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花木兰电影版状态:年代:2009
主演:赵薇WeiZhao陈坤胡军房祖名更新时间:2012-12-08 21:07:43
魏国与北方蛮族柔然连年交战,老单于心存退意,但是其子冒顿(胡军饰)生性暴戾,意图吞并中原。为御外敌,魏国征召壮丁入伍,为国效忠。考虑到父亲花弧年迈病重,其女花木兰(赵薇饰)毅然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军中,木兰因有昔日玩伴小虎(房祖名饰)做掩护,尚未露出破绽。一次偶然的机会,副营长文泰(陈坤饰)发现了木兰的秘密,但见她为人正直功夫了得,所以替她隐瞒身份。后…
这是一部对大部分普通观众来说没有任何惊喜的电影,虽然有赵薇、
陈坤这样的明星压阵,但本片还是难以掩盖平庸的气质。本片和史诗之间唯一的联系,就是看电影的时候感觉像史诗一样漫长。作为一个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其实《木兰辞》所讲述的故事很简单,就是一个女子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十二年的故事,而且中间十二年都是写意,只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合计三十个字。对于电影来说,这样的故事原型其实是最好的,因为留白很多,可以任意发挥。不过很可惜,在《花木兰》这部电影里,这个故事被讲述的平淡无奇,大部分剧情从头到尾都是“顺拐”的(我在电影院看的时候,旁边的一个观众虽然是第一次看,但却总是能提前5分钟向我们预告下面的剧情,说明这个故事连一般观众的智力水平都没能达到)。所谓“顺拐”就是在具体的剧情上缺乏冲突,无论是人物关系还是故事情节,都毫无起伏──不过如果在故事上能做到让观众“期待之中,意料之外”,它就不是一部平庸的电影了。讨论具体的细节就会涉及到剧透,虽然我个人认为也没啥可剧透的,但还是尊重大部分观众的意愿吧。但是我相信,即使对于不具备剧作理论知识的普通观众来说,他们在观影过程中也会本能地发现一些情节是拧巴的──因为虽然我们不是人人都有剧作理论知识,但我们人人都有生活常识(所以有些地方观众会笑场)。(豆瓣上也有不少涉及具体情节的评论了,有兴趣的请移步前去观看这些剧透贴。)http://www.douban.com/review/2793961/http://www.douban.com/review/2791645/故事是生活的比喻,即使银幕上的故事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但组成这些故事的细节却隐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银幕上讲述一个好故事是需要创造力的,你必须要用观众意想不到的方式将材料组织起来,然后还要让这个故事具有一个明确的世界观。但在《花木兰》这部电影中,我们根本看不到主人公的成长。花木兰这个角色机械地按照导演的需求在原地踏步,从影片开始到影片结尾,我们看不到这个人物的内心,既没有生活的失衡,也没有内心的欲求,更没有为了追求改变而做出的挣扎,几乎所有重要的故事节点,都是导演硬掰过来的,而不是人物自己生发出来的。所以片中会出现大量的对白场景,它们唯一的功能就是交代人物的情感状态(而这一点本应该让观众通过不同的事件去自己发现和体验,并由此而对主人公产生移情作用,从而跟随上故事的节奏并一直关注到最后)。这些对白的信息量少到甚至连剧情都没有推进,直接导致本片的故事一直在按一种奇怪的节奏在推进,以至于不得不频繁使用隐黑、闪白等强行打断观众思路的方式来缝合故事和镜头。除了这些技术问题外,讲故事的人还要对你的故事有无限的爱。一个讲故事的人是否对自己的电影有爱,是能够被观众所发现和感受的。仅仅有爱也是不够的,你还要有能力能讲好这个故事。但很遗憾,《花木兰》这个故事既没想法也没办法,所以我只能称其为“平庸”。不过对于一部商业电影来说,故事平庸并不是什么罪过。我们每年在电影院里看到的电影,能被称为“杰作”的少之又少,大量的电影都只是符合一般水准的文化消费商品,上映数周后就会淡出观众视野。对于这种故事平庸的电影来说,制作水准就很重要了,毕竟对于很多观众来说,故事水准可能比视觉感受更次要一些。而本片的整体制作水准如何,考虑到有很多观众已经看过本片的剧场版预告片了,我就不再罗唆。这东西大家都有自己的标准,有些人觉得《孤胆奇侠》那样的片子也可以看,有些人连《2012》都不满意。就我个人来说,我没啥意见,因为我根本没什么期待。最后说点题外话。贺岁档竞争很激烈,而且大家貌似都被今年的热闹给刺激起虚火来了,票房过亿都已经不好意思出来见人了,非得两亿三亿才有面子。所以有些人很紧张我理解,但不能紧张到连基本常识都不顾了。我一直在强调,评论的好坏和票房之间并无直接关系(如果您不信请去查查《气喘吁吁》的票房),它只会为影片的关注度贡献指数,很难直接影响到观众的消费选择。何况决定电影票房的因素有很多,有这功夫不如前期抓剧本,中期抓制作,后期抓发行。我不知道有些电影人的骄娇二气是怎么被惯出来的。您拍的是电影,又不是写了本《曼娜回忆录》,弥足珍贵,只能私下里手抄传阅。您这是商业电影,要大范围公映的,还能管得住观众看了以后说两句吗?何况在电影公映前我一直很克制,也没说什么挡人财路的话。就是之前在某电视节目里捎带手提了《花木兰》两句,因为没像某些人期望的那样表现出五体投地的叹服和赞美,某些脆弱的小心灵就觉得受到了伤害,甚至直接找枪手来黑我。我在该节目中提及《花木兰》的所有话如下(照着节目字幕扒下来的):《花木兰》给三个关键词,画皮、港片、创意。很明确的一点,花木兰这个片子,它作为一个商业片来说,它的一个直接的模仿对象,就是画皮。画皮当年在市场上非常成功,获得了2.3亿的这个票房,对于这种古装类型片来说,它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成绩,所以说花木兰是在模仿画皮的模式。那么,第二“港片”,花木兰这个电影它无论在制作水准还有它的故事风格以及演员的阵容等等,各个方面来说,都是一个特别明显的,咱们可以归为港片的范畴。第三,创意。《花木兰》它最大的创意是集中在“花木兰”这个词上。咱们都知道有个《木兰辞》,所以它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这么一个人物形象,它作为一个电影来说呢,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但是,这部电影因为工作关系我们已经提前看过粗剪的样片了,我对这部电影并不看好。但是我相信对于很多赵薇的影迷来说,这部电影还是值得你们去消费的。其他提及《花木兰》的内容,均为该节目的配音稿件,并非我本人意见。─────────我快乐地飘过─────────貌似开始有部分粉丝打算绝地反击了,请看下面:粉丝消费和青春痘一样,都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阶段。但是(某些粉丝)把自己当成红卫兵就傻屄过头了。粉丝消费的不是明星,是你们内心的寂寞。我评论的是电影,不是演员。电影的好坏在现阶段主要还是掌控在导演手中,不满意请去围攻导演,在饭店里掀桌子只能算是土流氓。动不动就说票房过亿,是纯爷们就去看最少300万次电影,比在网上意淫强多了。11月25号是《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纪念日,麻烦那些进化比较慢的某些粉丝加快脚步跟上大家。─────────标准质疑的标准回复─────────又开始有人以“如果你不能做到XX就不要去评论XX”来哼哼了。还是那句话,请进化的快一点。拜托你们能不能有点新鲜的创意啊?我不能制冷我还不能讨论冰箱了?我删一个回复只要点三下鼠标,没事你们就来吧。─────────对某些脑残粉丝的标准回复───────────提醒一下某些激动的V迷,本文对赵薇这名演员没有任何评论,只是在讨论电影本身。鉴于本片结尾有很大的“马楚成作品”字样,所以某些激动的V迷不要认为批评这部电影等于批评赵薇。对于某些脑残来说,请去搜索我写的《情人结》《玉观音》影评。不过我很怀疑你们这些在进化环节上被遗忘的群体能不能明白这个简单道理:我评论的是电影本身。(最有意思的是,居然有些脑残就主动跳出来勇敢地将“达尔文奖”的桂冠往自己头上戴。果然是脑残无下限~~)Donotarguewithanidiot.Hewilldragyoudowntohislevelandbeatyouwithexperience.(你永远不能战胜一个纯傻屄,因为他会把你的智商拉到跟他一个水平,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好在我可以删贴,点三下鼠标和你打半天字来说,总还算是一个快乐的事情。────────致浮游生物─────────有些已经都不配被称为脑残的浮游生物实在是很可怜。我这篇评论通篇没有提及赵薇的表演,不知道为什么有些浮游生物就觉得我冒犯了它们的主子。它们单细胞的脑子可能连这个基本浅显的道理都不明白:明星主演的烂片它还是烂片。无论你们丫怎么叫嚣,《花木兰》这部电影到底是什么终究会有定论。而且最可怜的是,等到下周新片一上映,还会有多少人记得这个电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