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不若叫《以暴制暴》或者《以恶制恶》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5 19:45:50人气:0
玩命追踪

视频玩命追踪状态:BD超清英语中字年代:2011

主演杰森·斯坦森帕迪·康斯戴恩艾丹·吉伦扎威·阿什顿更新时间:2022-09-28 19:28:23

这座城市出现了一名绰号“Blitz”的连环杀人魔,他神出鬼没地杀害多名警官,而他的凶器只是一把锤子。没人知道他的踪迹,而他也因作案手法老练而使警方难以破案。嚣张的他更在每次作案前后都会和某报社负责犯罪版块的编辑邓洛浦(大卫·莫瑞瑟DavidMorrissey饰)报告杀人的细节,从而追求社会的关注。邓洛浦为了自己出名而没有通知警方,每次都能让警方试图封锁消息的计划破灭,也因此被…

“我是一个装成吸毒者的警察卧底,但我却更觉得我更像一个披着警察外衣的瘾君子。”卧底女警法尔斯对布兰特说。她的这句话,是影片要表达的核心内容。从银幕出现片头影视公司到片尾结束曲,我有无数次冲动想要离开影院。“这太烂了,是我看过的有史以来最烂的片子,烂透了,竟然还能拍成影片,还要中影花费力气进口。”我对BF说。在耸动与刺耳的重金属摇滚配乐中,充斥着暴力、血腥与脏话的片子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影片讲了一群警察抓捕一个有点神经质的杀警狂的故事。警察们从一开始就知道是这个神经质干的,费了许多周折抓到他,却没有证据,无法将其绳之于法。最后,警察扮成匪徒,在一个天台上以匪徒的方式暴打了这个神经质一顿,然后崩了这个神经质杀警狂。“你想想看,这部片子真的那么不值得花费投资拍成电影吗?它在反讽,反讽英国失灵的司法系统。那么多人去抓一个有问题的人,并且在法律框架下无法解决问题。最后警察以匪徒的方式解决了问题。”BF说。不得不说,这家伙的解读能力确实让人嫉妒。回头一想,这片子确实耐人琢磨。警匪界限没那么明显。身份不同,不是善恶划分的标准。看看影片中的伦敦东南局警队里都是什么人:头发花白的警长玩婚外情,每周三去约会,骗老婆说他去打球;女警法尔斯不做卧底后依然吸毒;男一号布兰特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力狂和酒鬼;男二波什是个同性恋,私下以暴力手段打废了一个恋童癖之后,不但没被停职,反而被调到东南局当头儿;那个还算帅的克雷格在跟法尔斯暧昧后,不愿意负责任,甚至让法尔斯自己回家,导致法尔斯差点被杀。再看影片中的坏人们。那个最“坏”的神经质杀警狂巴斯,他之所以变成这样,是因为布兰特在台球室里对他的一顿暴揍。他当时在台球室里痛扁别人,但暴力的布兰特的到来,真是让小巫碰上了大巫,他像被捏海绵那样让布兰特扁得软绵绵的爬不起身,在那群人面前丢丑。这催生了他的杀警心思。他没犯过大错,小毛病不断,被警察抓进局子很多次。自此,他要把抓他进去的每一个警察都干掉,以弥补他受损的心灵和面子。最后,他穿着被他干掉的警探罗伯茨的警服,在罗伯茨的葬礼上,想要得意地做掉布兰特。布兰特和波什联手,将计就计,以匪徒的名义、匪徒的手法用铁钩将巴斯修理地鲜血淋漓后,一枪打爆了巴斯的头。面目模糊,血肉涂地。影片中另一个“坏人”是那个为保护法尔斯而被巴斯残杀的12岁小男孩。克雷格说那孩子有多坏多坏,但法尔斯说:“他只是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在法尔斯被巴斯袭击的生死存亡关头,那“坏孩子”用自己的生命救了法尔斯。其实,“坏孩子”不用死,只需要克雷格送法尔斯回家,巴斯就没法下手。但克雷格却因害怕承担责任而“绅士”地选择让法尔斯自己回家。在“责任”这个问题上,“坏孩子”比克雷格更善良,更像个男人。这是影片绝妙讽刺之一。在一个司法系统和法律制度失灵的情况下,警察无法用正规渠道解决犯罪问题,只能再一次重复了波什之前的做法:用匪徒的暴力方式,继续伤害甚至残忍地打死以前被布兰特等警察伤害过的巴斯。这一幕发生在牧师正为死去的罗伯茨念天国悼词的空当。耶稣的牺牲、怜悯与救赎,与眼下正在发生的暴力、杀害、仇恨的延续形成了对比。死亡在继续,从罗伯茨到巴斯。信仰成了空壳,成了仪式的一部分。这是讽刺之二。人们的冷漠与麻木,新闻记者良知的沦丧大概是这个影片让人抓狂想冲出影院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讽刺之三。巴斯在光天化日之下当街杀人,在酒吧卫生间杀线人,在罗伯茨家杀罗伯茨,手段残忍,他们的嚎叫与反抗是那么地凄厉与剧烈,奇怪,周围竟然没有人,或者周围有人也没人上来制止或指认。杀人手法并不高明的巴斯竟如入无人之境,还潇洒地看电视猜题、在案发现场洗澡后从容离开。当布兰特和波什要求停车场管理员调出录像时,管理员竟然说“已经六周没有录像了,磁盘满了”。起诉巴斯的关键证据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没了。新闻记者在这起连环杀警案中的表现就像一群冷血的狗。邓洛普只是代表。三流记者邓洛普为了自己成名,当然他的报社也支持他这么做,巴斯每次打电话放料给他要杀警察时,他像一只狗一样兴奋,兀自记录着那些血腥细节,丝毫不顾及这是生命在被毁灭。他没有报警。当然,当那个脏兮兮的苏格兰线人要放料给邓洛普说知道谁是杀手并有证据时,邓洛普(以及背后的报社)依然发挥狗的性格,选择不报警,要花5万英镑买这个料,妄图出名。当巴斯因证据缺乏被释放时,又是邓洛普等一干记者堵在警局大门口,像欢迎英雄凯旋一样,给他镜头,争相揽过他、甚至亲吻他,作采访。影片最后,布兰特带了两条恶狗,找到邓洛普,看着邓洛普被两条狗追咬、惊慌失措地爬墙。依然是以恶制恶、以暴制暴。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