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嗝嗝老师状态:BD1280高清中字版丨HD1280高清国语中字版年代:2018
主演:拉妮·玛克赫吉内拉吉·卡比萨钦苏普丽雅·皮尔加卡尔更新时间:2022-09-28 18:47:35
患有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女主人公奈娜。经过无数次面试失败后,终于找到理想的工作,成为了一名中学老师。然而她被指派的班级学生却是全校最顽皮的学生。
国人对印度电影认知此前一直停留在宝莱坞是好莱坞的山寨、五毛特效、警匪神剧和一言不合就尬舞的层面上。印度神剧片段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随着《我的名字叫
可汗》、《三傻大闹宝莱坞》和《摔跤吧!爸爸》席卷全球,印度电影俨然成为世界影坛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三傻大闹宝莱坞》和《摔跤吧!爸爸》剧照事实上,所谓“宝莱坞”并不是单纯指印度对美国的戏仿,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电影生产基地。印度电影的产量长期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与好莱坞的出口路线不同,印度电影大多面向本土观众。在印度,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永远是板球,而电影院则是绝大多数人的休闲娱乐选择。印度观众在影院(图片来自网络)10月12日又有一部在当地广受好评的印度电影《嗝嗝老师》在国内上映。《嗝嗝老师》海报本片改编自身患疾病的美国教师布莱德·柯恩的真实经历。同样是战胜缺陷和歧视,同样是做教师的梦想,但当电影把视角从美国男性转变到印度女性身上时,便产生了非常与众不同的效果。《嗝嗝老师》在情节上属于典型的“春风化雨”式的教育励志片叙事路线。影片讲述了身患图雷特综合症(又名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女主人公奈娜,由于身体缺陷而遭遇歧视,在经历数次应聘失败后,终于克服困难,带领“差生”走出低谷,成为一名优秀高中教师的故事。以梦想、自由、平等、人性、亲情等温情的主题为核心,对故事做出喜剧化和本土化的加工是印度电影成功的秘诀之一。这些特点在《嗝嗝老师》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本片涉及到的图雷特综合症并不是生理缺陷,而是一种神经精神性疾病。图雷特综合症在电影《寄宿学校》和美剧《无耻之徒》、《百年酒馆》中都出现过。在励志电影中,无法改变的生理或其他缺陷实际上赋予了主人公“异类”的色彩。如何处理异类与主流认知/歧视的矛盾一般会作为电影的主要叙事线索。以此为题材的励志电影所要表达的无非是这样一个主题:我这么努力,不过是想做一个普通人。印度励志电影之所以在国际上受欢迎,不仅因为他们塑造出的独特喜剧和歌舞氛围,而且由于其中折射出许多现实问题和人文关怀。比如,《神秘巨星》大谈离婚和家暴,但外壳包裹的是女性的梦想;《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直面刀刀见血的种族和宗教争端,但走的还是喜剧和温情路线。《神秘巨星》和《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剧照今年4月在国内上映的《起跑线》依旧是包装在家庭喜剧之下、反思印度教育的现实题材,该片在上映后曾经是当地的热门话题。《嗝嗝老师》也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其中不仅牵涉印度的教育公平,而且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与就业、女性权益、贫富差距等都有细致的刻画。初看之下《嗝嗝老师》像是印度版《放牛班的春天》和《死亡诗社》,但其实本片与其他两部颇为不同。《死亡诗社》和《放牛班的春天》剧照从这些教育励志电影的叙事模式来看,主人公一般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障碍,发现自我,赢得尊重。这个过程通常也伴随着歧视环境本身的变化,即主人公的特征不再被周围人视为“异类”,如电影《自闭历程》、《美丽心灵》、《奇迹男孩》、《疯狂动物城》和《天才少女》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主人公通常需要具备或者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智商或情商。也就是说,他们作为“普通人”的方式是以成为“天才”来被区别对待,从而实现的。《嗝嗝老师》的独特之处在于:奈娜不但同时代表了被歧视的印度女性和有缺陷的疾病人士,而且在电影中与同样被“上层阶级”压迫的放牛班差生结合成弱势群体的统一体。如果说《死亡诗社》和《放牛班的春天》讲述的是守旧与创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碰撞和较量,那么《嗝嗝老师》在其中还加入了弱势群体与刻板偏见持有者、富人与穷人、贵族与平民之间的阶级对立。此外,与《奇迹男孩》不同,奈娜并未在小时候就依靠家庭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而“赢得”周围人的尊重。尽管她已经成年,甚至比同龄人优秀(取得了双学位),但仍然在生活中遭遇甚至来自亲生父亲的另眼看待。换句话说,奈娜之所以成为“普通人”不是来自歧视环境的改变,而是自己适应了嘲笑,产生了歧视耐受体。《奇迹男孩》剧照这恰恰反映出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被歧视“异类”所面临的境遇,他们并不具备约翰·纳什或《自闭历程》中女科学家那种能够力挽狂澜的天赋才能,只能调整自己的心理去适应歧视者的异样目光和戏弄。在这种情况下,奈娜的母亲极力为她争取普通人生活的行为显然是非常勇敢和可贵的。众所周知,整个印度被“种姓制度”割裂为由高到低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和贱民几个等级,这些等级不但代表着社会地位,也直接体现在物质和经济差距上。《嗝嗝老师》中对班级的划分正反映出印度社会的这种等级差别。从9A的尖子生,到9F的差生,不但体现出学习成绩的高低,而且家庭经济状况也有着天壤之别。(班级的英文class也就是阶级的意思。)《嗝嗝老师》剧照这一点在家长会那场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当尖子班的富人家长纷纷赶来参加时,“放牛班”却一位父母都没有出现。奈娜在家访中才发现,这些学生的父母,甚至学生本人都在为生计忙碌,根本无暇参加。显然,随着印度社会阶层的固化,底层与富人之间的经济差距已经进一步演变为教育差距,而教育的差距又会进一步拉开了物质距离,最终陷入恶性循环。对贫民窟的穷人来说,维持生存尚且困难,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更是无从谈起。在电影中,作为富家子弟的尖子班和校长、老师骨子里都认为他们与“放牛班”根本不属于同一个世界,也不应该在同一个校园。在他们看来,穷人和劣等生是野蛮、无知和粗俗的代名词,“共处一室”不过是无奈的权宜之举。这何尝不是整个印度,甚至所有贫富差距巨大的社会所面临的窘境。作为人口世界第二的发展中国家,印度的社会问题其实非常严重。而女性在印度千百年来都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被划分到最低等的贱民行列中。在联合国《2017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印度的性别平等状况在144个国家中排名第108位。(中国第100位,韩国114位,日本118位)。虽然在少数大城市,女性可以自由、独立地生活,但在农村地区,绝大多数印度女性的婚姻都由父母决定,甚至在结婚当天才第一次见到新郎。而诸如童婚、强暴等耸人听闻的新闻也经常见诸国内媒体。正是在这种现实的映照之下,影片中的父亲代表了印度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反动”父权和男权形象。他既是《厕所英雄》中极力阻止男女主角修建厕所的父亲,也是《神秘巨星》中家暴、蛮横的父亲。另外三位男性长辈的身份同样非常符号化:校长虽然是中立角色,但他充当着男性权威裁判官,而且属于对缺陷和差生带有刻板印象的人;优等班老师和教工在影片大部分时间都直接作为反面角色存在。《嗝嗝老师》剧照《嗝嗝老师》采用了印度电影和励志片一贯的大团圆结局,但最后的情节设置颇值得玩味。影片最后,奈娜老师带领的9F班之所以最终能够获得荣誉勋章,决定性因素并不完全来自他们自己的努力,而是来自作为富人和优等生代表的“反派”男老师的“良心发现”。是由于他基于对教育和师德的觉悟,才成全了放牛班的成长。此种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本片的批判性基调。但这其实是印度现实题材电影始终面临的视角问题。比如在《摔跤吧!爸爸》上映后,片中的女主角被许多人视为印度新女性的代言人,但也有批评者认为,她们的成长是在不自愿的情况下受到父亲的强迫达成的,归根结底牺牲女儿的人生是为了实现父亲的冠军梦。不得不说,这样的批评有失公允。因为在影片的关键情节中,父亲其实并未在场,女儿通过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依靠自由选择和自由意志获得了冠军。脱离社会现实而空谈弱势群体和女性的权益是毫无意义的。无论是女性电影还是表达弱势群体题材的作品,既需要来自群体内部的“自我控诉”,也需要来自他者的同情。许多优秀的印度女性电影都出自男性导演之手便是很好的证明。从整体上看,《嗝嗝老师》虽然题材严肃,但情节幽默、节奏明快、风格清新;其中“求职”、“家访”和“寓教于乐”三段快速剪辑的场景,在浓郁印度特色的背景音乐中展开,体现出印度电影独特的叙事技巧。在每年印度出产的剧情电影中,有70%都属于歌舞片,足见印度观众对歌舞的热爱。甚至有的影院遇到情节精彩的歌舞片会把某个的片段反复播放,观众在放映厅里一起载歌载舞。所以在印度电影界流传着一句话:做好了歌舞你就做好了电影的一半,同时也成功了一半。《嗝嗝老师》剧照而在《嗝嗝老师》中,除去影片结尾的煽情歌曲,其实只有两段算是比较正宗的印度歌舞,这两段歌舞都来自学生取笑老师时编出的“嘻哈音乐”。这说明印度电影已经在逐渐尝试走出过分依赖歌舞的创作模式,不但开始偏重剧情,而且音乐也与国际接轨,玩儿起了嘻哈。《嗝嗝老师》剧照这几年,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但日本、韩国和印度都产出了许多享誉全球的优秀作品,而国内网友在提到“阿三”时却每每带着大国的轻蔑和优越感。然而事实是,这些大热的印度影片在豆瓣的评分动辄9.1,9.2,不但口碑爆棚,而且诸如《摔跤吧!爸爸》在中国大陆就豪取了13亿票房。目前在中国上映的5部印度电影中,有4部票房都超过了2亿。借着印度热的东风,成龙和王宝强也与印度投资方合作,先后推出了《功夫瑜伽》和《大闹天竺》等热门影片。正如《嗝嗝老师》中表现的那样,无论现实的境况如何,尊严始终是需要自己去赢得的。这些饱含人文关怀和励志精神的优秀印度电影作品,或许正是要给我们一次自我反省的机会。本文版权归作者无非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