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未成年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1 08:51:41人气:0
香港制造

视频香港制造状态:正片年代:1997

主演李灿森严栩慈李栋全谭嘉荃更新时间:2023-12-18 19:38:06

中秋是个小混混儿、问题少年,自小性格好勇斗狠,除了打球就是打架。早年,他的父亲为了一个大陆女人,抛弃妻子和儿子,离开了家。中秋一直痛恨他的父亲。后来,母亲也离家出走时,中秋忍无可忍,跑到父亲与那个女人的住处,要把他砍掉。在公厕里,他看到一个少年亲手砍掉自己父亲的一只手而惊呆了。中秋有自己的做人原则,他收留了被人欺负的无处躲藏的弱智少年阿龙,在替荣哥追债时爱上…

我平生佩服两个华人演员,第一个是张曼玉,演什么像什么,第二个刘德华,演什么不像什么。但是刘德华监制的电影倒是有几部可圈可点,例如,《疯狂的石头》,包括这部《香港制造》。这部电影我一定看过,但是当然印象了了,只记得李灿森饰演的烂仔最后在街道上,是夜里,前面是一个隧道,边上有伊能静,音乐是朋克音乐。现在我再来看《香港制造》,才知道完全错了,至于为什么错,为什么是这么错,我完全不清楚了。地道的青春片我一直对台湾的大师们心有独钟,香港我倾向于觉得他们是青年片。因为城市没有历史和负载,香港人像是一片漂浮在水面上的葫芦,滑溜溜的,有些摇摆、轻浮,也有些世故、世俗。比如那些烂大街的古惑仔,说来说去,已经20岁的香港青年,却不能承担30岁的责任,只好在街头装傻犯狠,哭笑打杀,最后胡乱死去。《香港制造》和古惑仔一脉相承,但是明显有台湾青春片的影子。无处不在的绝望、死亡,以及对死亡的解释,甚至有日本唯美片的影子。陈灿森是天生的烂仔,一个演员就撑得起一部戏,真是不简单。但是更要佩服导演的编排,大概是陈果早期的电影,有很多属于处女作的痕迹。仿佛积郁了很久终于找到了爆发的机会,很多处女作显得太过沉重,《香港制造》却难得在轻重之间拿捏到位。第一个火候处理就是结构。许宝珊的死在电影结束之前一直属于插曲,但是正是许宝珊这个似有若无的影子,使李灿神饰演的中秋和他的香港生活,获得了超越于日常的借口。因此,《香港制造》有两条线互相穿插,一条是香港现实生活中的游戏般的轻,一条是许宝珊代表的香港的不可承受之重。几个人物开始从四面八方走到一起,最后在许宝珊的那封绝命书中得到完美的融合。第二个火候处理是隐喻。血从一开始出现就带有隐喻的味道,而不是残酷。镜头下看起来像是牛奶一样的血,仿佛早上不小心掉在地上摔碎了一样,日常而麻木。或者这就是真实的香港生活,就像那些绕过许宝珊尸体的汽车、行人,以及许宝珊的情人、许宝珊父母、女孩的妈妈、欺负憨仔的各种人等。除了许宝珊的血,憨仔的血,中秋的血,女孩妈妈的血、那些作为中秋父亲替身出现的中年男子的血、其他人的血,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香港人的牛奶一样日常生活。唯一的遗憾是,女孩的处女血原本可以更有隐喻,可能导演害怕做的过了,没有利用。第三个火候是故事闪回中的虚实处理。最厉害的就是中秋杀人那一幕,用三到四个闪回,营造出中秋的矛盾和软弱,或者是香港的矛盾和软弱,以及无助。中秋在屋子里带着耳机唱歌的时候,门外同伴的求助没有听到,一实一虚,也很讲究。虚实的处理,除了情节,我觉得很大一部分是靠镜头自身呈现的。比如许宝珊的镜头色彩,中秋眼中的房子前的隔栅在镜头中刀锋一样从虚变成实。像故事情节处理中的虚实处理融合无间一样,电影镜头在虚实之间的转换也达到了干脆利索的境界。刀锋一样的凌厉、准确、不可回避,是我对这部电影摄影的感受。太厉害了。还有一点要说的是电影中的年龄感。电影中的主人公都是少年,女孩16,中秋等人大概也是17、18岁的样子。但是情感上却明显与台湾青年人的忧郁完全两样。那种被逼着长大的痛楚,远远超越了这个年龄所能承受的极限。实际上,16、7、8只是他们的心理年龄,他们只是自己觉得还只有这么大,还在18岁以下,可以用一句少年无敌来耍赖。他们早就27、8岁,他们害怕不是18岁,他们害怕的是30岁。这显然不是单指中秋,而是指整个香港,香港人。这种判断的证据可以在电影中找到一些。父亲的缺失,或者更准确的说,有等于没有,甚至等于仇恨,母亲的出走,使中秋一夜之间面临被抛弃的处境。实际上,这种被抛弃的感觉来的太过夸张,已经成年的中秋,没有能力承担起责任才导致了母亲的离开,可是他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因为那等于承认自己的无能。一个成年人最恐怖的是什么?不是无耻,大概真的就是无能。延伸来看,《香港制造》结尾的1997的影子隐喻再明显不过,香港作为独立的个体,夹在帝国中间的感受难道不是这样。中秋的灵魂在目的的自白,说得轻巧而又沉痛,从背面看去真是一个无能青年的血泪告白。中秋可以胡乱死去,香港人却还是要活下去。说什么都没用,还是要活下去。而一个区域的青春片,一定带有区域的历史沉淀,不管愿意不愿意,那些历史的空气已经渗透进他们的灵魂中去。台湾人的忧郁显豁而有纠结,因为一切尚在不确定中,面前无数条路怎么走?这种看似选择其实别无选择的无奈,仿佛某个特殊时期的站队,站在哪一边会是对的,谁也不清楚。相比之下,香港虽然有成长的阵痛,但是却明显没有那么多“选择”。即便今天看《香港制造》,审视香港,现在的香港经历了97、金融风暴、非典、禽流感,几经锻炼,他成年了吗?这真是个问题。所以,《香港制造》这个名字棒极了。我要拍就拍一部《北京制造》,弄得更淫荡一些,视野更开阔一些,剧情再好好锻炼下,先把这个具牛逼的名字占住再说,也不枉老子在北京城里留着哈喇子晃荡了这么些年。不说了,好好看书。热爱生活,远离电影。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