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书籍还是立足现实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2 22:42:12人气:0
华氏451度

视频华氏451度状态年代:1966

主演朱莉·克里斯蒂奥斯卡·威内尔西里尔·库萨克安东·迪夫伦更新时间:2013-11-22 17:01:23

特吕弗的第一部彩色片,也是其作品中最富社會及政治意識的一部。在未來世界裡,書籍一概被禁止,讀書便是犯罪,所有書籍都要交出焚毀。消防員的任務不是滅火救人,而是焚書和捕捉讀書人。於是有一些愛書者,把書背熟,希望日後可以流傳,這些人稱為「書人」。男主角本是一個忠心的消防員,焚書是他的職責。有次認識了一個女孩,受到她的影響,漸漸改變了人生觀,發現了書本中原來充滿了靈…

这是一部非典型性反乌托邦片。未来社会,读书即犯罪。读书的人就会被逮捕,而缴获的书籍便会被“消防员”烧毁。一名消防员莫塔各在一位女抵抗者的诱导下爱上了书籍,并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怀疑。最终其行径被当局发现,而他则被迫烧掉了自己的房子,“逼上梁山”,加入了反抗者的行列。作为法国“左岸新浪潮”的领头人之一,特吕弗的这部电影更偏向于实验电影,充满大量意识流和哲学暗示。但这也导致该片叙事上并不连贯,情节与情节之间经常跳跃,转折生硬。同时,就内容而言,抵抗者的行为也较为猥琐,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诱惑莫塔各。最令人感到不解的是,电影中出现的天线是如何侦测到读书人的?消防员的滑梯又如何检察到莫塔各读过书而失灵的?电影中完全没有交待。反乌托邦,顾名思义,就是塑造一个并不美好,完全违背人类愿景的未来社会。而反乌托邦影片大多也符合这条定义,通过创造一个极端压抑人性的体制而批判未来或是影射现实的某些制度。但《华氏451》则与之不同。影片并未建立一套完整的政*治体制,所有的事务似乎均由“消防队”在办,而这个“反乌托邦体制”如何运作影片丝毫没有提及。这也成为了相当一部分观众差评的理由。甚至你会感觉是不是导演有意为之……事实的确是这样,导演对黑暗体制并无兴趣,他所要探讨的正是书本、精神与现实生活之间,甚至广泛至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两大信仰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影片中有很多影射宗教与神话的象征。比如开头男主焚烧书籍的衣着,像极了中世纪天主教神父的教袍;而影片中无处不在的“苹果”,其实也是在影射《创世纪》中亚当夏娃偷吃的“智慧之果”,男主边读书边吃苹果,意旨其由蒙昧变得思考(亚当),也映和当局宣传的“书籍是罪恶之源”;男主逃出城市是在映和亚当被逐出“蒙昧”的伊甸园……而叔侄之间的口耳相传,不就是人类文明的早期传播方式吗?没有了书籍——或是舍弃了它——人类便依靠着虚假和浮夸的电视节目来排解空虚——就像片中的节目“family”一样。莫塔各的妻子终日用电视和“神经药丸”度日,与丈夫的关系逐渐冷淡,最后举报了丈夫并选择离开。娱乐渐渐成为了民众生活的全部,失去了现实的民众,“娱乐至死”必将成为结束。其实,影片中的城市可以看作现实主义的实体化,一方面,民众(或当局)否定人精神世界的价值,另一方面却用科技(电视,药丸)和宗教式的运动(“烧书”——破四旧)来巩固人民精神的统一性——换言之,“城市”认为精神是可以由物质支配的(是不是有点儿熟悉:))。而“抵抗区”则认同书籍和他背后的精神的价值。看似导演应是批判前者而认同后者,但从男主角长官在一次焚书前对他说的话可以看出,导演对过分重视精神而忽视现实的行为同样不认同:“书里什么都没有,真的。看这些小说,里面的人都不存在,但是却让读书的人对生活感到失望不开心,让他们想过一种根本不可能的生活……回忆录,日记,只不过是作者有了一点写字的冲动,他们写了一两本书以后,由于空虚、想与众不同,就开始写回忆录……”抵抗区的人们,每个人好像都有一个伟大的使命,不在乎现实,偏执地背诵着他们“负责”的那本书,他们甚至失去了自己的名字,在自我介绍时会说:“我是XX编写的《XXX》”。他们甚至会“强迫”自己的后代背诵——无论他们是否理解并认同。这真的是一件很恐怖的事。这种行为实际上已经演变为了另一种强权——强迫他人认同思想的强权。它与“强迫他人放弃思想”的“城市”强权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精神还是物质,是每一个人在人生的某一阶段所必须去做的必选题。我无意去强辩两者的对与错,因为无论做出何种选择,这都是需要对自己选择负责的义务与权利。我只想说,不要做失去灵魂的投机者,更不要做缥缈无根的空想家。本文版权归作者迪斯尼的喉舌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