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之前的那个时代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6 15:26:28人气:0
包豪斯时代第一季

视频包豪斯时代第一季状态:更新到06集年代:2019

主演奥古斯特·迪赫安娜·玛丽亚·穆埃崔娜·蒂虹瓦莱丽·帕赫纳更新时间:2020-08-06 20:05:00

本剧是ZDF电视台纪念包豪斯成立100周年的献礼之作,由Anna Maria Mühe和August Diehl领衔主演。本剧将目光投向了包豪斯在魏玛成立之初的那段时光,以Walter Gropius与女学生Dörte Helm之间的情感纠葛为切入点,展现了包豪斯立校之初风雨飘摇的那段历史,以及魏玛时期的德国风貌。

在同济读书的时候,当时一位同济土著居民给我介绍,外语学院旁边的那座文远楼是一座很了不起的建筑。我说看起来也没什么特色嘛,她说这是亚洲第一个包豪斯建筑,因而写入了世界建筑史。所以,后来拍毕业照的时候,我们特意来到这里和它留影,当时吴老师正好经过,连平时很矜持的肖哥都主动提出和吴老师合影。吴老师拍照之前,还特意为肖哥理了理学位服,之所以印象这么深刻,是因为课堂上的吴老师都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高冷形象,没想到他还有如此人间烟火温暖的一面。后来去德国读博,有一年圣诞之前,我去Siegen拜访S教授。Siegen大学应该是战后新建的现代大学,S教授给我介绍校史和校事的时候,当时正好走到学校的咖啡馆,当时人满为患,我们在一个台阶前喝咖啡,面前是裸露的墙壁和水泥色的管道,我当时随口问了一句,为什么是这样的呢?他告诉我,这是战后建筑的典型特色啊,最后加了一句übrigens,dasistBauhaus.年初,单位新装修的办公室揭幕了,没有吊顶,也能看到管道,只是将它刷成了和墙壁一样的颜色,似乎也不违和,而且令人有些触目感怀。所以看到包豪斯时代这个名字的时候,感觉仿佛是一种召唤,自己一定要看一下。影片刚开始的时候,我其实非常抵触:整个影片的叙事框架用了一个《名利场》StineBranderup的采访。没看过《名利场》的我其实对此有着诸多偏见,后来经科普才找到Stine的原型其实是个很了不起的女权师BettyFriedan。因为我觉得,这会降低这部剧的严肃性和纪录性,后来发现它本就不是一个Dokumentarserie,而是一个归类到Spielfilm式的剧集,所以这反而体现了创作者对体裁的敏感度。因为这部剧的主线是DörteHelm和WalterGropius之前的情感线,Stine对Walter穷追不舍不遗余力的八卦其实一直在提醒我们这是故事Geschichten,而不是历史Geschichte。Dörte和Walter之间的感情戏确实够吸睛,因为那是unsichtbareGeschichten,历史上的寥寥数笔反而给后人留下了更多的演绎和想象空间。她和他相遇非常有意思,按照当时的镜头切换,我一度觉得女主是她的闺蜜贡德。火车上她的资产阶级式的精致和优雅,和一上车就拿出剪刀剪掉袖子的贡德,让人觉得她是新时代里过时的供品,所以当她在受到伊顿Meister当堂斥责后,当天夜里自己做了一件很前卫的衣服,贡德把自己的披肩送她时心里时衷心的为她点赞的。第一次见面也是如此,她为贡德追赶被风吹跑的设计图时,画面是黑白的,是断续的,我想这样的她应该是不会引起他的注意的。让他注意的应该反而是她的家世,她的老爹是Rostock大学的知名教授。当他邀请她在Party上跳舞的时候,应该只是想帮助这个孩子走出层层包裹,释放天性。不过,那段舞画面的精彩度,应该远远超出了两人当初的想象,成了日后共同回忆的起点。一旦开窍之后,Dörte的成长速度是惊人的:后来她的闺蜜贡德其实是觉得多少有点妒忌吧,逐渐冷落了她一段时间;她虽然一度遁入了伊顿Meister的拜火教,经历各种折磨,但是她最终在荣誉法庭上对伊顿的指责应该触及到了他的灵魂了吧,不然他也不会举手投降,最后明知真相的情况下,还不惜颠倒黑白,来维护二人的声誉。尤其令人唏嘘的是,他在告别之际对Dörte和Walter两人说的最后那句话:Nichtsistsoseltenzufinden,wieeinebedeutungsvolleBegenungmiteinemanderenMenschen,为此他愿意退出包豪斯学院。之前,在Vorkurs结课时他采用互相揭发指责的淘汰方式时,也是Dörte勇敢的指出,这是不对的,这和学院精神不符,我们是一个共同体Gemeinschaft。令人惊讶的是,伊顿大师居然会顺坡下驴,声称这是他的最后一课,他原本的打算绝非如此,而是Dörte给他上了一课。现在回想,如果按照Walter的剧本,在荣誉法庭的压力下结婚,估计就做实了两人的谣言,而伊顿对Walter明显有阵营分歧,肯定不会为他的错误买单,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所以,真正挽救了Walter声誉的是Dörte的孤勇和犀利,而不是Walter一贯的手段和策略,即所谓的Takten。Dörte和Walter两人之间情感升温,应该是Dörte因为要去上某位Meister的课被奚落被拒绝,一怒之下把学院一个女神雕像涂成了彩色的。在Walter办公室和他对峙时,她质问他他的办校理念不是男女平等吗?他在blablabla说了一通牢骚之后,说了一句我多么希望那个颜色能够早点褪去。。。当时Dörte笑了,后来Dörte如愿进而那个Meister的课堂,还被选中去画Sommerfeld房子的天花板。两人的感情的巅峰时刻,应该是因为什么吵了一通之后,两个人都说出了IchhasseSie。尤其是男主还抱怨了一句,allesdrehtsichumsie。应该是两人都是各自的Reizpunkt,中文是逆鳞吧,如此碰不得,却又如此珍贵,以致于连精明自我如walter都意识到自己所有的光辉事业的理想居然都是围绕着一个小姑娘,那怎么符合在一战中让人发报给大公爵自己要接管国立艺术学院的伟光正的人设呢?这句话,与其说是抱怨Dörte麻烦爱惹事,不如说是说给失控的自己听的。到此为止,Walter还是一个很完美的形象。尤其佩服Walter的是,他吵架从来不输。不论是和记者Stine,还是和前妻Alma,包括同僚伊顿等老旧Meister和政客,一秒钟前还是温文尔雅,发起攻来几乎毫无例外都是杀得别人片甲不留。另外,就是他的敏感度和决断力,面对所谓的变革和革命,他当场立下了艺术和政治无关的规矩,保护年轻气盛的学生。他的审时度势,让他的事业如日中天,但是让他的人格显得过于现实和算计,特别是面对Dörte的真诚、懵懂、率真的时候,简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一直都很质疑他的求婚是否是出于现实考量。因为Dörte说,她不会将那晚上发生的事情说给别人听,却执意想把它作为美好回忆珍藏起来,这句话不够保险,verunsichern了walter。滴水不露的Walter为了让自己无懈可击,拿出了杀手锏,那个自己徒手缠好的戒指来求婚。第二天早上,他衣冠整齐的倚在尚在被窝里Dörte的身边,万无一失地安排着提亲事宜。那种衣冠楚楚感,给人的感觉是拒人千里之外的距离,是例行公事无动于衷的冷漠,完全没有处于热恋的那种热烈和心动。敏感的Dörte应该多少感觉到了不对劲,所以没有订婚的欣喜,而是忧心忡忡地问Walter,为什么会和前妻离婚。Walter的回答令她想起了同学的话,结婚之后无法继续艺术梦想,所以有点恐婚,Streit,Streit,immerStreit。Siefügtnichtmehr.吵,吵,吵,一直都在吵,fügen这个词其实我基本没用过,除了那句IchsteheIhnengernezurVerfügung,我乐意为您效劳的套话。后来想起Fügsamkeit这个传统美德,应该就是她不听我的话了,直白一点。而这点Dörte听明白了,所以才会悔婚,这让Walter恼羞成怒,愤恨不已,最终翻脸。事实上,无论Walter如何标榜自己男女平等,但是落实到实处,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他更喜欢让他舒服的传统温顺的女性,如果能多金,让他不用为钱奔波遭人冷眼,那就更好不过了,所以他和Isa在一起那是他的人生最优解。后来,Dörte进了那个什么委员会,让Bauhaus学院真正实现了民主和平权,拥有了载入史册的收官之作,但是这些都已经开始让Walter疲惫、厌倦。她的锐气,让他最终忍不住逃离。所以,最后面对Dörte的质问,为什么没给她安排教职的时候,他无比的心虚。大热天,Dörte穿了件裙子,他原本穿了长袖衬衫,后来却给自己又套上了西装外套,还要靠沙发给他支撑,靠在上面,不敢直视Dörte,像复读机一样说着那句官话,ichwerdesehen,wasichtunkann,实在是无比的peinlich和schmerzhaft。Walter后来之所以不能释怀,除了因为Dörte早逝之外,还应该有其他隐情:比如伤心失意的Dörte回家之后,应该也不被家人接纳,41岁去世,当时她女儿5岁,所以应该是36岁生子,这中间又经历了多少年的反抗和妥协,最终大概率是相亲结婚吧,可以想象。不能忘记的是,纳粹上台之后,Dörte作为犹太人的处境应该更为艰辛,每天都在做无望的生死搏斗!相形之下,Walter去了德绍,去了美国,继续地风生水起,风光无限。他是一个现实冷静的人,但他绝不是一个毫无底线和原则的人。他眼睁睁地看着她一个人孤独地走进了历史的地平线,直至消失不见,自己却什么都没做。他知道她生病,她死亡,她结婚,她女儿,但在他的眼里她的生命也就被简化至此,其余的日常琐碎和一地狼藉却只字不提,因为这不是他愿意和她共享的生命体验和回忆。他很在意Stine会不会把他写成一个反对女权的人,应该是个他面对Dörte的心结。在他吃力地爬上楼梯,看到Dörte当初发表在报纸上的那篇檄文的插图DasstreitendePaar,他内心其实是为Dörte鼓掌的,感慨自己所辜负那段时光的同时并为曾经的灿烂回忆而自豪。值得玩味的是,和伊顿一样,Stine也是直接告诉Walter,他/她在撒谎。不同的是,她撒谎是为了保全Walter,伊顿因此而动容、最终买账;而他撒谎,则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无人打扰的回忆空间,而这个回忆则是他穷其一生拼命隐藏而不愿与人共享的私有财产,他拒绝上交公众,拒绝成为谈资,而Stine很愠怒。如果这部剧作为一个女权主义的主题去解读未尝不可,因为女主的成长过程确实令人振奋,但是这样的话,包豪斯时代这个题目就沦为了噱头。如果这个爱情故事仅仅成为历史底色,就像有人说的多一些Meister的戏份,整体来看可能会更加的名副其实。因为,影片中除了这个故事之外,很多台词和故事都是很有意思,尤其是最后的Oskar大师的三幕剧,色彩和造型现在看来依旧经典。因此,我一直觉得Bauhaus如今过于概念化,它曾经也是有过色彩、有过形式,有过蜕变的,远比现在我们所理解的意义丰富,所以很期待下一部。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