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小说好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2 02:43:38人气:0
沉静的美国人

视频沉静的美国人状态年代:2002

主演迈克尔·凯恩布兰登·费舍杜氏海燕拉德·舍博德兹加更新时间:2012-09-14 21:06:06

沉静的美国人讲述的是发生在1952年法越战争时期、纠缠在男女三角关系间的一个谋杀案。所涉及的人物包括一名资深英国记者、美国大兵以及一名美丽的越南女子。在那个混浊的时局,处处遍布着鸦片、阴谋与背叛……美国援助组织的工作人员艾登派尔在1952年抵达西贡,当时越南人正试图自法国的殖民统治中独立出来。派尔心中充满热忱,透过其经济援助计划要帮助越南人民,他并且渴望从一个更有经验的…

小说中译名为《文静的美国人》,电影的中译名叫《沉静的美国人》,“文静”似更恰当些:文质斌斌、安份守已,还捎带点书呆气。而“沉静”,一个沉静的美国人,听上去简直像在说:一颗甜美的蒜头。无论如何,不适用于那位主角,美国佬派尔---情种派尔,理想主义派尔,年轻的派尔,稀里糊涂死于越南的短命鬼派尔。名著改编成影视,通常都讨不到观众的好。如果不看原著,这电影不失为中规中矩,看了原著以后,对电影只能大失所望。情节、人物都忠实原著,忠实而已;影像很好,颜色沉郁,光线昏暗,镜头慵懒而缓慢,推出一个颓败的乱世,异国他乡的旧梦;演员的表演也没太多可挑剔的,纵使两位男主角的形象,一开始让人觉得不符想像,看习惯了也还不错。迈克尔·凯恩的大肚腩和双下巴,下垂的两腮,迟缓的动作,黯淡无神的眼睛,偶尔却会闪出一道尖锐的光芒,无论是表现英国人的刻薄,还是中年之后落魄文人那独有的颓唐,都非常到位。而布兰登.弗雷泽,这个演过不少火爆商业片的美国小子,虽然在片中的发型并非如书所写的“板刷头”,人又过胖了点儿,那股子傻头傻脑的劲儿,也还符合他演的角色。还有凤儿,她就是书中的样子,那西方人眼里的东方女人,天真、漠然,总象置身事外,柔软却坚不可摧。而且女演员即使从东方人的角度来看,也非常美丽。那么,我为什么不满意?因为,在电影中,我看到的是影像的真实,一个脉络分明甚至过于分明了的故事,但在此之下,有很多东西不见了,空空洞洞。就好像走在街上,能够看到路人们的表情或疲倦或平静或在恍惚微笑,却永远无法探知他们心中所想,我也无法看见剧中人物的内心,而在书中,那些心灵的充盈和混乱,那些哀伤,那些绝望,俘获了读者,沉静地。电影所做到的只是讲述,一场三角恋爱,一个政治阴谋,加上一桩谋杀案,事实上情况如此复杂,它只能捡最明显的事物来说。无法苛责电影,文字与影像的性质迥然不同,影像的含义更多时候靠直感传达,如果领会,千言万语比不过一个镜头,但很多时候,它又容易显得暧昧不清。文字的表现力,则更易做到尖锐明了,指向曲折幽深处。作为战地记者的福勒,受伤后躺在危机重重的越南夜色里,苦恼地接受派尔多余的救援,他想,他对他所爱的死亡,出于本能仍在躲闪,在这片与已无关又毫无道理可讲的异国土地上寻求死去.....从来不相信上帝却要为免于身体的疼痛祈祷。在这里,对于生活的厌倦、老之将至的恐惧,一个战争旁观者的无奈,不能相信演技,只有文字才能够传达。格.格林的作品,尤其是政治小说,难以改编之处在于,它是个四不像,它本身太矛盾重重。既不通俗,又不纯文学,既不玩弄技巧,又机关四伏,既冷静刻薄,又饱含痛苦。而对于导演,它最大的陷阱是:如果紧追住那天然精彩的情节,就会和它的内在意义相背离--尽管在书中,作者把两者结合得近乎天衣无缝。“我想起了那第一天,在大陆酒店,派尔坐在我的身边,他的眼睛盯着街那边的冷饮铺,自从他死后,我倒是事事如意,但是我多么盼望世界上有一个人,我可以对他说我很抱歉。”书中的这最后一段话,我一直记得,不管是在四年前刚刚读完这部小说,还是四年后的今天。而这篇四不像的观后感写于三年半以前,我记得那天下午,阴沉的天气,我走到了越南,那个中年白种男人的身边,他发福了,神情淡漠,紧握一杯黑咖,坐在窗户后面,望着街道上的尘土,和尘土中的黄色面孔。心中感到一阵绝望的抽痛。他是个沉静的人。也许有一天,我们中的一些人,也会变得如此沉静。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