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父辈的旗帜状态:BD超清英语中字年代:2006
主演:瑞恩·菲利普杰西·布拉德福特亚当·比奇约翰·本杰明·西基更新时间:2020-08-06 20:53:17
1945年二月,即使欧洲战场已几近获胜进入反攻尾声,但太平洋战场仍然陷入胶著状态,其中最残忍与血腥的一场遭遇战役就发生在硫磺岛上,尤其是其中一段经典影像∶五位海军陆战队员与一位海军看护兵一起在摺钵山顶(Mount Suribachi)竖起美国国旗,更被拍成照片名留青史。这张捕捉到历史时刻的照片,让开始厌倦战争的美国找到胜利的象徵,也让护旗的这六位美国战士一夕之间成为全国英雄,虽…
无论是mtime还是豆瓣,都不能引用超过一条的影片资料。这篇文章是对2006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两部电影《父辈的旗帜》和《硫磺岛家书》,以及詹姆斯·布拉德利、罗恩·鲍尔合著的《父辈的旗帜》(2000,LiteraryGroup,中文版为2006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张永椿等译)的一个综合解读,试图呈现美国人对硫磺岛战役,以及整个太平洋战争,二战等话题的一个大众文化文本表述的状态。姑且算作对我个人偏爱的《父辈的旗帜》电影的一篇影评。——题记如果孤立地看待这一本书和两部电影,它们各自呈现的东西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将其联系起来解读,它们又呈现出一种奇妙而独特的互文关系。而在此之外的,有关电影的事实,则呈现出更多有趣的症候。我个人的阅读顺序是《父辈的旗帜》电影(以下简称《旗帜》),《硫磺岛家书》(以下简称《家书》),《父辈的旗帜》,以及《父辈的旗帜》电影第二遍。按道理还应当阅读的文本包括《硫磺岛家书》的原始文本之一,栗林的那本图画书信集《PictureLettersfromCommanderinChief》,以及1949年约翰·韦恩主演的《硫磺岛之砂》(SandsofIwoJima,这部片子应当看一看,是因为詹姆斯·布拉德利在书中提到,Ira、Rene和John被“骗”去拍了这么一部应景之作,虽然在当时已然是一部百万美元大投资的超级巨片了)。不过仅就这三个文本而言,其间传达的微妙联系已经足够一篇影评来讨论了。这三个文本涉及的事件均是太平洋战争中著名的硫磺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或者二战中美日作战的最重要一役,其决定性的意义在于日本终于“无险可守”,并且直接导致原子弹的投入使用和二战的终结。彼时,《兄弟连》里的伞兵E连刚刚走出人间地狱阿登森林,而海军陆战队的E连则来到了另外一个人间地狱。所不同的是,没有日内瓦公约约束的日本军队对待海军陆战队的方式显然不够客气,而另一方面,由于那张著名的照片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使得硫磺岛战役更加的不寻常。首先说那本书,詹姆斯·布拉德利、罗恩·鲍尔合著的《父辈的旗帜》。詹姆斯·布拉德利是六位旗手之一,quot;Docquot;
约翰·布拉德利的儿子(资料参见http://en.wikipedia.org/wiki/James_Bradley_(author),个人网站http://www.jamesbradley.com),而罗恩·鲍尔(RonPowers,资料参见http://en.wikipedia.org/wiki/Ron_Powers)是美国著名记者和纪实文学作家(non-ficitionwritter),普利策奖获得者(看书后面的跋,大约是个布拉德利小朋友为了出书的而借来的著名挂名作者,他且忽略不计)。詹姆斯·布拉德利大约是个不太得志的记者,不过他做功课的方式却是个典型的训练有素的历史学家的样子,并且在出了三本书之后,已然成为美国著名的太平洋战争专家了。非常有趣的是,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停地想起S.Ambrose,《兄弟连》的作者。这本书的遣词造句、收集和组织材料的方式,甚至叙事角度、篇章安排,乃至某些人物形象,与著名的《兄弟连》(出版于1992年)如出一辙(事实上Ambrose大大最著名的著作应当是《CitizenSoldiers》),所不同的是,毕竟故事的核心是自己的父亲,詹姆斯·布拉德利不时还要露一点可爱的小尾巴。于是整部书陷入了一种轻微精神分裂的状态,一方面试图模仿《兄弟连》的口述史和士兵视角的方式,而另一方面又陷入了对自己父亲的个人崇拜之中,读来真是令人忍俊不禁。当然,最为有趣的事情是,这六个人所在的连队,恰恰也是quot;EasyCompanyquot;。对我而言,这本书最大的作用是提供了较为详尽的背景资料,比起《旗帜》里炫技式的剪辑带来的一头雾水,这本书倒是平实的多。大约伊斯特伍德·东木头大叔默认观众对硫磺岛战役的背景都比较了解,而不知我这等军事盲们并不知道硫磺岛的重要战略地位。另外一处吸引我的则是詹姆斯·布拉德利对那张照片及相关事件的解读。他详细重现了Ira、Rene和他父亲quot;Docquot;John的心路历程,并且详细探讨了这个英雄形象的建构-升华的过程,以及这三个人的战争后遗症和他们面对荣誉的方式。这倒是颇为有趣的对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思——当然,言外之意是当下也适用,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伊拉克战争里的某女兵英雄,再往前则是911事件里的英雄。他把“英雄机制”这一话题放置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位置上进行讨论,但并未对其进行深入的批判。再说说《旗帜》和《家书》,两部片子应该是套拍的,然而与经典战争片文本都有所不同。《旗帜》讲的是照片事件,战争只是个背景;而《家书》则是更为有趣的一个文本,讲的是对手的价值观。东木头大叔自然不想老老实实地去拍俩战争片儿,走的都是险棋,走的也都是妙招。相较之下我更喜欢《旗帜》,因为它展示的故事结构和剪辑方式更有趣。虽然这个故事更老生常谈,并有冒犯主流意识形态的危险(当然,那些明确的有碍视听的东西都被摘干净了),虽然这种我颇为欣赏的剪辑方式带来完完全全的理解障碍——以至于我不得不去读《父辈的旗帜》,并且读完了之后要再看一遍电影,才能把那些难于理解的东西放置在合适的意义体系之中。《旗帜》要拍的不是战争,所以当我第一遍抱着去看一部《兄弟连》的愿望观看的时候,当然是会摸不到头脑,除了《兄弟连》里Buck少尉的演员在《旗帜》里露了几面之外,对于战争过程完全形不成概念,在读了书之后才大致明白顺序。于是东木头大叔要表达的东西一望而知。他并非如《父辈的旗帜》之中詹姆斯·布拉德利所述那样执着于“真相”的讨论,而仅仅是一笔带过,转而更深入地去探讨“照片事件”的英雄叙事的价值判断;他也并非是要全景式地展现硫磺岛战役,否则他当然不会选择如此这般一个来回跳跃的叙事结构,也不会仅仅限于漫长的硫磺岛战役中的折钵山一役。他着力展现的是三位英雄成为英雄、作为英雄和继续作为英雄的过程,他要表达的是这些人的战争后遗症,他要表达的是这样一句话:“我们不是英雄,那些留在硫磺岛上的人才是。”然而他却在另一个方面触及了一些较为深入东西,比如这三个人被命名为英雄,或者是出于美国的愿望——人民,媒体,他们需要一个英雄的形象来寄托对战争的想象和某些无名的战争伤痛(这一点书里比较详细),或者是出于利益的需要——媒体需要内容,政客和明星需要做派,政府需要卖战争公债,因为财政预算不够了(书里也非常详细),或者是出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需要——某种动员的方式,某种解决国家内部矛盾的方式,以及某种建构“想象的共同体”的需要。这些表述比较成功。对于我而言,至少在阅读《父辈的旗帜》之前,我已然意识到了后面这些东西。英雄们的工作就是高度重复性的演讲、推销,在我同情这三个可怜的小伙子之余,我至少看出来东木头大叔狠狠地嘲笑了美国政府,那些行为看起来很荒唐,比如在体育馆竖起国旗,真是一件颇有后现代风格的行为艺术作品,再比如那个令人发指的冰淇淋,解构两个字任谁都看的明白(这一点是书里没有的,发挥的很好)。然而这一切都有借口,东木头大叔还是留了些情面,至少他没有如书里所说那样,把罗斯福临死前最后的指令拍出来。那是——“不惜一切代价把照片上的人找出来,我们需要他们去推销战争债券”。于是英雄叙事并未被完全的消解,相反,却巧妙地将一个反英雄的文本中建构性的成分放大,再一次回到《旗帜》的主题和照片的主题,东木头大叔的高明之处在于将《父辈的旗帜》中比较暧昧的部分明晰化,确凿地将塑造英雄群像这一主体推到台前。于是我们看到,三个小伙子对自己英雄身份的拒绝和躲避,是以“英雄是那些在影片战争段落中面目模糊无法分辨的同伴”为心理动因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我这类中国观众难于分辨和记忆外国人的相貌,但我可以清晰地分辨《兄弟连》里的所有人,所以结论还是,东木头大叔整个放弃了在战争场面中塑造个人的方式,转而通过某些特定段落来交代某些特定的人物,比如那六人中牺牲的三个。《旗帜》不比《兄弟连》的鸿篇巨制,在《旗帜》的主体和结构下想要交代清除到《兄弟连》的程度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战争场面只能是少而精,只能是在各个闪回点出现。如我看过两遍也甚至不能在战斗场面中分辨清楚除了Ira和Doc之外的其他人(大约麦克同学比较有特点,还是较容易辨认,当然,Buck中尉一眼就知道——虽然我现在仍然记不住他在《旗帜》里演得是谁,B4一下自己的《兄弟连》后遗症……)。然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和讲述。《家书》在我看来十分有趣。曾经读到过一篇很有才的评论,作者写道,他的朋友圈里管这部片子叫做《鸡毛信》,取IwoJima的谐音“一窝鸡毛”。《鸡毛信》是一部绝望而又绝望的电影,这个必死之局里,日本文化特别怨念的那种凋零和盛放的美感被传达了出来。渡边谦饰演的栗林忠道中将以及二宫和也饰演的西乡是提供视点的两个人物,分别从官兵两个群体的视角来切入。对我而言,这部片子最迷人的地方便在于对这种绝望情绪的渲染。相反,其他的一些一望而知的东西,比如对“玉碎”的探讨,对人性异化的探讨,以及试图超越美日战争对立的探讨,都显得稍有点太过寻常,力道完全不及《父辈》的厚重老辣。栗林将军和那个马术冠军都是典型的跨文化符号,大约这也是编剧之一保罗·哈吉斯大人的拿手处理方式。一脸倒霉相的二宫和也倒是片中比较神奇的一个存在,消极厌战窝囊颓废如他,还承担了一大半的视角支点,使得原本极度能打的日军倒显得必败了。当然,事实上也是必败,然而30多天的硫磺岛战役却并不是片子里这么一种打法,正因如此,我才对这部片子颇有微词。然而美国的影评人们不这么想,这部片子在07奥斯卡拿了两个奖,更重要的是拿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的提名(注意!不是最佳外语片!),这倒是我看来很有趣的一件事。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这部影片的角度,虽然是日本的视角,然而两个视角的支点人物,无论是栗林将军还是西乡同学,奉行的都是典型的美国价值观,那位马术冠军“西男爵”同学,更是一副美国资产阶级做派,你说这是日本电影呢,还是美国电影?于是本来次要的一个话题变得清晰起来,用一个大词叫做“文明的冲突”,这三个“他者”开始与日本军队的价值观产生冲突,小到战术战略,大到价值观,于是这部影片找回了最好用的关于人性的叙述,变成了一个可以理解的文本。翻了翻网上的影评,似乎一致观点都是认为《家书》好过《旗帜》,看来一部顺畅的没有阅读障碍的文本还是容易获得好评,可能的原因还有长期存在于中文网络中的对日民族主义情绪,以及这部片子将“日本鬼子”还原成“日本军人”的重要表达方式,在承认了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之后,下一步似乎要做的事情是承认日军了。这倒是一个颇有意味的症候。于是讲述历史的方式变得重要。詹姆斯·布拉德利的背景显得意味深长,他曾长期在日本生活和学习,于是他能完成对日本军队“去非人化”的表述,到了东木头大叔那里,他叙事的野心则非常之大,不仅要试图超越战争的对立和文明的冲突,并且试图触及美国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运行方式,美国英雄的建构和表述。硫磺岛成了关键词,我说它永不沉没,是因为无论是美日双方的任何一方,硫磺岛都是一个难以磨灭的存在。在栗林和西乡那里,硫磺岛是死地,是绝望,是一场延长而又延长的死刑;在Ira、Rene和John那里,硫磺岛是他们功成名就的地方,是一个偶然,是一个无法拒绝的身份,是一段被迫承担的历史,是一段永生难忘的噩梦;在日本,硫磺岛是将他们推向深渊的最后一块石头,弃,本土不保,守,守的如此惨烈,以至于登陆日本和空降东京成为美国不能承受之痛——预计1946年3月结束,损失100万军队——于是原子恶魔被从牢笼中放出,于是二战的创伤和恐惧被无限地放大;在美国,硫磺岛战役是一个神话,是一个完美的故事,人人各取所需——政府得到了金钱,媒体得到了英雄,民众得到了偶像,摄影师得到了永垂不朽的作品,出版商得到了加印加印再加印的要求和高额利润,历史教科书得到了完美的讲述方式,二战得到了标志性的符号,美国精神找到了最具感染力的象征。若干年之后詹姆斯·布拉德利得以叙述这段寻找英雄的历史,于是若干年之后,伊斯特伍德·东木头大导演拍了这样两部电影,于是从未沉没的硫磺岛就此变得永恒。于是回忆起一些动人的细节。其中包括Ira的身份挣扎带入的印第安人族裔问题,Ira酗酒之后无望的眼神,Ira孤独的搭车之旅和凄凉的死去,包括Rene在“功名”面前的迷失,quot;Docquot;John异乎寻常的低调——好像《兄弟连》里Winters的那种轻描淡写(此系Ambrose原话),比如栗林中将给儿子一封又一封的图画家书,包括“玉碎”后日本军人手里染着血的照片,硫磺岛海滩上西男爵的纵马奔驰,那首忽然出现在广播里近乎天籁的日语儿歌,还有硫磺岛上黑色的砂土,山顶猎猎飘扬的国旗,那张永恒的照片,当然还有最动人的那个著名场景,插完国旗之后,战士们终于稍稍松口气的游泳。那段的感觉好像《兄弟连》第10集里奥地利令人怀念和感动的阳光。于是硫磺岛的故事,在伊斯特伍德近乎黑白的有力影像里,在他亲手操刀的云淡风情的配乐中,终于挣脱了历史,而成为一个美好的故事。于是看客们可以各取所需,故事的主角则如他们自己的选择一般悄然转身退场。http://www.mtime.com/my/yinxiang/blog/1117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