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上帝,我们有花絮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3 10:37:10人气:0
死囚越狱

视频死囚越狱状态年代:1965

主演弗朗索瓦·莱特瑞尔查尔斯·勒克莱恩莫里斯·贝尔布洛克罗兰·英纳德更新时间:2015-12-02 18:31:39

本片取材于真人真事。故事讲述被判死刑的男主人公弗朗西斯(弗朗索瓦·莱特瑞尔FrançoisLeterrier饰)在临刑前的几个小时内,如何成功越狱地扣人心弦的故事。为逃脱纳粹监狱,弗朗西斯策划了一场天衣无缝的逃亡计划。为确保计划万无一失,他不仅做足越狱准备,还在仅有的洗漱空挡,多次跟隔壁囚室的狱友联络,试图找到共同实施计划的同盟。可还没来得及他准备好一切时,就被判立刻执行死刑…

科学般的精细  文学上的准确  命运的意志    本碟片附带的一个近1小时的花絮,一个荷兰电影系的学生在嘎纳电影节采访Bresson(因《money》参赛),很有意思,不亚于电影本身。同年塔科夫斯基凭《乡愁》获奖,因此可以看到西装笔挺的老塔和布列松同时上台领奖。看照片觉得老塔是方脸,看影像却觉得不方,很英俊,极有风仪。他也接受了关于布列松的采访。说布列松能做到的简洁和清晰,很多人其中一条也做不到。受访者还有路易马勒,说自己被称作最像布列松。我一点看不出来。另有一个女演员介绍布列松导演的方法,就是布列松反复在《电影书写札记》里写的那套方法,不把演员当作演员,而是看作一个完成作品的模特,拒绝在电影中搬演舞台的戏剧性。演员们的不喜欢不适应,都是可以想象的。    还找了个美国作家从宗教的角度去阐释布列松,那人说自己很惊喜,终于有人把电影和宗教连在一起。我一点不喜欢这个家伙,布列松虽然的确给神留了位置,但他的电影绝不是为宗教,道德服务的。    布列松本就不搭理媒体,在嘎纳记者连访上,对肤浅的问题答也不答,说笑讽刺着对付过去。布列松对自己一生13部作品的不被理解作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学生苦苦追踪,最后布列松答应回答一个问题。学生问布列松后期作品趋向于更悲观主义,色调忧郁沉重,道德性多一些?布列松不知道是年老颤抖(83岁)还是在抖脚,问他希腊的那些悲剧是否美?他说自己更看重lucidite,清晰。艺术中都有美,对他来说,清晰是美。和清晰比,道德不算时么。他在用自己的方法拍电影,不同于其他导演的方法。所有人都在用那种方法,那样一直下去是不行的。要书写(这是布列松给电影的定义),必须找到自己的方法。    学生最后又厚皮皮得多问一个问题,问大师对电影后辈们想说什么?布列松本已要送客的,万不得已,引用司汤达的《红与黑》:多学习其它艺术,完成自己的艺术。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