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尔笑着跟鲍比说: “我打赌如果现在给你个帐篷让你去沙漠里面生活,你都没有问题。你还有什么不会的呢?” “我无法孤独一个人。” 鲍比就是这样害怕寂寞的人,他是个孤儿,渴望家庭的温暖。
乔纳森则渴望冲破固有的生活模式,不知道这是不是他偏爱男人的原因之一。他们后来爱上了同一个女孩克莱尔,她的个性就像她红色的头发,鲜明迷人。 这让我不得不想到特吕弗的电影“祖与占”(JulesandJim)或者“爱”(Loving)。一个女孩和两个男孩的故事,总是那么复杂。但是,在这里却显得那么单纯,人们之间因为某种特质互相吸引,不论性别或者年龄。就像最后克莱尔说的,也许她只是头发的颜色显得那么奇怪罢了,她渴望的是平常人过的生活,一个和睦美满的家庭。 一开始,也许三个人的关系在某些人的眼里来看,有些违背世俗,有些背离道德的准则。其实,一切的不平常都是为了追求那种平常的美好。他们只是三个互相堕入爱河的人,努力并且艰难的爱着彼此,维持着这种脆弱的关系。他们共同的希望就是有个自己的家庭,这里面的成员可以自己选择。这个看起来普通的要求却似乎成了一种奢求,而爱情也在三个人中间渐渐不能平衡,鲍比只能选择克莱尔或者乔纳森,虽然没有什么力量迫使他选择,但感情的事情总是自然而然,爱情总是自私而排他的。 电影总在传达一种不安,即有些东西是不能随心所欲的选择的。 谁都能看得出来,两个男人之间存在着微妙、温暖的气息,像是遥望的两极终究会交会。鲍比总是喜欢与乔纳森在音乐里跳舞,他们可以在任何音乐的伴奏下起舞。那一刻的画面总是异常的美妙,和谐、温馨。是爱情么?我不知道。这种东西永远说不清楚。他们就像两个不能分开的小动物,从对方的身上看到自己缺少的、渴求的。 当乔纳森漫步在纽约的街头寻找一夜情的刺激时,他显得那么疲惫,那么孤独。大城市的夜晚总是让人惶惶不安。鲍比拉着他跳舞的时候像是一种召唤。 我们回家吧。 也许这个世界看起来没有我们容身的地方,但是就在世界的尽头,太阳升起的地方,有我们的家园。灵魂栖息的地方不用很宽敞,只要对方都记得在心中留出一点空位就够了。 整部电影都充满了对世俗的挑衅,比如三个人的生活,未婚出世的婴儿,同性之间的爱情。可是在这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哀伤,那是一种苦苦地追寻,试图在嘈杂的尘世之间开辟出一块净土,只有爱,没有伤害。 影片最后的镜头让我想起了里尔克的一句话:“谁现在没有房屋,便再也建造不好;谁现在单身一人,便将长久孤苦伶仃。” 鲍比最终拒绝跟克莱尔离开,选择留在这个世界尽头陪伴乔纳森度过他所剩不多的岁月。他们熟悉彼此召唤的姿势,不用言语。 现在。 回家吧。 有关电影: 值得一提的是,《末世之家》的原著小说作者是曾获普利策大奖的迈克尔•坎宁安,而《时时刻刻》也是出自他手。比起结构精巧、自由穿梭在不同时空中的《时时刻刻》,《末世之家》更加平易近人,不玩花俏,在三个人的情感纠葛中勾画出一片感情净土。 对于一部小制作电影来说,第一次执导长片的导演迈克•梅尔把握得当,让画面安宁、精致,却又不会喧宾夺主。柯林•法瑞尔收敛起平日里不羁的形象,把一个孤独、内敛,渴望温暖的人演绎的丝丝入扣,我甚至觉得比起“S.W.A.T”那样展示动作和肌肉的电影,他更适合这样的文艺片。另一位主演达拉斯•罗伯茨(DallasRobots)则是94年在电视剧崭露头角的新秀,之后在电影里也多为配角,他身上总带着股游走在都市中的艺术家气质,可能也是这种气质限制了他的发展。但是迈克•梅尔倒是对他念念不忘,06年在拍他的第二部电影“弗里卡”(Flicka)里也为达拉斯留了一席之地。女主角克莱尔的扮演者是已经很少在大片中见到的罗宾·莱特·潘(RobinWrightPenn),要说当年也算是风光无限的美女明星了,先后主演了“公主新娘”和“阿甘正传”(里面的珍妮就是她了~),不过要说她最大的成就估计还是驯服了西恩·潘这匹野马。电影里她的表现倒是一般,不过估计人家现在正在哪里开心的做自己的制片人呢,演戏也只是副业了。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39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