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疾速备战状态:BD1280高清特效中英双字版年代:2019
主演:基努·里维斯哈莉·贝瑞劳伦斯·菲什伯恩安杰丽卡·休斯顿更新时间:2020-08-06 19:46:56
约翰·威克经历了前两次的追杀、特攻之后,由于执意破坏酒店规矩,因而遭到悬赏通缉,全球杀手闻风而至、一路追杀。这次他又将如何杀出重围,终结这场逃亡之旅。
只能说是随便唠嗑唠嗑,不算正式的影评八月14号,《疾速备战》终于出了网络高清蓝光资源。我在第一时间就迫不及待的下载观看(如果有条件的话我是一定会去香港看的.....)。除了享受到顶级的视觉盛宴外,我还在不停感慨好莱坞对于其他国家多种类型电影的学习与融合能力,并将这些元素以一种合理的方式融入电影中,成功的取悦观众。而在某种程度上,《疾速追杀》系列代表了好莱坞对亚洲动作电影学习与实践的最高水准。我为什么会如此钟情于johnwick这个动作电影系列?大概是因为它足够纯粹吧。说实话,在这个愈加绚烂的好莱坞大片时代,想要看到这么一个硬派的纯种动作电影真的是越来越难了。在过去大部分好莱坞动作电影都是以手持摄影 快速剪切的拍摄环境下,《疾速追杀》横空出世,以一种优雅而复古的“创新”模式给这个类型注入了新鲜血液,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此系列的动作风格能在一众大片里独树一帜,并掀起好莱坞动作“革新”的狂潮呢?就先以拍摄手法开始吧。过去大部分好莱坞式的格斗场景都是以这种方式拍摄的:通过镜头角度的调整,压缩双方之间的身体距离,配合上手持摄影的摇摆感,并在后期进行快速的音效画面剪切,从而建立一种伪·临场感。不是说这种拍摄手法就不好(用不好的基本都是很多美剧打斗水准),用得好的例子也多的是(《谍影重重3》中那场极其经典的摩洛哥小镇打斗),而是这种手法本身就是一种为了掩盖演员武术功底而被迫使用的措施。上一部“革新”了好莱坞动作电影拍摄模式的,也恰好是《谍影重重3》那《疾速追杀》的动作戏是怎么拍摄的呢?镜头上大多以中景与远景为主,通过大广角低机位的全景镜头来最大限度的还原演员整个身体的肢体动作,而非刻意让视线集中于某个身体部位。打斗双方很少用站位来压缩各自的距离,而是实打实的将这种空间上的距离展现出来。不会在打击动作的关键节点进行剪辑,而是在动作即将开始前或是动作完成后才正式剪辑到下一个机位。每个镜头停留时间大多都在五秒以上,力求让观众完整的看到打斗双方的拳、脚的身体运动,而不是用多个局部镜头剪切(平均每个镜头零点几秒)来分解这个动作。这种拍摄手法相信各位其实也不陌生,上个世纪的各种经典香港武打电影基本都是用这个手法来让动作设计更加真实可信。但如果要在保证观赏性的前提下使用这一拍法,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演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武术功底。你看香港那些动作演员,无论是知名的武打巨星,或是凶神恶煞的反派,还是一两拳就撂倒的龙套,那基本都是从小就开始练武术的。除非有十多年以上的训练,不然真的很难凭借这种拍摄手法来拍出观众想要的效果,而这种武术功底也绝非几个月的训练就能速成的....不过还好,本片无论是导演(曾经当过多年的动作替身)还是主演(基努多年的功夫片拍摄经验),亦或是各种武行演员(据说把大半个好莱坞的武行都找来了,好多角色其实都是同一个动作替身演的),这些过人的基础决定了本片的拍摄模式,在“复古”的拍摄风格和写实的动作设计下保证了最大的视觉观赏性。《黑客帝国》给了主演基努里维斯不少动作电影的拍摄经验当然,仅靠优秀的武行与港式拍摄风格是不足以让《疾速追杀》系列获得如此成功的,那么这个系列到底还有什么法宝呢?灯光、色彩与布景,简言之,就是影像美感。这是johnwick系列的一个极大的闪光点,在之前我都不记得能有哪部好莱坞动作片会在这方面如此讲究。就先拿第一部与第二部的灯光色彩来说吧:第一部中酒吧的枪战戏灯光是有很明显的区分不同空间的作用,无论是浴场、会客厅还是迪厅,都有两层以上的光线在画面中互相融合或是陪衬;第二部中的镜像空间(此处很明显是向李小龙的《龙争虎斗》致敬)更是将光线与色彩玩出了花。而且在各种高饱和度的光影下,人物的动作还呈现出一种剪影的感觉。再加上各种介质对于不同光源的视觉反馈(水、烟、玻璃和镜子),这就自然而然的将《疾速追杀》的打斗与其他光线粗糙直白的动作电影区别开来,创造出了不少优雅的视觉奇观。说到“优雅”,就不得不提到本系列的布景了。和很多传统的杀手电影不同,在《疾速追杀》的杀手世界观中,无论是高雅的大陆酒店,还是纽约的夜景街头,亦或是地下丐帮和脏兮兮的修车场,这些布景在灯光的点缀和摄影师的机位角度下,无论姿态高还是低,都自带一种资本主义的优雅气息(误)。也正是这些基于电影美术设计上的风格尝试,才让《疾速追杀》的镜头美感在一众好莱坞常规动作电影中独树一帜。前两部的美术可以说是优秀,那第三部的镜头美感就是“艺术”了,中景镜头的灯光与摄影简直惊为天人,我就不细说了,你们自己一看便知。最后要说的,也正是本系列的大杀器:武器和“Gun-Fu”(枪夫)。通常一部动作电影对各种武器的使用往往能直接代表导演、编剧和武术指导的想象力与拍摄功力、动作设计实力等。就这方面来说,成龙的动作喜剧绝对是最好的例子(给我一个家具城,我能打遍全香港)。而《疾速追杀》算是另辟蹊径了,第一第二部都着重于枪械的介绍与使用(尤其是第二部意大利调酒师的枪械介绍服务真的帅到飞起)。非常喜欢这里的意大利口音至于本片的“枪斗术”,像是中轴重锁、莫桑比克、抵近射击什么的我就不多聊了(毕竟我也不是特别懂),只能说非常讲究,就像上文我说过的:“在写实的风格下尽可能保证其最大的视觉观赏性”。当然,在一二部里的武器大多以枪械为主,哪怕是近身格斗也大多是赤手空拳或是正在夺枪什么的(除了那只铅笔)。那么为了风格创新并成功吸引观众眼球,第三部就增加了许多除枪械外的近身武器格斗,下面我就来痛快的聊一聊。首先就是开场的图书馆打斗,这场算是开胃菜,johnwick要凭借188的身高战胜一个221的杀手(换句话说,就是常规的身体击打、格挡和关节技对此人不管用)。在这场戏里,john致胜的法宝是一本硬皮书。上一次看到在格斗中使用书本的电影还是《谍影重重3》了,那一场的动作设计非常精妙,但就视觉冲击力来讲还是《疾速备战》强。连续两次用书本击打对手裆部(瞬间造成大量痛感,并一定程度上封锁其下半身的活动)。将书挨在对方面门上用力击打(加快对方晕眩),外加连续两次脸部重击(硬皮书的外壳是真的硬)。然后用书本抵住对手脖子击打(阻碍血液流动和呼吸),塞入嘴中重击三下(直接把对手下巴打折了),最后用书一击击断敌人的脖子,结束战斗。下巴直接断了这种原始而又独具美感的非限制级暴力元素的呈现也算是《疾速追杀》系列能区别于对手的原因之一吧....下一场就是与唐人街黑帮的刀战了,事实上这一场近身格斗战是我觉得最好看的一场(果然还是华人替身比较能打出花样吗)。一开始就是johnwick小秀了一把枪械组装的技术,当然受限于时间这把自制枪只打死了一个人(感觉这一段有点累赘,要是精简一些应该会更好)。然后john继续逃亡,在一条长廊拐角处停下埋伏(在这种长廊内受限于空间基本没有躲开子弹的可能,还是伏击对手胜算更大些)。然后就是一段时长大约四分钟的疯狂刀战(其实还有斧头),华人武替的拳脚功夫的观赏性相当好看,尤其是与基努打得最久的
陈虎(基努的老相识了),几个挥砍的动作相当漂亮。当然,john在这种狭窄空间内的近身战中依然热衷于各种摔角技和关节技(让对手失去平衡支点并短暂失去行动能力),这种动作风格的冲突也是本系列的一个卖点之一。可能也会有很多人在疑惑为什么johnwick在前两部如此亮眼的表现到了第三部就显得如此吃力。well,根据这三部的剧情来看,主要有三点原因:一,john在复出之前已经退休了大约五年,身体素质和反应机能肯定是退化了;二,承接第二部的剧情来看,john在这之前已经连续打了好几天,极少休息,体能已经开始吃不消了,外加身上各种淤青伤痕什么的(第三部刚开始就被人刺了一刀),状态已经严重下降;三,第一部的反派顶多只能算是正常的黑帮枪手,第二部来刺杀john的杀手也并非顶尖(悬赏金700万元也没多少人敢来),直到第三部被彻底逐出教会并将悬赏金翻倍后,来的基本都是世界级的高手了。于是在这样的不利处境之下,john更改了战斗思路,以防守为主,节省体力开销,并尽快找出破绽击败敌人(外加各种阴招:踢裆、锤档、击喉、掌耳之类)。但整体还是遵循着“击打躯干→使对手丧失行动能力→迅速击杀”这么一个步骤。而且大量使用柔道、关节技、摔角技什么的(我感觉第三部的摔角技要比前两部多很多),这在第三部的剧情也是有说明的(出身于俄罗斯黑帮,从小接受摔跤训练)。另外,在激烈的格斗/枪战中导演还会安插一些非常“真实”的小细节:用锤刀术来避免与敌人角力;更换弹夹的战术动作;互扔飞刀时会有很多次是刀柄打在身上弹回来;水下射击的子弹射程等等等等。正是这些细节的安插,不仅增强了影片的写实可信度,也带来了不少动作设计的趣味性。在这场唐人街刀战的最后,用三个极度暴力的击杀镜头爽快的结束(锤刀入脑,刺刀入眼,飞斧绝杀),实在是让人大呼过瘾。连续锤击了两下才把刀刺入头骨中相当血腥,建议看原片这段其实应该算个笑点吧接下来基本都是一些简短的战斗(意大利黑帮和摩托党),john先是在马厩解决了数个黑手党杀手,这里依旧体现出了主创团队的创意和恶趣味,直接用马来终结对手(荒野大镖客2玩家的梦魇)。随后抢走一匹马在纽约的街道上与摩托党激情对战(有点《真实的谎言》的味道)。这一段就视觉体验上没有前两场那么精彩且充满新意,主要是过渡作用,由此,影片第一幕正式结束。第二幕的高潮戏主要就是卡萨布兰卡制币工厂的双人双狗组合枪战,这也应该是johnwick系列中单一场景枪战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吧(第二部的罗马和纽约都有很明显的场景美术风格变化)。不得不说让军犬介入枪战的点子非常棒,人犬配合的各种战术动作看得相当过瘾,而军犬的速度感与力量感也呈现的相当到位,无论是创意还是执行都无可挑剔。力量感一下就出来了但抛去这些单单评判枪战部分来看,却显得有点平庸了(仅限于本系列)。战术动作、开枪爆头、小兵战力,这些基本和之前的枪战部分没什么两样,而且显得有些过于泛滥了。再加上此处电子音乐原声的缺失,导致这一段落就少了很多节奏感,也少了很多趣味性。枪斗术很明显是前两部的主要卖点,也是本系列暴力美学的着重呈现。在前两部中尽管也有出现各种近战肉搏,但枪仍然是终结对手的主要武器。但第三部对于武器多样性的思路转变使得枪战桥段被抢了不少风光,尤其以卡萨布兰卡那段最为明显。你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在前面将近三十分钟的高密度打斗下,这一段的观赏性反而没那么出彩。当然了,至于后面酒店的那场戏,就不会有这些较为明显的问题。接下来,johnwick重回纽约,影片的第三幕开启。首先就是与日本光头杀手的对决,这一段有一场相当精彩的摩托车刀战,而且令我惊喜的是这一场戏竟然大部分都是用长镜头拍摄的,视线随着john的动作左右位移,不仅强调了该环境的速度感,也加强了观众的空间沉浸感。随后二人一路打到大陆酒店,暂时休战。(那个光头和尚也在这里尽显迷弟本质,蛮有反差萌的)然后就是第三幕最为高潮的酒店大战了,这一段大约打了有二十多分钟,从大厅一直打到顶楼,从枪斗术到激情肉搏,非常精彩。尤其是在前面如此多花样的动作场面一路看下来的情况下还能做的让观众产生这种长时间持续的新鲜感,是很不容易的。这一段基本像打游戏闯关一样,分为很明显的五个关卡,我们慢慢讲。首先是酒店大厅的第一关,在双方各自撕破脸皮后,高台桌直接派出了最强的特种部队。黑人前台还特地解释了一下对方的装备:高度技术升级后的强力防弹甲和防弹头盔。酒店小兵的子弹打在他们身上基本屁事没有,哪怕是johnwick这样的补刀高手也顶多只能将他们的躯干值打满造成硬直,好不容易找到头盔链接处的缝隙才能勉强杀了几个。这一段真的蛮有意思的,一方只能老老实实挨揍,另一方也无可奈何,只能靠秀操作才拿下几个人头。镜头的运动与剪辑也相当平稳,呈现出双方的装备与战力差距。第二关里,johnwick被迫中途回城,更换了12口径的霰弹枪后回场杀敌。这时敌我双方一转攻势,特种部队基本一出场就被火力压制秒杀,一枪把脑袋轰烂的镜头简直司空见惯。打斗场景也开始变化,不再是第一关单一色调的酒店大厅,而是一路从狭窄的仓库与水管维修通道打到浴场和泳池。这一段的光线大多都是红、黄、蓝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光源相互搭配,在视觉上降低了那种单调重复之感(这也是为什么前面卡萨布兰卡那场稍显单调的原因,场景和光线太过单一了)。然后来到了第三关,主角像是玩竖版通关游戏一般,要一层一层的干掉不同的敌人,才能见到最终反派。当然由于前面过度的体力消耗和伤痛困扰,john在第一层就被两个杂兵给连续踢飞了五六次,直到敌方亮出短刀,john才找回状态,夺过武器后几刀便将对方反杀。这里要好好聊一下场景设计了:一个由玻璃搭建的特殊塔形建筑,配合上灯源的空间设计,让此处颇有一种超现实之感。当然,在背景处导演也利用大楼和广告牌的灯光来让这一场景的光源不会有单调感,往上走还会有更加出色的灯光设计。另一个重要的点就是玻璃这种特殊的介质。除了前面我说过的光影质感处理外,玻璃在动作电影里还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它能最为直观的体现出动作设计的力量感。在动作电影里,要想将双方的力量感最大化处理的话,除了一般的音效和视觉错位外,最为简单粗暴的手法就是场景道具的破坏了。无论是木头的断裂,还是墙体的裂痕,这些都能直接反映出角色的破坏力。而玻璃这种东西,得益于它自身所固有的“坚硬”性、易碎性和锋利性,所以在特殊场景下玻璃的破碎反而要比其他材质更有视觉张力。《警察故事》里的玻璃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这里一路打下来至少弄碎了十多个玻璃柜而且另一方面,由于其带有的透明性,在角色打斗中反而可能起到阻碍迷惑对手的作用(对观众来说也是一样,一种天然的视觉陷阱),这就给打斗中的剧情带来了更多的曲折性。所以,在动作电影中,玻璃真的是个好东西。玻璃的透明属性成功混淆了视线,使得johnwick成功反杀相当记仇了接下来来到了第四关,事实下从这关开始基本都是大型粉丝见面会了,两个忠实的迷弟见到偶像后开心得将他一脚踢飞了好几米远。而且在前两局johnwick是被这两位粉丝吊着打的。也算这两位有礼貌,没下死手,拉起john之后表示可以慢慢来。而在第三局,john解下裤腰带,开始转变战斗思路了。迷弟之战看一下这张图,有趣的是哪怕johnwick被打的跪下都和这两人站着差不多高,这就意味着john的肢体长度是占据优势的。在进攻上,利用皮带抽打来增加攻击范围;而防守上则是用皮带锁住对方的攻击方向,然后配合上自身擅长的关节技、摔角技,还有击档、掌耳之类的阴招,逐渐占据了上风。最后以连续两个精彩的背摔,结束战斗。而且john胜利后也很谦虚的表示点到为止,饶了两人一命,继续上楼打boss去了(这好像是该系列中第二次未下杀手吧)。不过这一段我还是要挑些刺出来。相信喜爱动作电影的观众应该看出来了,这两个迷弟就是《突袭》系列中战斗力超吊的BOSS,看过电影的估计都不会忘记他们那恐怖的战斗力。但在《疾速追杀》中,感觉两人的战力表现低了一个档次(也可能是因为不同的动作设计风格所导致的)。还有一个就是一打二的蹩脚感。你看很多早期李小龙电影,大部分一挑多那基本都是两个人对打,后面一群在那里左右横跳,直到打完这个,再去打下一个(葫芦娃救爷爷)。早期李小龙的动作电影基本都有这个通病而在成龙的电影里,无论是一挑二,一挑三,还是一挑四,你能感到他们是真的在多人围殴一个人,这是优秀的武术指导,精彩的动作设计,超凡的武打演员和精妙的镜头语言所共同决定的(尤其是《警察故事》里最后八分钟的商场大战)。而《疾速备战》中这一段由于动作都是大开大合的地面战,再加上主演基努的年龄也已经过了五十五岁,所以在紧凑感上离辉煌的香港功夫电影还有不少的差距。《警察故事》最后八分钟的商场大战实在是太精彩了最后一关就是与日本光头的战斗了,其实这一段也没多少可说的,顶多就是导演将我前面所说的所有动作场景灯光摄影元素在重新利用了一遍,背景加上LED灯源的动态光影效果以减少观众的视觉疲劳感。说实在的,能让这连续二十多分钟的打斗片段持续产生新鲜感,导演和诸位主创人员已经算是非常牛逼了。至此,第三部动作戏的简要讲解终于完毕。除去动作元素的复古潮流和创新改造外,本系列另一个吃透我的卖点就是杀手江湖的世界观构建。无论是大的组织,还是小的个体户,又或是钱币流通与信息交易,还有就是无处不在的江湖规矩,这是一个无处不受到制约的世界,束缚与代价都真真切切的存在。就是这些从大到小的细节无不让我对这个杀手世界着迷。当然,结局表明了这个系列会继续拍摄续集,并进一步扩大其杀手世界观。但我却忧心忡忡,毕竟在本片收尾时已经出现了不少瑕疵,这个世界观如果任其进一步是扩展下去也可能会逐渐崩塌。我还是希望这个系列能在一个关键的节点以一种爽快的方式去结束这一切,而不要强行输血,最终搞成只想着利益的“活死人”印钞机。最后来一句题外话:说实在的,看了那么多亡命杀手因为正邪、亲人和朋友走上杀戮之路的电影,我都对他们的动机厌烦了。直到《疾速追杀》的出现,我终于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开头。一个退休多年的杀手刚刚经历亡妻之痛,将妻子留下的那条狗狗当成了唯一的寄托并决定继续生活,结果没过几天就有人来进他的家,揍他的人,抢他的车,还杀了他的狗,最终将他重新逼上复仇之路的故事。说实在的,这多感人啊!难道不是吗?copy;本文版权归作者思路乐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