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奇葩说的那口愚人井里的水吗?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2 03:37:51人气:0
小小乔

视频小小乔状态:正片年代:2019

主演艾米丽·比查姆本·卫肖利安娜·贝斯特菲尼克斯·布罗萨德更新时间:2024-06-03 12:48:13

爱丽丝,是一个单身母亲,也是一家新品种植物开发公司的高级植物培育员,工作非常勤奋。她设计了一种非常特别的暗红色花朵,不仅外观让人注目,其健康价值更是出众:如果气温合适,营养足够,人们能时常跟它说话,这棵植物就可以让它的所有者开心起来。爱丽丝违反了公司规定,带了一株回家送给自己的青少年儿子,乔。他们给这朵花起名“小小乔”。但随着花朵生长,爱丽丝越来越怀疑“小小…

这是我今年上海电影节的第三部作品,也是让我觉得很深刻的一部影视作品。故事线和结构并不复杂,主要讲述了一株被命名为“小小”的花会分泌一种令人产生快乐情绪的花粉,女主爱丽丝违反规定将一株“小小乔”送给他的儿子乔,渐渐地事情走向了不可预估的局面。因为对于片子的理解跟我同行的两位小伙伴圆子和曾哥有着截然不同的说辞,我就无法以我的主观叙述说全整部剧情,毕竟任何的语言叙述都具有倾向性。对于本部电影的大致理解,主要使我联想到的是《奇葩说》第四季的半决赛辩题:奇葩村有一口愚人井,只要有人喝了愚人井里的水,人们就变得意识错乱、颠倒黑白,村子里所有的人都喝了,你喝不喝?我觉得花粉就是另一个愚人井中的水,它代表着一种最强大的意志,试图同化和消解任何他方意志,让世界只剩下唯一的独立意志——照顾“小小乔”,就像影片中乔杀死了所有的蚂蚁,他说:我没办法照顾这里的一切。他做出了选择,选择照顾小小乔,所以另外的东西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好了,接下来我试图从影片中的几个重要人物着手,试图将我现在很混乱又很明朗的思绪中,整理出个大概的我的理解:1.心理医生对于心理医生是否被“小小乔”同化依然存疑。但是最后心理医生家里出现的那颗“小小乔”使我坚定了心理医生在最后依然被驯服了。影片中,心理医生所起到的作用不小。心理医生是女主内心的解惑者和叙述者,她的主要作用是试图归因女主作为母亲角色所遇到的失败。影片从始至终,心理医生使用了一次录音机,那一次她说的是:她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试图摆脱儿子。在这个时候,我相信心理医生也是“小小乔”意志了。因为她站在了女主的对立面了。2.具有20年植物培育经验的老人——贝洛贝洛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清醒”人,她对于所有的“小小乔”的认识都权威而理性。她能够理性到在发现自己最爱的狗出现感染后,立马杀死了它。这才所有的人看来都是一个疯狂的举动。她就是那个愚人井里的那个选择不喝、试图融入大家而找到解决方案的一个智者;是“真理的掌握者”;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那个“独醒人”,对,这个独醒的人并不是女主,而是贝洛。但是,她最终失败了。贝洛在被老板和克里斯推下楼的那一刻,“真理”死了。影片的走向其实也明朗了起来。因为导演一直试图将女主塑造成一个意志不坚定的动摇的角色,她全程没有任何的救赎行为,任凭事态的发生。当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信奉于一个意志之后,所有的其他价值观都会被杀死,不可能得到生存。——这可能是作者想要试图表达的哲学态度。【不和谐之音:狗吠声】影片中两次用了类似贝洛的狗的bgm,非常不和谐。这种不和谐一定带有某种剧情的暗示,在小伙伴们的回忆下(也许有错),一次就是在贝洛在被金发男(我又忘记了名字......)锁在“小小乔”的养殖地后,贝洛通过一扇窗子逃了出去,在逃出去之前她回头看了一眼那些“小小乔”。这时,狗吠声的背景乐响起,预示着贝洛做出了一个选择,融入大家,假装自己是“小小乔”意志。她甚至蒙混了爱丽丝。她试图救赎所有人。还有一次应该是在乔的镜头,可能预示着乔的行为也发生了变异,但是具体我记不大清了。3.乔和塞尔玛女友塞尔玛的作用是通过对话体将乔的所有情绪得以表达。但两者都是“小小乔”的意志奴隶。他们对于“小小乔”的强烈崇拜使得他们表现出快乐情绪以外,甚至表现出其他人所不具备的劝服能力。乔:一开始我也觉得吸入花粉有些异常。但是后来我发现它没什么不好的。你根本注意不到自己有什么变化,就可以假装一切都和原来一样。塞尔玛:就像你注意不到死亡一样。乔:好比喻!乔和塞尔玛放声大笑。乔:嘿!这是个笑话!爱丽丝严肃脸,她已经无法救不回孩子了。我认为这段话在影片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我认为,它是导演试图明晰全剧观念的一个核心:当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吸入了花粉,所有的人都不是原来的自己了,他们失去了个性,改变了性格,变成了纯粹的乐天派——甚至在贝洛死去的下一分钟,就对于博览会的举办而欢呼(影片中出现了刺耳的笑声)。这时候所有人都死了,但是没人注意得到了。这段很神奇,让我想到了颜如晶在半决赛上讲的那段故事(《红色的月亮》):我简单的讲一下这个故事以及它所表达的东西。世界上被大部分吸血鬼充满,男主和女主是最后没被感染的两个人。他们互相约定他们两人中的谁被感染了,另一方就杀死他(她)。最终女主被感染了,男主没有把女主杀死,而是将她带到山上捆绑起来。最终男主依然被感染了,当他在医院中醒来的时候,他的孩子、父母都过来拥抱着他,说你到底去了哪里呀,我们好想你呀。他的女友也跑过来说:我也好想你!最后男主抬头看到了红色的月亮,说了一句:红色的月亮真好看。我觉得这个故事和《小小乔》所表达的核心几乎是一致的,主角都是被迫“合群”的,但最终他们都获得了自己的“幸福”。吸血鬼是温情,《小小乔》却是悲剧。这种差异主要还是来自于配乐的表达,配乐的悲凉说明了导演的立场。这种乌托邦式的“美丽新世界”是一种没有希望的地狱。同样是上帝视角的观者,因为全篇充斥着的不和谐之音,观众的观感进入了导演所呈现了悲剧色彩,令人抑郁。4.克里斯克里斯是个很有趣的角色。他一直站在爱丽丝的立场去对抗所有人。但他也是“小小乔”的第一受害者。他全程在传播“小小乔”无害说,即使到爱丽丝都开始动摇的时候,依然在劝爱丽丝别想太多,”小小乔“一点问题也么得。他是一个更为强大的”小小乔“意志奴隶,他劝服爱丽丝;杀死贝洛;最终与乔和塞尔玛见了面。所有的意志奴隶,在最后汇合了。这时这个独立世界里的人,已经只剩下了爱丽丝。在克里斯的拳头下,爱丽丝不出意外地也被迫吸入了花粉。整个世界充满了欢乐。5.女主:爱丽丝作为得了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我就假装认为她演出了我所理解的一切角色定位。在乔的父亲、贝洛以及贝洛的狗的剧情推动下,爱丽丝依然像个没事儿人一样把“小小乔”放在家里任凭乔把玩。说明她一直不坚定,一直在庇护“小小乔”,即使她在家依然在研究贝洛的说辞,她仍然做不到杀伐决断地去解决掉“小小乔,即使”她在影片一开始的时候她很正面地回应:我非常爱乔。这是一个挣扎的点,一直到影片最后,她都没能在“小小乔”和乔的冲突中做出自己的抉择。舍“小小乔”而保儿子的主流价值没有得到应该有的彰显,这是影片悲剧的直接导火索。(打完这句话的我又有了新的理解,我决定放在最后说。)我觉得有很多的机会,她完全可以一把拔掉“小小乔”——然后全剧终。但是她没有,她选择听之任之。她才是前面那个辩题中,在纠结要不要喝下那口水的人。全篇的几个疑惑的点以及以此产生的不同观点:1.心理医生是否有感染,以及如果感染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的理解在一开始已做陈述,但是我总觉得有点说服不了我自己。2.影片中的父亲是否得到感染?我的理解:没有。因为有一个点(我和圆子同时注意到了,说明这可能是导演的刻意为之)是在爱丽丝走出心理医生家里,脸上的笑容从有变为无的过程。感觉是卸下伪装的真实流露。如果这种理解正确的话,女主就变成了下一个“贝洛”,试图融入大家来救赎大家,做下一个英雄。而将孩子送到父亲那里,是因为父亲是一个居住在乡村里的隐居者。影片的画面呈现的是一种世外桃源的独立状态,儿子在这里能够远离世界,父亲也许能作为一个保护者。母亲这样做的目的出于对儿子的爱和庇护。而我更倾向的理解是:父亲虽然没被异化,爱丽丝确实异化了。她和儿子最后晚餐的融洽程度,不得不令人信服,她进到了儿子的世界,感受了儿子的感受了。对于对于全篇的理解:栋式理解:虽然奇葩说给出了一个二元对立的选项。但是影片呈现的是一种矛盾而纠结的状态。女主不知道何从选择,最终交给了命运。而这估计也是导演的悲观主义:当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信奉的是一种价值观的时候,这种价值观会吞噬一切异己,最终成为唯一的真理。正如陈铭说的,价值观是经验的,而不是先验的。如果世界上只有你不能感受“小小乔”,那么你错了。所以,在“小小乔”的传播下,人们失去了其他情绪了,大脑中分泌了快乐,并且将除了“照顾小小乔”这件事以外的一切都杀死了。影片中有四类人:坚定的反“小小乔”意志拥有者贝洛、介于独立意志与“小小乔”意志之间的边缘人爱丽丝、被“小小乔”意识驯服的所有人、自由意识者乔爸。也就是这个当这个世界都疯了的时候,你选择喝下这杯水跟他们一起疯,还是选择保持你以为的清醒,去救赎所有人。作者的倾向是后者。作者试图将这个问题,真实地演绎。如果在现实生活中,真的要做这个决定,每个人都会经历和女主一样的苦痛和挣扎,最终因为寡不敌众而逼于趋同。然后一切因这种挣扎而带来想要救赎的行为都被消解为无意义。这种深深的悲剧感不是来自于女主不知道如何选择,而是当女主渐渐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不能从众而沉沦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但是,上帝视角的我感悲剧无法证实爱丽丝的现实悲剧。爱丽丝最终走进了儿子的真实世界。她在“小小乔”和儿子之间做出了选择,选择了努力工作,让儿子跟父亲一块生活。这也顺从了乔的想法。她成了一个“成功”的母亲。所有人都得到了“快乐”。另外导演可能试图想要诠释快乐。当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追求无休止的“快乐”的时候,这个世界是需要被警醒的,因为快乐不是唯一的幸福的来源,痛苦也可能是。当世界只剩下快乐的时候,所有的应有的悲伤被稀释而消灭,人也变成了僵尸。虽然,我没有那么感受到曾哥所说的母亲失败论。但是我感受得到,当爱丽丝来到了这个新世界后,她将所有对于孩子的爱都倾注在了“小小乔”身上。这好像也诠释了“小小乔”的价值理念,你只能照顾一个。“晚安,小小乔。”“晚安,妈妈。”小小乔最后还是成为了这个世界唯一的王。曾式理解:影片主要想要表达爱丽丝作为母亲的角色失败。在遇到青春期的孩子时,她没能很好地走近乔的内心,想他所想。而“小小乔”只是个催化剂。促使爱丽丝在工作和家庭中做出抉择。她没法顾全两者,因为两者的核心已经开始了冲撞。这也暗示了:心理医生的录音,她内心是想要摆脱孩子去追求工作上的晋升的。她的挣扎在于她仍然爱着乔,她无法割舍。孩子的任性和远离是“小小乔”带来的,也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真实出现的——逃避父母、早恋以及争吵和冷漠。我觉得有道理,但是如果不从上文的视角去理解的话,仍然把这部影片讲浅了。后来曾哥补充了一段自己的理解:从母亲与孩子的角度来解读,Alice扮演了一位失败的母亲,虽然她口口声声说她最爱的是孩子,但她无法在孩子与工作间取得平衡。数次面对小小乔摸棱两可的态度,也暗示她的爱是对妄图摆脱孩子的潜意识造成的补偿心理。正因如此,小小乔的出现对她而言是一种诱惑,无法承受选择之苦而借小小乔解脱。从个体与社会的角度来解读,Alice工作的植物研究所已成为小小乔的行尸走肉大本营,唯一一位清醒的抗争者贝洛被残害。想要存活下去的唯一选择是pretending——假装吸食过小小乔的花粉。但随着小小乔在欧盟获奖即将被推广到全世界的时候,Alice的内心应该处于一种崩溃的边缘,也许某一天早上起来,世界上全是失去感情的僵尸,仅存自己意识清醒。此时的假装意味着每分每秒的演戏,也许已与吸食小小乔别无二异,区别她是否吸食已失去意义。这就是个体的悲哀,只能被历史的洪流裹挟着前行,就如同《绝望者日记》中所反映的社会,在巨大的恐惧下,不知何时会变成利维坦的爪牙。(虽然文笔很好,但是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吧!!)圆式理解:这个世界依然是正常的,只是母亲疯了。圆子的理解是和我完全相反的理解。圆子认为一切都是母亲的臆想,母亲被巨大的工作压力压垮而精神异常,儿子和克里斯都试图与她沟通,但是她已经无法从中走出来了。一个线索是,爱丽丝在把花带回家的时候,一直盯着花看,说明已经被吸食了。(虽然我觉得,影片中所有吸食了花粉的,都有非常明确的吸食动作的暗示。爱丽丝没有。)但我认为这只是真实和虚幻的二律背反。毕竟在影片中没有上帝来界定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所以可以说“小小乔”可以是致人迷惑而沉沦的毒药,也可以是救赎所有自以为清醒者的解药。(这句话也像肖骁在那集里说的一样。)毕竟真实和虚假,也只有上帝能分得清吧。那从这一层面来理解的话,圆子和我其实是同一种理解,只是出发的角度不同罢了。一段应该有的总结:看完的那一刻,觉得导演已经尽量浅白的去传递一些信号和精神。过于夸张而渗人的配乐,演员过于明显的异常的笑、皱眉、铺陈的叙事和不加技巧的叙述,让人有省视的可能。没有任何故作高深的悬念。但是豆瓣6.4的分值让我觉得有点过低。影片耐人寻味的地方还有很多,只是自己的水平也只能看出这些吧。虽然我觉得相比惊悚,悬疑类型更为贴切吧。“如果真的有人变了的话,那个人就是你。”当所有人都改变了的时候,唯一不变的你就是那个需要改变的。所以在千夫所指中,你要么去改变,要么去假装,假装我和你一样。但是当你选择后者的时候,你就要做好被戳穿的可能。就像贝洛看到死去的爱犬的玩具的时候,她的真情流露最终导致她的悲剧。突然,我又想到了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怪房客》“他人即地狱”可能也是一种能够的诠释。也想到迪迦奥特曼里面的那个霸王花怪兽......好像表达的荒诞是一个类型。只是大古是那个清醒者,最终他救回了所有人。曾哥说,这部片子有看到《圣鹿之死》的影子的时候。我恰好在影评中看到有人提到了欧格斯兰斯莫斯。也许这种亦正亦邪的结尾的解读,并不是小众的。毕竟,真作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嘛!本文版权归作者栋栋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