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被删减了几秒,它也还是满分!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3 23:12:43人气:0
一秒钟

视频一秒钟状态:正片年代:2020

主演张译刘浩存范伟余皑磊更新时间:2023-12-27 17:47:35

影片讲述了没赶上电影场次的张九声与刘闺女因一场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的故事。故事灵感来源于张艺谋导演早期经历,是其一贯对文化展开追忆和寻根的风格。

说实话,应该让一些只会用嘴的导演,感到羞愧。张艺谋以身示范,显露出中国一流导演的应该有的技术水平。这部电影,即讲好了一个故事,完成了电影本身的使命;同时,又勾勒出一个时代,记录了一段来自特殊年代的回忆;最后,还夹带了张艺谋对电影的情怀和喜爱,是一部标准的迷影。最厉害的是,这三者完全没用冲突,在电影的时长里,各自有各自的落脚点——不仅要拍好,而且拍的有声有色,人物立体,内容丰富,意味深长。张九声第一遍看《新闻简报》,没认出来自己的女儿。第二遍,一扭头,已经是眼泪流过满脸。他女儿在《新闻简报》中,因为争先进,所以抢着和大人扛米。一秒钟的镜头,一闪而过。张喃喃自语,争什么呢?这么小的孩子,争什么呢?范电影说,还是要争的。只有她比大人更努力,才能摆脱你这个父亲对她的坏影响。言下之意,是张九声坐牢,害了自己女儿。然而电影被删减的片段——女儿就因为争着扛大米,最后发生意外,车祸去世。这个片段,可谓是全片的灵魂,最有说服力的动机,最深的揭露。可惜,却被删减掉了。然而即使被删掉,聪明的观众还是可以猜到。为什么张九声要越狱去看电影,就为了那一秒钟。为什么张九声出狱后,不去找自己的女儿,反而要找那一秒钟的胶片?为什么?为什么刘闺女说气话,大米怎么没把你女儿压死?张九声瞬间暴怒?因为,女儿已经死了。这个为了争先进反而意外死亡的悲剧,不仅是张九声这个人物的最关键的一点,也是对那个年代最大的讽刺——可以说是这部电影的灵魂情节。另一个主角,刘闺女,也同样有精彩的表现。刘闺女哭了四次。第一次,是在车上和张九声抢胶片,“编故事”说自己是怎么被爸爸抛弃,沦为孤儿的。只是编着编着就哭了,因为这是真故事,她确实是孤儿。第二次,是和张九声和解,告诉张九声自己姐弟如何因为一个灯罩被欺负。第三次,是和张九声捆在一起看《英雄儿女》,对张九声说其实我很想爸爸。第四次,是最后目送张九声被押回劳改营,挥舞告别。四次哭戏,不仅包含了角色的设定,角色的转变,也揭示了人物的情感:张九声对见女儿的渴求,对丧女之痛,慢慢转移到刘闺女身上。而刘闺女作为一个孤儿,任人欺凌,毫无反抗之力,像是一粒沙子和浮尘,只能随风飘过。最终,那一秒钟的胶片,也被时代裹挟着,被掩埋在风沙之中。就好像是对那个荒唐历史的批判,最终也只会被人遗忘。(花絮里,有找回照片的镜头,其实张艺谋拍了两个版本,一个是丢了,一个找回来了,最后张艺谋觉得还是选择丢了好,所以就把找回的镜头放进花絮,并不是真的找回)(两年后的部分,也是为了过审而补拍,寓意时代最后变好了,人心又有希望了,张九声和刘闺女也释怀了)至于范电影这个角色以及洗胶片等等迷影内容,则是张艺谋的“私货”,表达了他对电影的情怀。因为整个故事来源于《陆犯焉识》里一个越狱看电影的情节,而张艺谋回忆起自己学习摄影时的少年时代。那个年代,电影不仅是娱乐,还是一种奢侈。那个年代,电影只有“红色正能量”,群众对电影的喜爱,也有局限性,因为群众的精神匮乏,只能以集体观影,大合唱来欣赏影视化艺术。但电影对每个人的影响是不同的,不同的人最终走向不同的道路。莫言经常在自己的小说里写对电影的热爱,而张艺谋也因此成为导演。除了张艺谋本人对电影的热爱和情怀,可能国内再不会有这样的迷影作品了。如今短视频的天下,再也不会有人看电影好像过年一样。还有人在乎真正的电影、技术、发展、历史、改革以及意义吗?所有的一切,都正在被庸俗和娱乐蚕食。而我们都精神文化,也如这被删减的电影一般。中国已经崛起,应该有新的自信,我们曾经有《霸王别姬》这样伟大的作品,直面历史荒唐的一面,并没有被大刀阔斧的删去深刻的批判。而如今,提起那段历史,却欲言又止,遮遮掩掩,不能上映,没有勇气面对过去的错误。电影不应该只是娱乐,艺术应该启发人们思考和反省。否则,就是时代的悲剧。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从这部作品,我认为张艺谋在创作、在对人的尊重、在对作品的态度上,可以说是够资格成为国内一流导演的。他不仅仅是人物和题材做的好,也不仅仅是迷影情怀很上心,从技术风格上,这部电影有喜剧,有悬疑,有默片,凝聚在一起杂而不乱,特别舒畅!这是一个导演能力和经验的体现。即使是残片,删减,补拍,依然可以看出《一秒钟》是一部好作品,依然可以有效的表达和传递这个朴质的故事,简单,纯良,带有力量。豆瓣有个短评说,带自己的妈妈去看,结果妈妈哭了。问为什么,妈妈说,张九声眼神太戳人了,他女儿肯定是不在了。是的,虽然这个情节被强制删除了,但我们依然可以从演员的演技中猜到。这,便是艺术的力量。本文版权归作者王俊俊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