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孩子不要种地,医生的儿子不要行医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0 02:15:45人气:0
我历来都很缺乏音乐的能力,无论是鉴赏和天赋,十分的五音不全,对于很多音乐有很强的免疫,几乎无法听懂韵律的抑扬顿挫,更多的时候我还是关注歌词,认为歌词的内容往往可以反映出心境,比如张雨生的《自由歌》,“我不想受束缚只要自由自在/政治是什么/民主怎么做/看你服气不服气/五十一比四十九”;抑或者陈奕迅的《爱情转移》,“短暂的总是浪漫/漫长总会不满/烧完美好青春换一个老伴/把一个人的温暖/转移到另一个的胸膛/让上次犯的错反省出梦想”之类的。尤其对于古典音乐那就更基本没有任何鉴赏能力,甚至听不懂喜怒哀乐。于是乎,很多的音乐剧电影,比如爱尔兰的《曾经》,我就不怎么看得下去。而我的一个同事,似乎很有文化那种,不仅可以很认真的看完,而且还可以听完,他觉得特别美。但是这个电影却给我了不同的感觉,很棒的故事,很好的音乐。我看我还是适合这种有歌词内容的音乐,可能就好像过去的写诗一样,喜欢言之有物,不是无病呻吟。看到这么幸福的一群人,总想给他们赋予赋予一种理念,很多时候甚至有种羡慕他们的感觉。白天出海捕鱼,水天相接,傍晚回来,歌舞升平,仿佛生活都是这样的美好,这样才是生活。而我们这样在城市中学习工作生活的人仿佛失去了很多,忙忙碌碌中失去了应该有的’慢慢‘。我的爷爷奶奶现在还在种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了农忙,其他的时候更多的是闲聊唠嗑的家长里短,相对清闲。我的爸爸妈妈已经在外面工作了,就是上班上班和上班。妈妈工作不开心,工资不高,我极力的劝她去回去种地,她说,就算在城市中扫马路也不回去种地。这种表达,我想是很强烈。我惊讶之余,表达了自己想回去种地的想法,觉得种地原生态呀,‘能够找回自我’,‘农民的那种朴实’等等,但是她说那是因为你没有种过地,你不知道那种辛苦。我想想也是,都在羡慕农村的时候,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农村的生活呢?在我生长过程中,正是中国小农经济崩塌的时候,因此在我记忆清晰的年岁,已经很少那种全村的集体活动了,伴随着小农经济的崩塌,可能那种中国人特有的归属感也在瓦解。离家那么久,无论去到哪里都觉得是过客。因此看到电影中,Cornwall的人保持了自己的特色,特别的觉得美好,总想着如果自己生活在那样的一个地方是多么的好呀,和朋友打鱼、和朋友喝酒、和朋友变老。我之前看过的一本书《AgentGarbo》,里面就有一句话“Lugowasthekindofplacewherepeoplediedinthebedtheyx27;dbeenbornin,”。电影中的那种和谐相处也是我,也许也有很多在外奔波的人,的想法。很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之感。但是思虑深远一下,其实就看到这种想法的幼稚性,我们只看到了别人的诗和远方,没有看到他们的苟且。我们向往的这种生活,可能恰恰也是当地的年轻人想要努力摆脱的。这个电影,更好像是我们那远去的故乡,我们怀念,我们心往,但是真正的让我们生活在那里,又不是一个不同的场景。我和我的爷爷表达过很多次,希望他帮着守住老家的土地,想等我老一点回去种地。爷爷说,不要种地,他这辈子种的够够的。我一开始说种地不是挺好的吗?他直摇头,可能他五十多年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已经让他恨透又有些不舍这土地吧。爸爸妈妈他们种地有十几年,也是丝毫没有再去从事农业生产的心思。只有我这种没有吃到苦头的人才会这么想。我想如果很多人也像电影中捕鱼的话,三五次玩一玩还好,如果一辈子的捕鱼,那就太够了。我有一个亲戚,是医生。他和我奶奶说,就算他儿子要饭也不要让他从医了。他是个农村医生,他说,无论刮风下雨,一个电话你就要过去。他也是不想再让自己的孩子从事这样的一个职业。当然,我想他说的也是气话,真的没有工作了,可能还是会默许孩子从医的吧。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虽然我还没有孩子,但是我想着,怎么也不能让孩子接着做科研。似乎总是有那种感觉,如果孩子不从事让自己吃了一辈子苦头的工作,他们就会更好。电影可能有些激起了我的乡愁,因此故事感染我了。音乐也是很漂亮。之前差点就去爱丁堡工作了,准备在海边找一个房子,没有春暖花开,但是也有面朝大海。虽然电影的海边场景和我的家乡差距很远,但是那种原生态,那种和谐,确实和我的家乡如出一辙的。在看电影的同时,何尝不是在设想自己在经历着和自己现实不同但是和自己理想更近的一种生活呢?本文版权归作者dddddd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