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lau/文随着李仁港贺岁武侠巨作《锦衣卫》上映日期的临近,关于本片创作上的一些周边话题也引起了影迷们的注意,其中不乏对1984年版同名武侠电影的关注。有朋友看了之后说,现在的华语电影无论如何都比不上老港片浪漫有味道了,其实这种影迷们的普遍感概现在想来别有意味。每个时代都有令人赞叹的佳片,而那些能被记住的电影,往往又都被打上了专属于自己时代的印记,比如张彻电影崛起的时代正好是香港社会问题最严重的时期,他的武侠片为港人提供了一个心理发泄的空间。许冠文喜剧流行的年代,港人也都存在着一种明显的市井功利心态。同样的道理,如今的华语电影当然也带有专属于当下娱乐消费时代背景的特质。明星文化的空前繁荣、品牌效应的强大力量以及电影技术的迅猛发展等等不但变革了电影创作的理念,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观众的审美习惯。有今不如昔的感叹,或许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众多过于灿烂的视听奇观让观众疲倦了,但有时候会发现有些老片并不是多么出众,甚至从它上映之日到现在一直默默无闻。1984年由鲁俊谷导演的《锦衣卫》也许能很好地解释这个问题。新旧两版相比,首先剧作上有些类似,都是身为锦衣卫并且一身正气的男主角不甘做奸佞杀害忠良的刽子手,于是宁可舍弃性命也要阻止危机的故事。但如今看来老版《锦衣卫》的很多剧情都有些狗血,比如主人公的妻子居然为了报答弟弟做了丈夫的替死鬼而挥刀自刎,怎么看都是毫无意义的牺牲。还有全族人为了保命都必须杀掉赵不凡,按说这位重情重义的大英雄牺牲自我成全大众就得了,退一步讲他也大可悄悄拜祭母亲后就逃之夭夭去找奸臣算账,完全不必赔上叔父和堂妹的性命。类似值得商榷的地方还有不少,好像本片中除了主角,谁都可以轻松死亡一样。从动作场面和武打设计上看,老版《锦衣卫》风格偏于写实但又有种类似于《刀》的凌厉气势。
梁家仁手拿一把刻着“正义”二字的锋刀,施展的是“唯快不破”的刚猛一路刀法,这些与人物赵不凡刚毅正气的性格非常相符。小树林里主人公携妻带子以一敌百的戏份,镜头语言设计的丰富精彩,隐然令人生出一种挥刀斩乱麻的快感。但由于当时设备和技术方面的客观限制,《锦衣卫》的动作也只能算是快意,而非精致,像很多血腥镜头就处理的非常夸张。相比之下,新版《锦衣卫》中无论是“大明十四势”“银蛇剑”“圆月弯刀”等创意巧妙的武器,还是剑气纵横、迅疾爆裂的战斗场面都无疑比老版更加精致。另外,老版《锦衣卫》拍摄于功夫喜剧和时装动作片大行其道的上世纪80年代,生不逢时的它似乎也注定了难以有所作为,本片不但在当时影响甚微,票房惨淡,而且一直到现在也是因为李仁港的新作才引起了一些关注。由此反映出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像老版《锦衣卫》这种电影并非多么出众,但影迷们看后却普遍叫好,并且高呼浪漫情怀难以延续的现象,其实就是观众复杂的怀旧情结。本片虽是饱经岁月的老酒,却并非多么香醇;看似刀光剑影也实则远离江湖(电影中没有几个是真正意义上的江湖儿女,更多的是维护庙堂秩序的臣子),谈不上多么浪漫,只是热血男儿快意恩仇罢了。所以,对观众来讲,浪漫的可能不是陈酿,而是怀旧本身这个美丽的过程。