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敢死突击队状态:年代:1970
主演:布拉德·皮特梅拉尼·罗兰克里斯托弗·瓦尔兹伊莱·罗斯更新时间:2012-09-07 11:37:18
故事分五章进行。二战中德占法国,德军上校汉斯(克里斯托弗·瓦尔兹ChristophWaltz饰)号称“犹太猎人”,在一次屠犹行动中,少女苏珊娜(梅勒尼·劳伦特MélanieLaurent饰)侥幸逃脱。与此同时,八名美国犹太士兵在中尉奥尔多(布拉德·皮特饰)的带领下潜入德占法国刺杀德国军人,其行动神出鬼没,手法残忍,对德军造成相当威胁,被称为“杂种”。三年后苏珊娜来到巴黎继承了姑母的电…
二战期间,一小队由犹太人组成的盟军士兵(绰号“无耻混蛋”)被空投到纳粹后方,他们的任务非常直接——虐杀纳粹。以各种残暴的手段——包括用棒球棍将人直接打死,割掉敌人的头皮等——在德国军队中散布恐怖。他们不仅不可思议地在敌人后方活了下来,而且事实上,他们做得如此出色,以致希特勒都对他们有所耳闻且为此大为光火。最后,他们参加了一次刺杀希特勒的行动,你绝想不到的是,刺杀成功了!希特勒和他所有的高级军官都被烧死在一个巴黎的电影院里,于是二战1944年就提前结束了!纯粹的胡说八道!这是篡改历史!如果有人一边援引历史,一边这样义愤填膺地指出,那么实际上关于这部电影他等于什么也说。很明显,这部电影不会比《低俗小说》跟二战的历史有更多的关系。塔伦蒂诺一向以颠覆电影类型,创新电影叙事形式著称,《无耻混蛋》延续了他一贯黑色暴力的风格,在叙事上,或许因加入了过长的对话而显得拖沓,但那些精心设计的对话场面以其强大的心理张力和演员的精湛表演而凸显出来,自成一体。对于所有昆汀的粉丝来说,这些便已足够,普通观众却总不免要追问电影到底讲得是什么!“whatthehellisitabout?”罗杰·艾伯特影评中的这句话道出了普通观众的心理。对此,我要给出一个直接的答案:《无耻混蛋》是关于电影的电影。在这部电影里,人们谈论着电影,欣赏着电影,甚至拍摄了一部电影(尽管是一部纳粹宣传片),电影中至少三个重要角色从事的是与电影相关的职业(如果戈贝尔博士和那位只露了一下面的德国著名演员EmilJannings不算的话):在巴黎经营着一家电影院的犹太孤女Shosanna,电影批评家Hicox上尉,还有德国电影明星Hammersmark小姐。电影中随处可见对影史的重温和对经典电影的戏仿、致敬。这就像是塔伦蒂诺所做的一个关于电影的白日梦:只有在电影中,犹太人才有可能反过来虐杀德国人,也只有在电影中,二战才可能结束于1944年,且结束于一家电影院里。六十年代出生的塔伦蒂诺尽管较之“电影小子”(斯皮尔伯格、卢卡奇、斯科塞斯等人)——美国最早一代学院派电影人来说属于晚辈,他却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电影教育。他在曼哈顿的著名音像店VideoArchives里做营业员期间,观摩了大量电影,在一家私人表演学校学了基本表演技巧,他的电影知识和技巧都来自个人的积累和琢磨,他最初展露头角的地方也不是好莱坞,而是像圣丹斯这样的独立电影节。较之学院派的严谨和理论功底,昆汀这样的“业余爱好者”更容易培养出一种非理性的“电影崇拜”。对电影的狂热激情使他更自觉地去革新电影的技法和语言,也使他倾向于把电影看做万能的——哪怕改写历史。在《无耻混蛋》中,我们仿佛看到昆汀在和学院派较劲:尽管没受过正规的电影教育,但他并不比学院派缺少对电影史和电影技术的了解。Shosanna的电影院第一天放映的是德国默片时代著名导演G.W.Pabst的《WhiteHellofPitzPalu》,这部拍摄于1929年的德国高山电影(mountainfilm)由LeniRiefenstahl主演,Riefenstahl与第三帝国的关系自然早已众所周知。第二天,Shosanna在招牌上换上了亨利·乔治·克鲁佐导演的《乌鸦》(LeCorbeau),这部由克鲁佐和德国在法建立的大陆电影公司合作拍摄的电影是法国影史上最具争议的作品之一,战后,克鲁佐还因此被禁影两年。后来,我们在电影院里还看到了克鲁佐的另一部电影《LAssassinhabite...au21》的海报。简单的几个细节,就将敌占时期的法国电影环境表现了出来:到1944年,法国的大部分电影院已经只能放映德国电影了,或者就是像《乌鸦》这样由德国公司投资,法国导演拍摄的电影。除了法国电影,当时德国电影的情况也在片中被人提及。Hicox上尉本人就是一名德国电影专家,在被派往法国执行OperationKino(电影院行动)之前,EdFenech将军让他解释“戈贝尔领导下的乌发电影公司(UFA)”,一旁的丘吉尔则问他戈贝尔在德国电影中的地位是不是和好莱坞的传奇制片人路易斯·梅耶相似,Hicox表示,梅耶还不够格,合适的比较对象是大卫·塞尔兹尼克,戈贝尔的目标是以他的纳粹宣传片来替代二十年代的“犹太知识分子德国电影”。这些内容,看过克拉考尔的《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和相关研究的影迷自然不会陌生。而塔伦蒂诺在此处的提及,在情节上几乎不具功能,唯一的目的就是展示他对电影史的熟悉和对电影的热爱——他要以这些为素材来制作一部电影。在电影的技术方面,昆汀也做了不少文章,除了插入的那段具有剧情作用的解释35毫米硝酸盐胶片多么易燃烧的短片之外,Shosanna和她的黑人男友拍的那段“犹太人复仇”的短片也制作得一丝不苟。那部短片是用便携式摄影机拍摄的,这种摄影机不具备录音功能,因此Shosanna的声音是用录音机同步录制的,于是便产生了将音轨加到胶片上的问题,同时冲印胶片的过程需要复杂的技术条件,一般电影院是不具备的。当然,为了叙事的简洁,导演当然也可以完全忽略些问题,而昆汀没有,他插入了Shosanna和男友用暴力逼迫别人为他们做这两项工作的过程。最后,制成的短片与戈贝尔拍的电影如何被剪辑到一起的过程也以特写镜头完整地展示出来,很显然,塔伦蒂诺很陶醉于此——展示制作电影的过程。如果仅凭以上论述就断言这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是无法让人信服的。电影在《无耻混蛋》中发挥的功能远不止此。除了营造人物活动的真实环境,电影本身至少还具有以下这些功能:推动剧情、刻画人物和制造画面奇观。从大的方面来说,整部电影的主要情节就是纳粹拍摄的宣传片《国家的荣耀》在Shosanna的影院首映时的刺杀行动,电影自然不可缺席。细节上,当Hicox上尉扮成的党卫军军官因为口音问题被纳粹怀疑时,他借的是《WhiteHellofPitzPalu》这部电影来扯谎,称自己来自PitzPalu,家人和他都被拍进过这部电影。又是一部电影制造了剧情的跌宕起伏。刻画人物方面,德国的战争英雄FredrickZoller第一次在电影院遇到Shosanna,他们谈的就是电影。Zoller说他从来更喜欢MaxLinder超过卓别林,遗憾的是Linder从没演过一部像《寻子遇仙记》(TheKids)那样好的电影,里面那段追逐戏实在是太棒了。能够欣赏卓别林电影的人你很难想象他会是一个战争罪犯,哪怕他只欣赏一部。Zoller尽管是德国的战争英雄,但他却是个“非典型纳粹”,在他骨子里有着英雄主义和浪漫的一面,但属于纳粹范型的凶残和妄自尊大一面也有流露。所以,我们看到尽管他喜欢《寻子遇仙记》,但他喜欢的不是卓别林的深情和人性,而是电影中的追逐部分。Zoller性格的复杂性在后面他观看根据自己的事迹拍摄的《国家的荣耀》时也有流露,面对电影中残酷的杀戮场面,尽管那是他的亲身经历,Zoller却感到很不安,频频摇头。在英雄主义的激情退却之后,他似乎感到了画面上的残忍。而“典型纳粹”的反应(比如希特勒和戈贝尔)是对着画面露出狂喜的笑容。电影的最后,当纳粹的宣传片突然中断,电影屏幕上出现一张Shosanna巨大的脸对着台下的纳粹喊道,“youregoingtodie”,同时她的黑人男友点燃屏幕后面几百卷35毫米硝酸盐胶片时,电影展现了异乎寻常的画面冲击力。当火焰沿着屏幕下端急速蔓延,观众仿佛和台下的纳粹一样,混淆了电影和现实的区别,陷身于恶魔般的电影院。当几乎一切都已烧尽时,放映机仍旧把Shosanna的脸投到滚滚的浓烟上,空气中回荡着她疯狂的笑声,就像真正的恶魔现身了一样。而所有这些画面效果,都是借助电影的衍生物——电影院、放映机和屏幕完成的。作为塔伦蒂诺风格的一部分,《无耻混蛋》从未忘记把自己看作电影传统的延伸。片名(InglouriousBasterds,故意拼错了一个字母)来自1978年的意大利B级片《戴罪立功》(Quel.Maledetto.Treno.Blindato,英文片名IngloriousBasterds),故事讲的颇似著名战争电影《十二金刚》(TheDirtyDozen)的犹太版本。片头那一段EnnioMorricone作曲的口哨声一下子仿佛把我们带到了瑟吉欧·莱昂内的西部片里。
布拉德·皮特演的Lt.AldoRaine则是向美国著名演员AldoRay致敬,该人物模型即来自Ray所主演的一系列战争电影。当皮特一行冒充意大利人跟随Hammersmark小姐来到Shosanna的电影院时,他们的表演模仿了美国著名的家庭喜剧TheMaxBrothers……导演以自己的作品像前辈导演致敬是常见的事,但当这种致敬达到一定数量,成为一种借鉴和深化电影内涵的关键因素时,便具有了美学价值。它们颇类似于T.S.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提到的“碎片”。尽管塔伦蒂诺对这一理论的实践尚处于初步阶段,他对电影传统“碎片”的摘取也出自一种影迷般的兴趣,传统在他电影中起作用的方式无外乎戏仿和拼贴等方式,他却具有一种异乎寻常的“自觉”。《无耻混蛋》从电影史中提取人物和范型,讲的是与真实历史无关,却与电影和电影史有关的故事,其画面和美学效果的取得也离不开电影及其衍生物,是一部不折不扣关于电影的电影。《无耻混蛋》主要给人的体验是一种暴力的娱乐和心理紧张的宣泄,此外无他。但它的娱乐似乎以消解二战时犹太人的苦难为代价。为此,知识分子趣味十足的《纽约客》的影评人DavidDenby指责塔伦蒂诺逃避道德责任,“像一个青少年一样做着白日梦。”不错,这部电影确实是一个关于电影的白日梦,它自始至终就与电影之外的世界无关,它指向自身。电影大导演中,有像黑泽明、伯格曼这样关心历史、价值、永恒等问题的智者,也有像布列松、小津这样将宗教、哲学和电影风格完美地熔为一炉的大艺术家。而塔伦蒂诺则比较接近于希区柯克,他以往作品(《落水狗》、《低俗小说》)中的社会性、道德性不会超过希区柯克电影中那些隐晦隐喻的水平,他同希区柯克一样所真正关心的只是电影能在观众那里取得的效果。正如《纽约时报》的影评人MANOHLADARGIS所说,“他严肃对待的不是历史,而是电影自身,对塔伦蒂诺来说,唯一在乎只是电影制作本身。”电影中缺乏道德和社会价值,这也许是一个遗憾,却绝不是一个错误。今天昆汀已经是一个国际知名的导演,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对电影怀着狂热之爱的人,一个超级影迷,他怀着“拜物”似的兴趣对待关于电影的一切。以他对电影的爱,他拍了这部电影,把它献给能够分享这种爱的人。————————————————个人公众号:加书亚在路上正在更新印度旅行日记,欢迎关注!本文版权归作者加书亚在路上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