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和欲望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0 10:49:09人气:1
枕边书

视频枕边书状态:中文字幕年代:1996

主演邬君梅伊万·麦克格雷格绪形拳吉田日出子更新时间:2018-11-10 21:07:54

和子(邬君梅饰)小时候每次生日,父亲就会用毛笔蘸上红颜料在她脸上写字,这给和子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她从此认定写在身体上的书法才是唯一的书法。加上自幼接受文学熏陶,内心有着自己独立的想法,却迫于现实中父权的权威而无法尽情释放自我。亦因为难以明白她对自我的追寻是寓于对文学的痴迷中,和子的第一段婚姻以失败收场。其后她去了香港,在那里她认识了出版商和他的同性恋情人谢朗…

上帝起初用泥土造人时,也绘上眼镜、口唇、性征,然后写上名字,以免那人忘记。这句在电影中反复出现的话,成了由来。在我印象里,日本有两个名垂千古的女作家,而她们的作品仿佛放在了日本文学天平的一侧,与另一侧的其他古今的日本作家抗衡,一个是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另一个就是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彼得格林纳威,英国新潮电影的先锋,对他的关注开始于那部《厨师、窃贼、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戏剧空间中的调度,象征色彩的运用,格里亚诺的服装设计,情欲题材的把握令他在众多英国导演中独树一帜,那部片子关于食色。当格林纳威与枕草子相遇,那会是怎样?!西方导演在那几年对东方题材的兴趣极高,但是找到之间的契合点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却不是每个都能做得精彩,格林纳威就将这个带着人性荒诞面的复仇故事嵌入到东方题材的内核,使之散发着导演独到的诡异又痛快淋漓的个人风格。这种多元化的融合与表现方式在异样中透露出独特气质,难怪被众多人归入20世纪必看的十部后现代主义影片。再说片子本身,书写无疑是这部片子表现极致的东西,确切地说是在人体上的书写,诺子由于幼时的熏陶,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被人在身体上写字,并签上所写者的名字,她爱《枕草子》并如清少纳言般敏感,与作家父亲一起长大的她觉得各种纸张的香味像皮肤的气息,或倒置,皮肤对她来说就是最好的纸张。在肉体上书写开始仿佛是一种瘾,单纯的纪念,没有其他目的与企图,为了纪念她的父亲,还有清少纳言,她结交各种令她体会到在身体上书写的乐趣的情人,而那些情人对她来说,却是模糊的,只有当时书写时的满足感。直到她遇见谢朗,一个翻译家,当她发现谢朗与多年前他父亲的遭遇近乎相同时(由于希望自己的作品出版而和同性出版商发生关系),她与谢朗相识后并与之相爱,谢朗也疯狂爱上肉体书写。在我看来,整个故事的转折出现了,出版商从来看不上对其没有好处的作品,为了达成诺子纪念父亲而成为一名作家的心愿,谢朗主动提议诺子将自己作为纸张,在他身体上书写,并将这“作品”赤裸地带到出版商面前……从此,诺子的角色发生了转换,那之前她是纸,之后她是笔,这句在影片中带有明显情节转折意味的句子,令人意犹未尽。当像伊万麦克格雷这样的肉体被写满了本来形式感极强并意味深长的日本书法时,我想谁也逃不过这诱惑,出版商同意出版,但出于嫉妒,诺子放弃了与谢朗合作的关系,另找了其他男人每人一卷来完成她的十三卷书,但发现,她终于找到了那个理想的书法情人——谢朗,当她走出被书写的命运时,她却陷入爱情中……诺子的嫉妒与尊严,矛盾与彷徨令谢朗殉情。死后谢朗写着《枕草子》的尸体被出版商从坟墓里挖出,并将人皮剔下做成书。这样的行径令诺子无法容忍,她继续她的十三卷书,并开始她的复仇计划。出版商已经无法容忍欣赏没有文字的男体,首卷、无邪之卷、痴汉之卷、无能之卷、暴露之卷、……青春之卷、秘密之卷、沉默之卷、出卖之卷、新生之卷(错误开始之卷)之后是复仇之卷,出版商因为嫉妒贪婪与好奇死于仇恨的剃刀之下,诺子得回由谢朗人皮做成的《枕草子》将之埋于梅花之下,那年她28岁,距离清少纳言写《枕草子》刚好一千年。格林纳威电影里的女性似乎逃不出复仇的命运:窃贼妻子在沉默中的爆发,一枪解决解决了杀了自己情人的餮客丈夫;诺子借第十三卷复仇之书的剃刀终结了出版商。这样的复仇壮烈而带有仪式的特点:情人被厨师做成大餐逼迫强盗丈夫食用;为了得回用心爱的人的皮做成的书,策划了十三卷书引诱好奇而色欲薰心的出版商。女性在影片中的地位耐人寻味,在驯服、隐忍、被动之后觉醒、爆发的路子上行进,抗争总是在悲剧发生之后,自觉主动抗争意识的缺失令故事总是沦入更深层的壮烈悲剧中。格林纳威电影中的人物带着明显的戏剧特点,激动而强烈,性格分明,形式感极强。他在电影中进行的讨论也耐人寻味,《情欲色香味》中的食与性,《枕边禁书》中的文字、书写、身体,在身体这种介质上书写,将文字这种作为思想的物质存在的东西呈现在身体之上,一种强加与一种隐现,开始时诺子习惯地接受在她身上书写文字的男人,到她主动挑选男人在他们身上书写文字来完成计划,这种态度与角色的转变,正呈现在被写与写之间的互换之中,作为介质的身体和作为思想的文字在电影中结合得天衣无缝几近完美惊艳不断。还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不时出现的重叠镜头,将书法文字与情境画面紧密结合,带有解说意味。而画中画镜头的运用更是新鲜独到,将一件事件的前后过程的不同片断同时呈现在画面之中,或者将具体环境呈现在大画面中,将环境事件呈现在小画面中,或者将现实事件呈现在大画面中,将主人公联想呈现在小画面中。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在一定的时间内极大地扩大了影片的内容与广度,表现形式的独特也令人眼前一亮,格林纳威的先锋性不可小觑。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