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枕边书状态:中文字幕年代:1996
主演:邬君梅伊万·麦克格雷格绪形拳吉田日出子更新时间:2018-11-10 21:07:54
和子(邬君梅饰)小时候每次生日,父亲就会用毛笔蘸上红颜料在她脸上写字,这给和子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她从此认定写在身体上的书法才是唯一的书法。加上自幼接受文学熏陶,内心有着自己独立的想法,却迫于现实中父权的权威而无法尽情释放自我。亦因为难以明白她对自我的追寻是寓于对文学的痴迷中,和子的第一段婚姻以失败收场。其后她去了香港,在那里她认识了出版商和他的同性恋情人谢朗…
以肉为纸,以欲当笔文/小古无休止地追问欲望,无休止地怀疑肉身,脆弱并风声鹤唳。在重复寂寞的夜晚,选择复述复杂的哲学和人生问题,似乎是螳螂挡车。同性恋、作家和
出版商、三角情人关系、语言、书法、弗洛伊德模式下的童年烙印、命运的冥合、代际传递……彼得格林纳威,据说是英国新潮电影的先锋导演。对于我们来说,电影不仅起着消磨时间的作用,它还是一个可以求解的算术题,但人生往往并不可解。主流的人生是一个噩梦,但是刻意的戏剧更缘于一种内虚。回到《枕边禁书》,剔除任何故意的效果。回到弗洛伊德式童年的那个母题,剔除用毛笔在裸露的皮肤上书写式的所有的噱头。我想讨论若干陈旧的话题。父亲书写于女儿,情人书写于爱人,母亲书写于女儿,我们把这种无处不在的书写称之为普遍现象,尽管形式新巧,但其本质仍是一个朴素的事实:无论是一千年之前的清纳少言还是28岁的诺子,她们都需要找到心灵的一个出口,书法和写书,就是写作的内容和形式。文字的快乐和肉体的快乐,是这两个相隔一千年的女人所共同追求的快乐。在《枕边禁书》里,肉体之欢后来成了表达的一个信使,而一旦信史的工具关系成立,悲剧也就因此诞生,最后把美好的性和肉体一并摧毁。这条解释路径推导出来的朴素结论是肉体的欢愉应该有它自己的独立性,它不应该成为其他关系的附庸,包括代表心灵的文字在内。但这个结论,并不是历史逻辑。按照我的理解,历史上的肉体关系,从来都是作为附属品而存在的,比如金钱、地位、婚姻、爱情。西方的性解放,犹如一场正面战场的大会战,而东方的呢?《枕边禁书》试图探讨在东方语境下的这一问题。但我们依然看不到一个明确的态度,彼得格林纳威目光游离。在生命的本能和灵魂的出口之关系上,他犹豫地将他们优美、迷幻地结合在一起。究竟是通过是书写来控制人生,抵达自在的状态,还是通过肉欲来升腾情绪,感触瞬间的终极之光?这是一个疑问号。身为一名东方男子,我常常在迷离的状态中沉思这些,偶感迷惑,永无正解。也许,犹豫才是人生的常态,充满着混沌和动荡,尽管我们自己的生命看上去依旧百无聊赖沉如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