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海盗王陈祖义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3 09:21:22人气:0
郑和1405:魔海寻踪

视频郑和1405:魔海寻踪状态:正片年代:2013

主演张靓颖更新时间:2023-12-19 16:39:39

少年海洋学校学生千浪和燕子在一次驾船航行中遭遇龙卷风。坠海时他们发现一个青花瓷笔洗,透过笔洗中的雨水,千浪和燕子看到一支装载27000人且装备精良的船队,率领这支船队的正是七下西洋的明朝航海家——郑和。 行驶途中,船队智斗海盗,活捉了头目陈祖义。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郑和奉朝廷之命护送玉雪公主前往加利国完婚之际,侥幸逃生的海盗陈三却挑拨加利国王与大明反目,并施诡计…

陈祖义,明朝人,祖籍广州潮州。洪武年间,因犯罪,全家迁逃至南洋,后在马六甲为海盗头目将近10年。陈祖义经营了一个庞大的海盗集团,人数众多,在鼎盛之时可达万人。其全家沿海岛岸边而住,部下众人皆在临近海岸处搭建海上木屋居住,专门抢劫来往的船只。陈祖义海盗集团的战斗力强大,不仅娴熟海上的情况,而且有上百艘战船,雄霸于印度洋、南海等海面。后来被郑成功抓获,并带回中国,当众斩首。电影造型其实,陈祖义这个通缉犯在明朝时期就很出名。早在明太祖时,就曾以50万两赏银悬赏抓捕陈祖义。永乐年间,陈祖义当渤林邦国的大将之时,作为使者进贡,一路上抢掠财物进贡明朝,并且连明朝的船只也不放过。后来,陈祖义自立为海盗,率众海盗攻打沿海几十座城镇。永乐帝以750万两悬赏抓捕陈祖义,赏金数额超过明朝一年财政收入之半。这是有史以来最高的通缉犯抓捕赏金,陈祖义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贵的通缉犯。由于大量的抢掠过往船只,得手后又杀掉男子,烧掉船只,导致很多商船都不敢远洋运货,这严重危害到了周边国家的贸易通商。甚至,周边有很多弱小的国家都畏惧陈祖义海盗集团的势力而纷纷向其纳贡。由于周边众国的示弱及陈祖义以其集团的人数和实力为优势,更是猖獗,几乎过往的船只无一幸免被抢。很多人都控诉陈祖义的残暴。郑成功此时正奉命携金银宝物下南洋,浩浩荡荡的船队在海上行驶。在航行之时,发现前面的海面上火光一片,遂下令全速前进。船靠近着火地时,才知道是陈祖义抢劫商船后烧杀船上的人,在航行时,郑和已在多国听闻陈祖义的劣迹,愤怒不已,下令攻打陈祖义的营地。陈祖义得知,郑和船队载有各种奇珍异宝,又没有强悍军队护送,遂起了抢劫郑和船队心。再加上之前他偷袭了郑和船队的几艘船,尝到了很大的甜头,又闻知郑和是一个太监,十分轻视郑和。陈祖义完全不听部下让其撤离的劝告,认为明朝船队虽多,但并不善战,且不熟悉地形,又多年未战,战斗力低,所以必败。郑和率军以火炮攻击,陈祖义海盗集团死伤惨重,郑和借机招降陈祖义。陈祖义诈降,想借机除掉郑和。不料,郑和对其早有提防,陈祖义的军师知道陈祖义必败,为谋生路,将陈祖义诈降一事告知郑和,郑和提前做好准备,指挥战船包围了陈祖义的船队,用火攻,并烧毁,杀死海盗5000多人,生擒陈祖义。郑和将陈祖义抓回京城,朱棣万分欣喜,当众斩杀陈祖义。陈祖义死后,东南亚海域恢复了一定的平静,但手下的海盗四处流窜,烧杀抢掠,给中国的沿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所以也导致了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的诞生,让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旧港之战旧港之战,完全是郑和主动出击。正史上描述的陈祖义诈降等,实际上是在为郑和的主动攻击寻找一个师出有名的理由。陈祖义被擒,实在有些蹊跷。陈祖义是广东潮州人,根据郑和的助手马欢在其回忆录《瀛涯胜览》中的记载,陈祖义全家在洪武年间“逃于此处(三佛齐)”。在只关注王侯将相的中国历史中,陈祖义作为一位小人物,并没能留下为何“逃于此处”的记载。根据推测,最大的可能就是他违反了明太祖朱元璋所订立的海禁措施,这也是当时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居民最容易触犯的“罪行”,也是终明一代中国“海盗”被逼上波涛的主要原因。马欢记录说,三佛齐“国人多是广东、漳、泉州人,逃居此地”。三佛齐不仅地理位置好,物产也很丰富。“地土甚肥,谚云‘一季种谷,三季收稻’,正此地也”,因此,“人甚富饶”。此处“水多地少,头目之家都在岸地造屋而居,其余民庶皆在木筏上盖屋居之,用桩缆拴系在岸,水长则筏浮,不能淹没。或欲于别处居者,则起桩连屋移去,不劳搬徙”。(《瀛涯胜览》)出逃到异国他乡之后,陈祖义似乎发展得不错。语焉不详的中国正史,多称他在海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武装团体。有一些难以考证的野史,甚至说他还不时带兵骚扰东南沿海,因此,明太祖朱元璋曾悬赏50万两白银捉拿他,而明成祖朱棣又将赏格提升到了750万两的高价,如果这一数额属实,绝对可称是倾国倾城的价码了。三佛齐从公元7世纪开始向中国进贡。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后,三佛齐便正式向明帝国朝贡。1376年(洪武九年),新国王麻那者巫里向明帝国请求诏封,朱元璋下旨封其为三佛齐国王。没想到,这却点燃了当地的烽火。点火的是三佛齐的邻国爪哇。当时三佛齐已经被爪哇“役属之”,纳入了它的势力范围,“闻天朝封其国(三佛齐)为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爪哇“大怒”,将三佛齐国王诱杀,改其地名为旧港。但是,爪哇势力毕竟有限,“不能尽有其地”,“于是华人流寓者,往往起而居之。遂有广东人梁道明、陈祖义,先后自称头目”。在明成祖朱棣夺位四年后,“旧港头目陈祖义遣子士良,道明遣子观政,并来朝”。(《明通鉴》)陈祖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旧港的一名华人领袖。梁启超的《郑和传》中称他为“三佛齐王”,虽不确切,但也贴切。正史记载说,陈祖义“虽朝贡而为盗海上,贡使往来者苦之”(《明史》),“邀截往来贡使”(《明通鉴》)。这些记载确立了陈祖义在正史上的“海盗”形象,郑和剿灭陈祖义的行动,因此被赋予了正义的光芒。根据正史,陈祖义的被歼完全是咎由自取。据说,海盗习气不改的陈祖义,竟然打起了郑和舰队的主意,阴谋夺取满载宝物的郑和宝船。因此,他向郑和“诈降,而潜谋邀劫”,此时,多亏另一“爱国华侨”、广东人施进卿举报。于是,郑和将计就计,设伏“大败其众”。(《明史》、《明成祖实录》等)然而,根据郑和助手马欢的记载,陈祖义“甚是豪横,凡有经过客人船只,辄便刼夺财物”,却并没有丧心病狂到劫掠郑和宝船的任何记录;施进卿的确举报了陈祖义,罪名却不是什么“诈降”,而只是“来报陈祖义凶横”(《瀛涯胜览》)。如果马欢之说属实,则旧港之战,完全是郑和主动出击。正史上描述的陈祖义诈降等,实际上是在为郑和的主动攻击寻找一个师出有名的理由。马欢作为郑和的助手,绝无必要为陈祖义粉饰开脱,因此,在彼此矛盾的史料中,马欢的记载应该更为可靠。其实,按常理推测,陈祖义能够在异国他乡成为“甚是豪横”的枭雄,智商与情商应该至少在中人以上,审时度势是其生存的本能,绝不可能疯狂到以卵击石的地步。根据正史,郑和的舰队足有27000多人,舰船高大,装备精良,绝对堪称当时的“无敌大舰队”。陈祖义虽然是一方枭雄,无非也只是被“千余家”当地华人所认可和追随而已,面对郑和,陈祖义就仿佛小舢板面对航母舰队一般,过于渺小。战斗是相当残酷的,结局也是完全一边倒。郑和舰队“杀贼党五千多人,烧贼船十艘,获其七艘,及铜伪印二颗,生擒陈祖等三人”(《明实录》)。史料没有记载郑和舰队的伤亡。这就是郑和下西洋时赫赫有名的“旧港之战”,也是七下西洋过程中仅有的三次战斗的第一场,对手则是自己的海外同胞。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