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愤怒的小鸟》,看愤怒的小孩——谈亲子教育中的愤怒情绪管理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3 14:26:12人气:0
愤怒的小鸟电影版

视频愤怒的小鸟电影版状态:BD年代:2016

主演杰森·苏戴奇斯乔什·加德丹尼·麦克布莱德玛娅·鲁道夫更新时间:2017-11-04 12:16:27

在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岛上,生活着种类繁多且快乐无忧的小鸟。不过他们中间总有异类存在,比如离群索居的胖红(杰森·苏戴奇斯JasonSudeikis配音),孤儿出身且有些另类的怪异容貌让他成为其他鸟儿嘲笑和奚落的对象。久而久之,胖红也养成了促狭易怒的性格。在被法官判处参加情绪管理课程期间,他结识了速度极快的飞镖黄(乔什·加德JoshGad配音)和一不小心便会引起爆炸的炸弹黑(丹尼·麦…

《愤怒的小鸟》讲了一个典型的好莱坞英雄主义故事:鸟主角Red本是个讨人嫌的鸟岛居民,性格易怒,冲犯客户8,被法官判入“愤怒管理”课程学习。在“无限包容小组”的潜移默化中,他和另外两只易怒的小鸟Bomb、Chuck成了好朋友,结果带领全岛鸟民共同抵御猪群外侵,成了鸟族英雄。从剧情来看,一个开始为反面角色的人物,故事是如何急转直上的,全靠“有一天,一个绿猪带领的舰队上岛了”这个情节突变。而对Red一次又一次的升华改造,则通过敌人绿猪的对比、偶像神鹰的侏儒表现,一步一步烘托出了Red的英雄形象,在最后鸟猪大战中,Red的英雄主义更是发出了爆炸式的光芒。——嗯,好莱坞拯救世界的梦想,什么动物都适用。所以单看电影情节,简单粗暴直线条,非常适合孩子。不过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却是英雄主义之外的另一个隐形主题——“愤怒”。Red的“愤怒”,如何在故事中从有害行为变成了有益行为,这是有趣的转变。愤怒的小鸟历经三次转折:第一次愤怒,在故事开始。Red送蛋糕迟到,耽误了客户的派对,却把错归在客户身上,并以暴力相加。他不负责任,伤害他人,甚至在法庭上理直气壮的辩论,认为都是别人造成的。第二次愤怒,Red有了变化。他虽然毫不负责地把迎宾小鸟打烂,但当看到主人Chuck的悲伤反应时,他感到了自责。这时你发现他已经有自省了,对自己的愤怒有了反思。到第三次,Red对猪群的谎言入侵行为感到愤怒,但没有人相信他。他没有用情绪解决问题,而是做了两件事:一是联合Bomb和Chuck去找证据;二是找神鹰寻求帮助。而在这一阶段,Red的愤怒又细化到了好多情绪点:找到神鹰后,他对神鹰无能的表现很失望,本应愤怒,却转变想法,觉得自己变强最重要。在准备和猪群战斗前,Red把集体愤怒情绪变成了一种动力,令鸟民们有信心击败庞大的敌人。而最后和绿猪决战时,他差点被绿猪激怒,却平静下来问自己:“愤怒能解决问题吗?”他想到“不能”,就用谈判转移了绿猪的注意力,最后成功打败了它。当大家都把功劳给神鹰时,Red本应愤怒的,也没有愤怒,而是平静地回到住处,没想到却成了大家公认的英雄。好莱坞的本事就是把一种情绪从头说到尾。单单“愤怒”这一点人格特征,就可以让主角复杂起来。故事中Red对自己愤怒情绪的管理和转化有目共睹,从开始一个鲁莽、不负责任、满口谎言的坏小鸟,变成了一个有勇气、敢批判、敢担当的正义英雄。他把愤怒化成了批判精神,也用真正的智慧解决了愤怒解决不了的问题。从“愤怒”这条隐线的讲述中,我们能学到什么呢?将拟人化的“小鸟”打回人形,我们不单可以在Red身上看到自己的写照,作为一个母亲,观影过程中我也联想到了孩子愤怒情绪管理的问题。我的女儿两周多时进入了一个易怒期。她看见东西会砸,容易对人发脾气。凡是不顺应她的行为,她会无所顾忌地表示反抗——这和故事开始时的Red很像,不由分说地愤怒——而孩子愤怒的结果就是同样激怒大人,我们总是本能地反应:“不许砸!听到没有!”——当然了,她根本不会听进去。我惯用的方法是声东击西。当孩子对某件事情愤怒时,转移她的注意力。比如她把小熊扔在地上了,我去拿芭比娃娃,让她练习搭配衣服。她喝美素的奶粉吐出来,我换合生元,给她换换口味。她生气地砸书了,我会带她到户外转转。转移愤怒的情绪,用新的东西让孩子愉悦。第二种方法是用同理心向孩子解释。其实在《愤怒的小鸟》里,Red在“无限包容小组”里学习的就是同理心。他原本意识不到自己发泄的行为会给别人造成伤害,但当他看到朋友受伤的反应时,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妥。在亲子教育中也是如此。当女儿习惯性地砸东西时,我会问她,如果妈妈这样把你扔在地上,你会疼吗?她说疼。我说,那你把小熊扔到地上疼不疼?她立马会感到小熊也疼,就赶紧把玩具捡起来安抚。同样的,当我知道她在幼儿园调皮捣蛋时,我会问她,如果那个小朋友对你做同样的事,你生不生气?她想了想,点点头。那她就明白了自己做事的尺度。第三种方法是我在看电影后意识到的,解决愤怒情绪的根本方法,是给予足够的爱。在《愤怒的小鸟》里,Red的愤怒情绪来自于幼时被反复质疑,吸收了太多的负面能量。比如他被人嘲笑“海苔眉毛”,被人嘲笑是个孤儿,种种受欺凌的感觉,都让他变得易怒。愤怒让他学会保护自己。他从小到大都没什么朋友,愤怒一直在变相地保护他,直到他进了“无限包容小组”,感到了老师的爱和同学的友谊。当他第一次主动邀请Bomb和Chuck玩耍被拒绝时,他是很失落的。当然他也意识到了,自己不恰当的行为会带来怎样不好的结果。在无限包容小组学习的一段时间里,Red慢慢得到感化。而当绿猪入侵时,他和自己的小鸟朋友们联合起来,他获得了信任和勇气,才真正将愤怒转化为正义的力量,做出了更有意义的事。在这过程中你会发现,群体行为(从个体到小组到整个族群)化解了Red的孤独;在群体行为中产生的爱,以包容、信任和鼓励的方式,最好地化解了愤怒。所以当Red的朋友们看到小岛上塑起神鹰雕像为他忿忿不平时,他却不再愤怒。因为他在这一事件中感到了自己的力量,感到了友谊的力量、被整个族群信任的力量。他不再质疑自己,也不再迁怒他人,自信和被他人信任,真正解除了他的心头锁——愤怒。而应用到我们的亲子教育中,也是同样的,值得推敲。首先要分析孩子易怒的情绪从何而来,是否单单发脾气,还是有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大人的愤怒常常来自于委屈、不被认可。如果站在这个立场为愤怒的孩子想想,作为父母也应反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给了他们足够的信任?当他们提出某个建议时,我们是不是习惯性地说“不准”,先否定他们的提议,然后强制执行我们的?当他们犯下错误时,我们是不是不由分说地先责怪他们,而不听他们解释背后的原因?当他们没法做好一件事感到沮丧时,我们是不是也用同样的怀疑施加给他们,让他们自暴自弃?……种种生活的细节,其实都是孩子们愤怒的原因。正如在《愤怒的小鸟》中,Red回忆过去想到的那些小细节一样。其实有很多是环境和周围人的负面评价造成的,只是当时没有人引导,他将这些负面情绪变成了愤怒。当我们发现不为人知的细节、真正洞察愤怒背后的原因后,我们便不应再简单粗暴地把易怒的小孩定义成“坏小孩”。而每一个容易发脾气的孩子都有可能像Red那样,把愤怒转化为批判精神和勇气,真正地施展自己的力量。转变的可能性倚靠的是什么?绝非孩子的自觉意识,而是由环境(教育)带来的影响——例如父母与孩子一起互动游戏,和他们一起玩,鼓励他们完成不自信的事;帮助孩子融入群体社交空间,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群体中发挥的作用,对自己建立更强的信心。这些都是给予爱的方法。《愤怒的小鸟》教会了我什么呢?——用爱去化解愤怒,愤怒也可能是积极的。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