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宁写于2009年5月21日)重温了07年由ITV(隶属于BBC)改编自奥斯汀三部著作的电视电影《劝导》、《曼斯菲尔德庄园》和《诺桑觉寺》后,不由得再次感叹这三部于其本土电视台播放次序的安排,实在太有才了,先《曼》、中《诺》,最后《劝导》,完全代表了影片整体呈现水平的递增。由于观众先被有将现代青春爱情戏搁置到18世纪之嫌的《曼》和壮硕版的范妮打了预防针,《诺桑觉寺》尽管在表现手法上稍有夸大和欠缺,部分情节还有仓促之嫌,但观众已经可以接受了,当然,之后播出的情愫绵延、耐人寻味的《劝导》是此次三部光影再现中最具奥斯汀神韵的。在简·奥斯汀的六部作品中,《诺桑觉寺》的写作手法略不同于其它,在《诺》中,读者可以隐约见到作者的身影参与,或以旁述或以点评的方式进入视线,而非其它作品中完全以人物塑造和精妙对话来提点观点、品评人性、再现时代风貌。而且,显而易见的是,《诺》有两个突出的主题,一个关乎财产、权势和爱情,这是奥斯汀的老生常谈,另一个以相关人物的癖好、经历以及故事的走向映射出彼时风光一时的“哥特小说”的于身心无益性。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文坛盛行着矫揉造作、庸俗无聊的“哥特小说”、“感伤小说”,和奥斯汀的理性睿智、清新细腻在境界上相去甚远,在这样的文字环境下,奥斯汀的作品更显其时代意义和文学价值,而逝于1817年的她俨然是英国19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小说高潮来临前的重要里程,其文字的妙趣与光芒常被评论家拿来和莎翁并提。《诺桑觉寺》中17岁的凯瑟琳的性格要比奥斯汀笔下其它女主人公都来得活络新鲜,首先“待字闺中”的她是哥特小说的盲目拥趸,同时和睦的家庭和无害的成长环境,促成了她涉世未深、心地纯良、尚未形成主见的特点。她有着“那个年龄的少女普遍的蒙昧无知”,常常会表现出急躁鲁莽和孩子气,如生怕蒂尔尼兄妹误解时的焦急解释和认真神情(顺便说一句,
菲丽希缇·琼斯演出了那种纯真的急切),并对爱情充满着天真而危险的幻想,于是她的初次远行、巴斯之旅便成了一次“冒险”和认知的过程,以纯真的眼看百态,从而牵引出诸多充满特色的人和事,带来丝丝幽默嘲讽的意味。影片再现出了原著所示的在财富面前人性所暴露出的荒谬感,角色拿捏虽粗浅但也较符合原著精神,如想攀高枝的伊沙贝尔口口声声宣称不看重财产,可又句句离不开英镑;又如,伊沙贝尔的哥哥约翰·索普以为凯瑟琳富有而追求她,并虚荣地向询问的将军夸大其词;再如,已是财富权势象征的蒂尔尼将军依旧看重财富和权势,他不许女儿嫁给没有继承权的贵族次子,起先因索普的大嘴,他误以为凯瑟琳是个富有的继承人,便鼓动倾心于凯瑟琳的次子亨利去追求她,甚至邀请凯瑟琳到私宅诺桑觉寺做客,可在得知凯瑟琳的境况后,甚至不顾体面地连夜赶走了她。通常,奥斯汀作品的妙处体现在对时代画卷、风土人情的描摹,对各色人物栩栩如生的塑造,特别是对话的生动幽默、风趣个性,可谓“最精湛的语言,对人性最透彻的理解。”因这部影版《诺桑觉寺》在表现凯瑟琳的幻想或恶梦方面做了太多不必要的耗费(这部分完全丢掉了奥斯汀的含蓄内敛),从而使得影片呈现出分配上的偏失,令很多情节突兀而仓促,而很多原著中的个性谈话、观点交汇则被大段大段的略去,令人有隔靴搔痒之感。或许,对于正在成长的一代而言,如此再现是必须的,有了可爱版的女主角,微笑版的男主角(JJ·菲尔德饰演),略带惊险的旅程,绿意盎然的风光,适宜氛围的配乐,暖暖的田园之家……或者,这样的呈现已经可以交差了,何况,它更有可能是普及版,而非探研版。http://nicolew.blog.hexun.com/32960701_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