唱的中国歌曲轰动一时,被“满映”发现。●1938年6月,李香兰被聘为“满映”特邀演员。1938至1940年间,相继拍摄了《蜜月快车》、《富贵春梦》等影片,这几部影片多为“满映”的国策片,政治上宣传“五族协和”,是赤裸裸的宣传品。李香兰在拍摄这些影片时,只是现场按导演摆布行事。但由于李香兰天资聪慧,形象出众,这几部影片很快使她走红。●日本战败后李香兰被控“汉奸罪”判死刑,因户口簿证明日本人的身份得到承认。1946年2月,被国民党政府无罪释放后回到日本。●1947年恢复本名山口淑子,重回日本演艺界,并一度活跃在好莱坞。●李香兰在美国时同雕刻家NoguchiIsamu结婚,闪电离婚。1959年与日本外交官大鹰弘再婚,中止了其跌宕起伏的演艺人生。●此后李香兰投身政界,1974年当选为参议院议员,连任3届,为日本的外交事业奔波世界各地。■影史探疑关于“满映”时期的有关问题,记者采访了现居长春的电影史家、“满映”专家胡昶老先生。疑点一:对李香兰的评价李香兰是在中国出生的日本人,我们后来找到她的户口簿,证明她确实是日本人。到日本战败前,在上海的中国国民党当局想以“汉奸罪”起诉后被无罪释放,这是1946年的2月。1978年李香兰曾以政治家、友好人士的身份来华访问,当时她对自己在中国曾经出演的“伪满”电影十分懊悔,也非常自省。当时定下来的访问地点有上海、大庆、哈尔滨及长春,当时她也有很大顾虑,是否不受欢迎会不接待她,到了长春,当时“满映”她认识的几个人都热情地接待了她,她一再反省,称自己是“有罪的人”。尤其是中日建交之后,她对于中国是十分友好并且始终持支持态度的。疑点二:“满映”时期电影的下落满映存在的8年里,拍摄了不少的影片,既有故事片也有纪录片。这些资料胶片一部分后来流失到前苏联,日本人发现后出高价买回胶片,编成了30集的录像带,在日本发售,当时是卖30万日元一套。后来我们在日本的友好人士发现后向日本方面交涉,1995年5月,日本同意向中国政府赠送部分资料,一共带来了两套录像带资料,其中包括3部故事片,如《晚香玉》、《皆大欢喜》等;还有一些纪录片,现在这两套录像带资料一套保存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另一套保存在长春电影制片厂。■过去时“满映”始末1933年5月,关东军参谋小林最早提出了建立伪满洲国电影机构的设想。1937年8月,“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正式成立,简称“满映”。它是伪满洲国管理电影摄制,发行和放映的专门机构。1939年,曾任伪民政部警务司长的甘粕正彦被任命为满映的理事长。满映生产的影片分为“娱民”,“启民”和“时事”三种影片。“启民”影片是直接体现国策电影思想的片种,满映初期拍摄的《进展的国都》、《协和青年》、《光明的大地》等都是这类影片。在故事片制作方面,因为“国策”电影没有市场,以情节性较强,宣传性较淡的娱乐影片为主。1945年日本投降,满映理事长甘粕正彦自杀,满映随之解体。在满映存在的8年里,共拍摄故事片108部,教育片、纪录片189部。李香兰心语点滴●“当我们注视过去的时候我们不可以逃避。无论怎样痛苦,那里面一定有值得将来借鉴的东西”。●“中国人不知道我是日本人,我欺骗了中国人。一种罪恶感缠绕着我的心,仿佛走进了一条死胡同,陷入了绝境。”●在李香兰的自传《在中国的日子———李香兰:我的半生》中提到,1937年她以中国人身份无意中参加了一次抗日集会,当时没有人知道她是日本人。每个人都表态“假如日本军侵入北京,诸位怎么办?”李香兰不知怎样说好,只能说“我要站在北京的城墙上!”接着,她写道:“我只能这样说,双方的子弹都能打中我,我可能第一个死去。我本能地想,这是我最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