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拉的奥德赛,奥菲尔斯的回望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2 08:11:16人气:0
视频:倾城倾国欲海花状态:年代:1955
主演:玛蒂妮·卡洛彼得·乌斯蒂诺夫安东·沃尔布鲁克亨利·吉索尔更新时间:2013-11-12 11:03:31
萝拉·蒙蒂斯是19世纪欧洲贵族的宠妓,在马戏团里兜售自己的艳史,这似乎是她为放纵付出的代价。这是奥菲尔的最后一部电影,影片以此作为框架,用闪回拼贴的方式表现箩拉巡回欧洲各国表演记忆,尤其她与巴伐利亚的路德维系国王以及作曲家李斯特之间的关系。
短评写不下,就来写篇不长的长评吧。上海影城前排看开头马戏简直鸡皮疙瘩停不下来,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刚开始还试图琢磨,想抓住那些颜色,服饰,人群的动线,水晶灯的动线,解说词...后来放弃了,就跟着晕跟着转就完了...德语部分的法语字体也太大了吧...国王要针线和看耳朵很有喜剧效果也让人深思,要个小小的针线竟这么费事?耳朵出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有真正关心他的劳拉带他去看医生?结果医生在那儿不停地赞美:oh!您的耳朵是那么美妙绝伦!因劳拉引起的示威,国王一开始镇定得很:持续时间短的话是暴动,持续时间长的话就是革命...几分钟后就匆匆从后门上了马车离开,连告别都顾不上。劳拉对营救她的学生说:你们是哪个派别跟我有什么关系?对于他的表白和劝解跟随天意,她说,不要违抗天意,也不要误解天意...你这么英俊的脸庞都不能让我再感到希望,一定是有什么东西碎了...她泪流满面。是什么碎了呢?她还说,我经历过很多事情,你要听我说,试图理解...这话不也是对观众说的吗?你要看奥菲尔斯说什么,怎么说,试图理解,我这么告诉自己。不认为爱情故事是主要的,劳拉马不停蹄的一生,辗转欧洲各国。她没有屈服于母亲安排的年迈银行家,和音乐家李斯特曾有一段深厚的感情,后来好心分手。之后爱上了一位国王,却背负骂名,不得善终,成为巴伐利亚的杨贵妃。最后投身马戏团,宛如幻梦的娱乐行业,到美国去演自己,正襟危坐地兜售所谓的堕落史,去伸手要那些1dollar。而曾经,剧院的水晶灯都因为献给她的掌声而颤抖...她的结局和战后的欧洲命运何其相似,她的奥德赛也浓缩着欧洲历史和文化的众多切面,说她是某种意义上的欧洲化身也不为过。看奥菲尔斯的初衷其实是好奇一个德国导演在战后会拍什么,近一年连续看了意大利,俄国,法国影展,交叉对比相近年代,点连成线,线连成面。最好奇的就是德国,德国导演那时候在干嘛呢?现在明白了,奥菲尔斯的这部遗作是他作为一位欧洲导演而不仅仅是德国导演,在战后的一种回望吧。片中劳拉对古典主义表示轻蔑:古典?!那些都过时了!在当时因为本片摄影和叙事结构过于前卫而不被观众接受的奥菲尔斯,现在看来怕是也成了古典吧...劳拉颠沛流离的人生轨迹和奥菲尔斯辗转欧洲各国后来去往好莱坞也惊人得相似。最终作品的呈现同样难逃被误解的命运,这巧合真令人唏嘘。奥菲尔斯曾在访谈中说,“所有在《劳》中美好的东西,都是因为我不曾拍过彩色片和宽银幕影片──当我看向摄影机观影器时,我宛如新生,我做的一切,就是事物向我呈现的那个样子”。他还说,《劳》让他想去讲一些为了驾驭它们而可能必需要与其斗争的故事,即使自己可能錯了,但他为朝着想走的步伐前进而高兴,且不惜任何代价。他说,人们不相信他,沒有人会让他再拍一部像这样的影片了。当想到人们不仅不尊重自己的作品,甚至根本看不懂就选择抵制,这让他感到不可思议...“负责本片的制作公司不想要这部片,他们根本没搞懂过它”。最后的马戏,心惊胆战地看着她往上爬,到达巅峰,似乎只是为了纵身一跃。表演是这样,她的人生也是,她一遍又一遍地演自己,疲惫到演不下去,但是尊严依旧,蔑视依旧。所以当她听到要不要撤掉安全网?Areyouready?她坚定地轻声说:ready.当她坐在笼子里接受那些onedollar的时候,她坐得那么端正而坦然。本文版权归作者吴邪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