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蛋炒饭状态:HD1280高清国语中字版年代:2011
主演:黄渤王小毅郭金李嘉存更新时间:2022-09-28 18:40:34
王大卫从小生活在北京的胡同儿里,脑子慢,做事儿一根筋,街坊四邻称他“王傻子”。大卫的家是一个没落的御厨世家,到了他这一辈,祖上的饭馆早被收归国有,父亲做了国营餐厅的红案,一直不得志。70年代,王大卫、苏茉莉、李红兵三个小屁孩儿在胡同里度过了疯狂而快乐的童年时光。他们过着什么都限量供应的生活,亲历了美国总统访华事件。在美国代表团团长面前展示板儿砖的大卫并没有意识…
——以下是背景资料,以申明我写这篇文章的基本立场——1、陈宇导演是我的老师,确切的说是导演行当的授业老师,2004年到2005年选修他从《视听语言》开始的诸多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课程。2010年当了一学期导演课的助教。之前只看过陈宇老师的《光影交响曲》,关于这部北大宣传片我写过一篇采访。[http://www.douban.com/note/164234293/]2、我看的是“导演特邀映典”,今天中午陈宇工作室和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在蓝色港湾传奇时代影城包了一个厅,请了各路大佬和各路媒体。三位主演到场。陈宇导演做长篇致辞。其他致辞嘉宾还有王人殷老师、谢飞老师、张扬导演。3、陈宇老师上课的风格是追问,提一个问题,对回答的同学的答案可能并且经常追问十个问题。很不幸我是经常被问到的同学之一。当然陈老师的课上可以随时跟老师辩论可以随时质疑老师的引用(03级的某位学弟曾经当场背诵爱森斯坦什么的……)、推论和观点。以上3条决定我的这篇文章必然有说好话乃至吹捧的成分,但是必然不会仅仅是吹捧,肯定有吐槽。但是我保证陈述四星的理由,以及做每次写影评(我从《盗梦空间》就没再正儿八经写影评了啊)都会有的意识形态分析什么的。——以下是正文。——我说《蛋炒饭》是一部学院派导演的作品,理由有如下三点:1、陈宇导演本身是一名学者。他任教于北京大学艺术系影视编导专业(本科)及电影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陈宇导演的作品序列(惭愧,只看过1部)中的《北大光影交响曲》以“北大精神”为题目,这是个异常难拍的题目,具体可见背景资料中我做的专访。自2005年该片作为北大宣传片上映以来,收获的唯一负面评价是“冗长”,此外自“萌”字2006年出了新含义之后,该片结尾常被拿来开涮。观众一致认为将“北大精神”以“光”的形象呈现出来是一种非常好的电影化手段。该片非常好的影像质量使得它成为北大各部门及各学生组织宣传片、PPT片的重要素材来源。3、就我对《蛋炒饭》的考察而言,该片作为学院派喜剧(也被称为冷喜剧,见《当代电影》2011年7月号P52,《蛋炒饭》四人对谈)的最大特点是有意识地将自己放置在一个互文性的结构之中。换言之,《蛋炒饭》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导演在片中使用了多处直接引用(包括故事片、纪录片),同时也不忌惮观众认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影片的著名段落:《阿甘正传》(
黄渤饰演的王大卫、片头的下降镜头——苏茉莉坐在长椅上,比起阿甘的开头就少了片羽毛;以及王大卫父亲的箴言“要慢”——生命如同一盒巧克力;调侃冯小刚、周杰伦、李宇春的段落与调侃猫王、列侬等人的段落,等等)、《罗拉快跑》(片中交代人物后续生活的方式)、《天堂电影院》(影院里的接吻镜头)、《阳光灿烂的日子》(文革的表现方式、屋顶、童年到青少年的转换方式)、《非诚勿扰》(李红兵深夜潜逃听着《朋友别哭》的开车戏与邬桑唱《subaru》的那段开车戏)、《茶馆》(流水价人物各自轮番登场),乃至《站台》(三个人骑自行车)、《霸王别姬》(王大卫命运的一波三折,发小的背叛),以及《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有戏仿的段落,但更多的是所谓致敬或者化用,或者前文所言的互文性。这样的设置会给予资深影迷更为愉悦的观影趣味(比如你认出了《天堂电影院》),虽然有掉书袋之嫌,但是化用或互文性比仅仅的戏仿或者致敬高出的一点是如果你不知道原文本的话也并不妨碍观影体验。另一个例子是《越光宝盒》,这部以戏仿为主的电影对观众的要求就高得多。当然其中也有运用并不恰当的地方。三十年后李红兵趁王大卫熟睡后潜逃,在车上从兜里摸出一个馒头,三十年前小王大卫递给过小李红兵一个同样的馒头。此处本该煽情,馒头一出笑声一片,这里实实在在就解构掉了。在辨析过戏仿与互文性之后再来看这部影片,我们可以将意义系统推进一层。且认为本片与《阿甘正传》具有相同的视觉表象/视听结构,两者的表义方式仍是有区别的。《阿甘正传》的分析请参看戴锦华老师《电影理论与批评》中的分析,两片的主要差别在于技术层面,更进一步地是投资规模。如果陈宇导演有了泽米斯基规模的投资,他未必不会采用《阿甘正传》中的“涂抹历史”的电脑特技方式,将阿甘嵌入那些重要的历史场景之中,但限于投资及技术,历史被作为“引文”呈现在文本之中,做为节拍器和景片出现,同时部分时候带有苏联蒙太奇学派式的意义(板砖和轰炸镜头的组接之类)。这在避免了《阿甘正传》所带来的一系列保守主义政治叙述的意识形态效果之外,形成了另一种意识形态效果:历史被引号悬置起来,人物只是目击历史而非遭遇历史,这与剧本格局、投资规模等是密切相关的。影片中较大的场面有两处,一是美国人到小学被王大卫自拍板砖吓倒,二是王大卫三人设计混进电影院看吻戏,后一个场景中有较多的年代剧服装出现。这两场戏属于搬演,而它们的前后都是引号中的、作为历史呈现的影像资料。那么这些段落其实也具备了某种”被引用“的性质。那么历史被悬置之后带来的是什么?导演显然需要一种逻辑来贯穿1972年文革后期以及此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进程。两次巨大的断裂(第一次是文革结束,第二次片子没有拍你们都懂的)使得这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导演的方法是树立一个不变的:王大卫·阿甘同学深爱苏茉莉,不惜一切代价讨好他,同时想有一个地方可以做蛋炒饭。如果阿甘的智商有80,王大卫似乎只有60,并且兼有严重的语言障碍和身体不协调(阿甘的口吃是治好了的,并且身体过分强壮了些),这个人物无论何时何地第一想的是吃饱饭,做蛋炒饭,通常是为别人做,即使在产业被骗或者女人被拐的时候也不忘了要给“敌人”“做点吃的”。蛋炒饭这个看似简单的东西需要学30年,王大卫简单所以纯粹所以心无旁骛才能把事情做好——这一点是阿甘的逻辑。阿甘做了很多事,王大卫就做了一件事。王大卫很坚定,或者是守株待兔式的看上去大智若愚。他并非不争取(找爸学手艺,找妈要钱,找哥帮忙或者哥主动帮忙,自个儿攒钱……),但方法都很笨。另外两个人则都是不安分的,一个当歌星要名,一个做老板要钱,这两个人的逻辑也是贯穿始终的。注意这种分化的开始时间,导演有意地模糊了具体的时间,但是经由李红兵之口说出了“将来的世界必定是金钱和权力的世界”(之类,而且那一段李红兵的口音很奇怪,没有讲北京话,似乎在模仿谁……),大致可以定位在80年代后期(约在《本命年》附近)。然后这个逻辑贯穿始终,可以认为这是导演的看法,即这种逻辑的确是主导着80年代后期以来的平民生活的,但也由此抹平了更为复杂的差异性的存在和其间的变化。返回来看《阿甘正传》,据戴锦华的观点,这部电影以一种保守主义的姿态尝试治愈60年代反文化运动的创伤,这其间裹挟着越战、民权运动、妇女解放等等诸多问题,《阿甘正传》最后以让珍妮以死承担这一切,让母子之家回归父子之家。当然《阿甘正传》也不无片面化符号化之嫌,但可供展开的层次更为丰富。对《蛋炒饭》而言,素材或许有,环境可能还不具备。于是《蛋炒饭》看起来更像是对当下现实的一个更直接的回应,名利这个事情大概如今是更加地变本加厉了。这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伤痛”么?那么导演给出的解决方式未免也太童话了些:一个出卖自己朋友的人,一个说“资本是血淋淋”的人,指望这样的人会良心发现,把“吃了我的吐出来”,然后献身希望工程或者常伴青灯古佛——王大卫简直像许三多一样完美无瑕(中国的阿甘是许三多对吧……),只能说这是美好的祝愿,或者是电检的压力,或者是中国式结局的需要。在这个意义上说,《蛋炒饭》是具备苦情戏特质的(只是换成了一个智力不健全的/被阉割的男性),这个结局自然是导演也不相信的——你听到冷笑的声音了么?所以本片学院派的根本基调浮出水面:正是由于这种现实困境的无法解决,这个童话般的故事才真正彰显出了其悲哀的一面。看看那个颇具象征意义的结尾吧,重开的店里大清朝遗老——字幕上是金老,看上去大概是溥杰?——说王大卫的蛋炒饭“比你爷爷(当年的御厨)做的好吃”。蛋炒饭,或者“菩提玉斋”,因而风靡。真的太有趣了,绕了一圈回到这个吊诡的表达上,最日常的蛋炒饭反而成了奢侈品。这是传统价值的回归么?当然不是,这是成功,是名是利,是王大卫不在乎而苏茉莉李红卫追求了多年的东西。但这不是最重要的,王大卫的父亲一直在说“你爷爷是御厨”,王大卫开店,开的是仿膳,买饭店用的显然是宫里的粉彩瓶子,几经转手,仿膳楼子屹立不倒,最后经由这样一种方式被认可——那是历史的幽灵显影了。正如电影最后,鼓楼(?)上王大卫遭遇到小时候的自己和两个发小,这个时刻很电影化,是实打实的遭遇而不是想象中的遭遇,那个时刻景别很近,所有引号中的历史与现实都消失了,正是这种过去想象未来和现在回首过去的戏剧性的对视时刻进一步消解了叙事本身,观众也由此获得了一种评判的视点——四人谈中郑洞天老师提到历史评判和道德评判的问题,很精辟,不过道德评判已在前面完成,叙事终结的时刻,留给观众的是视点,这处抽离着实有趣。夹缠了许久无非是要说,在这种学院派的、有意识的互文性写作之中,导演给出了一种叙事之上的表达。这种表达最终的效果并非如关联最紧密的文本《阿甘正传》一般抚慰,而是颇具戳破童话泡沫之后的、对现实的紧密关照。再提供支持论据两则:苏茉莉改名叫苏菲,嫁香港富豪,上娱乐八卦头版,招待会忽然改说北京话喷记者,离婚隐退后带着女儿重回北京——这一切说的莫不是某天后么,一切那么相似,正如里面戏仿的“胡弄排行榜”、“阿秋歌友会”、周董,以及最后说菩提玉宅风靡世界那段图片和旁白显然的误用,你会发现这确实是导演反复提示的、映照现实的一面哈哈镜。与很多影片所不同的是,最后时刻,这里还有那么一个面向现实的出口。——以下是吐槽——1、能有个字幕么。2、似乎拷贝偏色,整体偏绿。3、哥哥这个人物基本逻辑难于建立,尤其最后自杀……另外口音怪异,难道不该是北京话么?都在胡同长大了啊。此外这个人物前文有口头铺垫但是30分钟左右才突然冒出来,不妥。4、妈妈这个人物完全是个摆设。5、时间坐标仍是不够清晰,以三十年论,中间大段跳了几次,演员的妆层次欠了些。另外王大卫那顶白帽子似乎破旧的速度太慢了。结的时候终于可以引用胡续冬老师那句话了:“食物是P民们最底线的幸福感”。陈宇导演,应该请胡老湿客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