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伊豆舞女状态:年代:1963
主演:山口百惠三浦友和一之宫敦子佐藤友美更新时间:2012-09-07 03:53:45
本片改编自川端康成著名小说《伊豆的舞女》。 即将就读东京某高等学校的川岛(三浦友和)趁开学前的暑假前往伊豆旅行,在乍晴乍雨的山道上,他遇到一群巡回卖艺的歌舞伎艺人,因被其中一个梳着古代发髻、背着大鼓的娇小玲珑舞娘吸引,他决定与他们一起上路,路上,他得知该舞娘叫熏(山口百惠)。川岛不计歌舞伎艺人地位卑微,常邀请他们到他住的旅馆玩耍,而在和熏有过单独相处后,他更…
是的,她叫熏子,一个十四岁的巡游艺妓,有着丰富漆黑的秀发,像鲜花般娇美的面容,眼角处总涂抹着淡淡地古色胭脂红。这是川端康成笔下的伊豆舞女,也是他许多作品中无数次出现的女性形象,更是他心中唯美、忧伤的代表。 一直对日本文学中感伤、唯美的作品很钟情,因此近日重又拜读了一番《伊豆舞女》。已不记得是第几次看了,但川端康成先生那淡淡的伤逝却常涌心田。 还记得第一次读《伊豆舞女》时,我还是个像“熏子”般十四、五岁的孩子,青春期的躁动让我充满了众多的疑惑——为什么男女主人公有爱却不直接表露?为什么要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为什么不能给他们一个完美的结局?之后,再看时,我逐渐领悟到了川端先生那“残缺的唯美”——也许不能完整拥有的美就是唯美吧。 《伊豆舞女》故事的主题是通过主人公青年学生“我”的主观意识表现出来的。一位孤儿出身的大学预科生去伊豆旅行,途中与流浪艺人结伴而行,其间,对一位十四岁的舞女产生了似恋非恋的爱慕之情。在“我”的主观感觉、体验中:中风老人的病痛;失去儿子、儿媳的孤苦老奶奶及三个孤儿的可怜;落魄潦倒的
荣吉;流浪奔波而孩子早产夭折在旅途的千代子;哥哥不让但又无奈还是做了舞女的熏子;迫于社会风习自己也看轻女人的阿妈;离开故里亲人只身做了舞女的百合子。这些苦难、悲哀的印象,同“不堪令人窒息的忧郁而来伊豆旅行”的“我”孤寂、忧郁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们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都在“我”心灵的湖面上泛起了涟漪,使“我”的灵魂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礼与升华,并为结尾处的不唯美作足了渲染。 《伊豆舞女》的结尾浓墨重彩的描述到:“这时我的心情是美好的、空虚的。明天我将带着老奶奶到上野站去买前往水户的车票,这也是完全应该做的事。我感到这一切全融为一体了。我的头脑变成了一泓清澈的水,它一滴一滴溢了出来,最后什么也没留下——我心里快活得甜滋滋的。”引文中出现的“空虚”、“头脑变成了一泓清澈的水”、“最后什么也没有留下”,实际上这正是人们在悲哀中由于心灵的相互交流、相互抚慰而产生的和谐、幸福的一种理想境界。这也许就是因爱情的不唯美,而引申到人格的趋向唯美吧。 其实,就故事内容来看,《伊豆舞女》是一次凄美的邂逅,一段重山复水的心路旅程。男女主人公因邂逅而告别,更因告别而永别,在整个过程中,什么都没有开始就结束了。在回忆里的依稀只是清纯含蓄的舞女的身影。独倚危栏,“我任凭泪水簌簌地流淌,头脑恍然变成一汪清水,一滴一滴地溢了出来,后来便什么都没留下。顿时我觉得无比舒畅。”就跟日本人心爱的樱花一样,短暂的美丽,长久的忧伤,也许正因为如此,这样的“唯美”才可历经久远,在人们心中永驻。 川端先生的最大成就在于他溶传统手法和现代手法于一体。他早期的创作,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带有很强的纪实成份。《伊豆的舞女》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创作动力是来自对人生悲痛和寂寞的感观,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感伤与悲哀,及难以排解的寂寞和忧郁的心绪,贯穿着他的整个创作生涯,成为他的作品的主要基调。 川端先生又是一个唯美主义作家,大自然的赞美者;他喜欢孤独,既渴望与人交往,又避之唯恐不及,忧伤划过心灵时是痛苦,凝聚成文字是唯美。 《伊豆的舞女》与他成熟时期的作品还有很多共同点,“熏子”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川端先生后期作品中的人物原型,而对唯美的追求更是始终不余。 伊豆的天然温泉,是如絮般的轻柔,冒着袅袅雾气,就像那段缠绕多年的浓情,但内心难以摆脱的痛楚却似氤氲。而洁白的千只鹤,展翅欲飞,眼前却没有方向和出路。孤独而绝望的迷茫。内心是不欢愉的,因为融合了暧昧的灰暗、彷徨的无措。就像行将就木的人看不到希望。古都的羊肠小道,简朴的寺庙,青葱的树枝,随着季节在细碎的阳光下交替。古都的姐妹俩和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执着地善良着,那些甜美纯真得如白雪的灵魂,相依偎于寂静的岁月里。负累与忧伤,弥漫在净土的一草一木中,随着时光平缓地走去。忧伤,绵延不绝。这些都成了笼罩在川端先生作品上挥之不去的雾霭,也成了他笔墨下锐利的刀锋。他以优美的文字,建构出一个凄美、神秘而又诡异的文学世界。 川端先生的作品犹如潺潺春雨夜,悄悄开放的一株樱花,在没有月色的冷风里,独自忧戚。而那个他心中贞洁的十四岁舞女,成为了川端先生一生作品中洁白无瑕的象征和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