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牯岭街少年,也不是三和大神,他是上海人张英雄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7 02:38:35人气:0
阳台上

视频阳台上状态:HD1280高清国语中字版年代:2019

主演周冬雨王锵曹瑞王雅琴更新时间:2022-09-28 18:58:06

张英雄(王锵饰)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溺爱之中,性格难免有些软弱。某日,张英雄的父亲张肃清(姚培德饰)在和政府拆迁办的工作人员陆志强(许江宁饰)的争吵中突发心梗去世了。无奈之下,母亲带着张英雄搬进了舅舅家中,过起了寄人篱下的生活,舅舅和舅妈对待他们的态度并不算客气,这让张英雄的心理更加不平衡了,他决定找陆志强报仇。 张英雄搬出了舅舅家,在一家小店里当起了服务生,…

电影《阳台上》的上海路演,引发了观众之间的热烈讨论。有人充满深情地说,能在大银幕上听到这么多上海话,感到十分亲切。也有人略带遗憾的表示,男主的表演不太像一个地道的上海人,林林总总。关于上海和上海人,一直是个比较尖锐,容易带来争执的话题。古往今来,无数人试图挑战这个充满刺激性的话题。这一次,挑战者变成了拍摄“东北三部曲”的导演张猛,以及一个在互联网上都很难查找到的新锐演员王锵。王锵的确不是一个上海人,他甚至在影片中的名字也不怎么上海人——张英雄,听上去像一个随时准备去拯救世界的大人物。可现实中的他,却沉默少语,有些木讷,说轻度自闭也不为过。在生活面前,他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22岁了,没有工作,整天打游戏,和父母一起挤在狭窄逼仄的弄堂里。经常莫名其妙被爸爸抽一记大耳刮子,还会在妈妈的唠叨面前掉下眼泪。甚至坐在别人的摩托车后面,也会紧紧贴在对方的身上,像一只温顺的羊羔。从世俗意义上,这就是一个让你恶意嘲笑的无能男人,一个扶不起的妈宝。然而这样一只温顺的羔羊,却在某天突然买了一把锋利的水果刀。他要去杀一个叫陆志强的男人,为自己的父亲报仇。陆志强是个拆迁办的小头头。他因为不肯给张英雄家多算一点面积,气得张父对着陆志强大喊一声“吾记牢侬了”之后,突然猝死了。大厦就此崩塌,房子也被拆了——张家按照绿地面积计算拿到了拆迁费用,但那可以说是张父用命换来的钱。张英雄和妈妈不得不寄人篱下。暂住在并不富裕的舅舅家里,还要受尽舅妈的奚落。更加值得玩味的是,张英雄在网吧接到了母亲的电话,母亲说原来他们拆迁的费用本来买得起房子,但是……话音未落,张英雄就挂掉了电话。母亲的意思不言而喻,他们现在真真正正地买不起房子了,在自己的家乡成为了漂泊的人。这其中发生了什么,谁都不知道,也更显得玩味十足。(当然可能因为某些大家都懂的原因,有了这样的留白。电影中还有很多其他的信息点也都是很含蓄的藏在故事里的。)但凡在上海漂泊过的外地青年,通常最羡慕上海人的一点,便是无论怎样他们都至少有一套房子。甭管遇到多大的委屈,至少他们还可以躲在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里。租房子是一部心酸的史诗,不知由多少鼻涕和泪水浇灌而成。而我们的主角张英雄,却在自己的家乡流离失所了——他变成了一个沪漂,一个没有房子的上海人。生活究竟有多残忍,才会开出一个这样的玩笑。电影开场,导演张猛用一组流畅的叙事,勾勒出一幅张英雄的家庭切片:父亲失业在家,脾气暴躁,爱好是吃老酒和泡澡堂子。母亲到处做钟点工,勉强维持这个家庭的开支。父亲经常迁怒于儿子的“不成器”,却在一种粗暴的表象下,揭示出他自身既无能又无力的尴尬。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气氛压抑的上海底层家庭。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我们也不难理解张英雄为何变成了电影里的张英雄。他没有什么人生理想,软弱,内向,得过且过,思维方式近乎单线条,和社会几乎完全脱节。所以,非常理解为什么有观众说他不像上海人,像个傻子。他本身就自带一种“病态般的偏执”,包括一种非黑即白的价值判定:在他的体系里,那个逼他家破人亡的陆志强,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坏蛋。因此他必须实施复仇,杀死陆志强。从此伊始,这个废柴青年张英雄,仿佛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他开始用跟踪的方式接近陆志强,甚至去应聘了一家距离陆志强家很近的餐厅。在这个过程中,他展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韧劲,一种越挫越勇的力量在混沌中积蓄。他依然沉默,却在沉默中酝酿着一场爆发……手提摄像机的画面摇摇晃晃,让很多观众产生了严重不适,好像张英雄这支离破碎的人生,急需一场山雨欲来的迫切。在这个数码时代,张猛却选择了用胶片拍摄,来传达某种态度。张猛很猛,在备受好评的《钢的琴》里,他以库斯图里卡的酒神式癫狂,和前苏联的计划经济式硬核,打造了一部令人惊艳的电影。但在《阳台上》,节奏却一反常态,变得其徐如林。正如那摇摇晃晃的摄影,反而变成了一种落魄青年粗粝困顿的写照那般,跟踪与偷窥这种近乎变态的沉默,让这部片产生了更多探索人物内心世界的电影语言。那张粉红色的窗户纸,竟有一种比希区柯克的《后窗》更浪漫的意象。在那个粉红色的世界里,他看见的是一个天使。尽管这个世界是一个被滤镜加持后的欺骗,他仍旧深深沉迷其中。也许在他的体系里,对方只是一个美丽的青春期少女,并不是一个智力不健全的“病人”。这个叫陆珊珊的女孩,和那个总是吹嘘认识很多“大人物”的东北青年红毛,成为某种程度上张英雄与这个世界联结的纽带。红毛是一个有冒险精神的底层打工者,他幻想成为许文强一样的男人。虽然粗俗且好惹事,但外向的性格和大大咧咧的做派,却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张英雄,让他变得有些开朗了起来。张英雄认可这个朋友,还带他去了自己的秘密基地——一艘废弃很久的轮船。两人坐在歌舞厅的沙发上,一起喝着红酒,这是电影中少有的轻松时刻。最最动人的一幕,发生在他和红毛一起高歌《浪子心声》之时。两个被命运玩弄的可怜人,在一支不能发声的破话筒前,抵达了生命中的高光一刻。“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的嘶吼,回荡在空无一人的废弃大船上。在那片粉红色的世界里,陆珊珊唤醒了张英雄心中爱的萌芽。他由跟踪陆志强,逐渐转移到保护陆珊珊上,还去教训了一下那个欺骗陆珊珊的男人。但在另一条线上,他和红毛却因为一双球鞋彻底反目。他早就不满红毛对盗窃满不在乎的态度,拒绝和他同流合污。当他看在秘密基地里找到一丝不挂的红毛,脚上还穿着他那双新买的白球鞋时,他心中最后的一座乌托邦,就这样土崩瓦解了。这时的张英雄,俨然已被全世界欺骗了。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正处于一种濒临“黑化”的边缘。他又一次拿起水果刀,继续跟踪陆志强。却亲眼看到陆志强踩到了一堆狗屎:他艰难地弯下腰,把鞋子脱下来,却无法掩盖袜子上的破洞。他赶紧往下一拉,生怕被旁人看到。然后拎起皮鞋,不断地往一颗树上蹭……在生活的涡旋面前,陆志强也不过是一个不断挣扎的小人物。张英雄收起了手中的刀子,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和他面对面擦肩而过。这就是张英雄。即便他在生活面前无能,在命运面前无力,22岁的人生中充满了失败,前途一片黯淡,还像个傻子一样不懂与人交际,他也绝不是一无是处。在他拒绝红毛继续偷窃的那一刻起,他就守住了自己的信念。造物主可能赐予了他一千万种缺点,却唯独为他留下了良善。这种良善,使他没有成为牯岭街的少年,也没有成为三和大神。甚至可以说,他和陆珊珊都是一种人,始终表里如一,永远没有改变过向善的信仰。他们或多或少有一些心理问题,却比那些看似正常的人活得更加真实,更加用力。这是一部底层问题青年的成长史。它传递的情绪也许不会感染每个人,却为那些被命运抛弃的人们赢得了尊严。片尾,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中,张英雄终于冲上去拥抱了陆珊珊,也拥抱了自己的全新人生。尽管这样拥抱的方式有些猥琐,但终于让一个不愔世事的男孩子彻底解脱了。在雨中,张英雄笑了,他笑到了最后。他被全世界击败,却战胜了自己。罗曼罗兰说,这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便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却依然热爱它。“你拍了那么多东北题材的电影,为什么这次选择了文化迥异的上海呢?”“我很喜欢任晓雯的原著,那些底层人和底层人之间的故事,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让我深深地感动。”针对一个观众的提问,导演张猛如是说。本文版权归作者巴伐利亞酒神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